8月4日,天合光能越南基地210单晶棒成功下线。天合光能海外生产基地实现了主材料的突破,为海外组件无忧交付夯实基础。 7月31日,天合光能越南基地晶硅车间水、电、气系统调试完成,具备生产条件。8月4日早上8:30,越南晶硅基地单晶炉首次投料,首根12英寸单晶硅棒顺利出炉,产出硅棒耗时短,晶棒直径控制良好,晶棒电参数表现优异,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越南晶硅基地是天合光能海外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单晶硅片产能6.5GW,包括拉晶、机加、切片和硅料处理等工序,生产的硅片主要用于天合光能越南、泰国基地的组件制造。天合光能海外制造基地生产的至尊系列组件、至尊N型系列组件主要满足海外市场对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发电量、低度电成本光伏组件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越南基地单晶硅棒成功下线,将进一步保障天合光能海外组件基地主材料的供应,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引领新一代高效N型技术,天合光能构建一体化战略布局,在国内和海外打造一体化生态。伴随着8月初青海基地210+N型i-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成功下线,天合光能青海基地从拉晶、切片到电池、组件的全面贯通,加速形成N型一体化产业布局。N型时代,天合光能将以卓越的产品、领先的一体化布局以及全产业链协同生态,持续引领行业。
Yearly Archives: 2023
600W+联合天合储能赋能废弃矿山生态治理,中核汇能携手天合光能奏响 “光伏曲”!
近日,中核汇能白银深部铜矿废石场100兆瓦光储项目成功并网发电,“新能源+矿山生态治理”的新模式不仅有利于白银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还为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筑牢甘肃白银地区生态屏障,奏响废弃矿山治理的“光伏曲”。 01 废弃矿山奏响”光伏曲” 以加快推进白银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为目的,白银深部铜矿废石场100MW光储项目建设利用新能源技术进步新趋势,项目全部采用了天合光能至尊超高功率600W系列组件,为更好支撑电网、保障电网稳定运行,项目采用了光伏+储能模式,配套15MW/30MWh储能项目,同样采用了来自天合储能的6台5.16096MWh电池储能集装箱产品。据悉,项目建成投用后,可有效修复治理矿山2800亩,为白银公司提供年1.57亿千瓦时的上网优惠电价,节约标准煤约4.7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68万吨。具有明显的节能、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加速当地生态环境治理进程,废弃矿山的绿色低碳化改造势在必行。《“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也提到,“推进光伏电站开发建设,优先利用采煤沉陷区、矿山排土场等工矿废弃土地及油气矿区建设光伏电站。”采取新能源开发与矿山生态治理有机融合的方式,在促进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的同时,为当地提供坚实的绿色电力支撑,既把废弃矿山打造成绿水青山,又将绿水青山变身为“金山银山”。 02 光储结合,相得益彰 本次中核汇能与天合光能联手打造的白银深部铜矿废石场光储项目不仅充分发挥超高功率组件高效率、高发电的特性,绘制融合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新图景;还通过光储协同效应,助力新能源并网及消纳,进一步推动光储一体化应用,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废弃矿场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生态环境治理改善,推动地方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从技术角度看,光伏+储能是保证新能源充分开发利用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储能可以有效平抑光伏出力波动、快速跟踪调节出力、进行峰谷电价套利,降低综合用电成本、削峰填谷,延缓变压器增容的需求。光伏+储能可以有效解决解决供电生产的连续性和用电需求的间断性之间的矛盾,实现电力在发电侧、电网侧以及用户侧的稳定运行。 在大基地建设如火如荼之际,为实现新能源高比例、大规模应用,支撑大电网安全稳定,新能源配储能已成市场发展趋势。以当下光伏行业的主要技术迭代趋势为基准,日前,天合光能发布了新一代光储电站系统,助力光伏电站项目发展乘势蝶变,其核心提升让光伏电站对太阳能的利用由”被动”变为”主动”,夯实了电站的供电安全性、发电稳定性,强力构筑网源友好型光伏电站。 大力发展废弃矿山治理工程,建造光伏基地助力产业转型,是甘肃白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的生动写照。废弃矿山基地通过生态治理重获新生,变身光伏电站,绘出一幅幅清洁低碳的美好图景。 作为大基地多场景解决方案领军者,天合光能将紧跟“双碳”目标指引,为客户提供更多优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在更多新能源应用场景厚植天合系统解决方案的绿色根基。
光储一体、线下+线上全方位产业赋能,天合光能全场景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闪耀广州展!
8月8日-10日,2023世界太阳能光伏暨储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州展”)在广州隆重举行。天合光能携“黄金尺寸”至尊N型系列组件、柔性支架、储能系统、天合富家及天策机器人等全场景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重磅亮相,并荣获“2023年度优秀光伏企业”奖项,吸引了现场大量观展者驻足。 此外,天合光能始终以客户为中心,贴心打造“天合光能2023广州展云展台”,聚合品牌势能,线上线下联动,多渠道多形式为全球客户提供极致的会展体验服务。 扫码沉浸式体验云展台 全场景至尊N型家族闪耀广州展,引领光伏210+N时代 依靠新一代N型i-TOPCon先进技术,叠加行业首创的矩形电池技术,天合光能推出“黄金尺寸”至尊N型产品,包括至尊N型700W、至尊N型605W和至尊N型450W系列组件,完美适用于地面电站、工商业和户用屋顶等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成为本次广州展上的焦点。 大型地面电站的“度电成本之星”至尊N型700W效率高达22.5%,凭借超低衰减、优化的双面发电性能、超低工作温度系数等优势,将电站的度电成本降至更低水平。 主要用于工商业场景和复杂地形地面电站的“黄金尺寸”至尊N型605W系列组件和至尊585W系列组件也备受观展客户认可。去年4月,天合光能创新性推出210R产品,一举打开全行业矩形硅片创新之门。至尊N型605W组件叠加先进的N型i-TOPCon电池技术,引领电站场景全面迈入N型600W+时代。而至尊585W组件,凭借极致的组件尺寸,可以在工商业屋顶有限的面积下,更加灵活的排布,更高的发电量,造就了工商业更低度电成本典范。 打造全体系综合性服务 “光伏+水务”一站式交付服务重磅发布 近日,天合光能重磅发布智能柔性系统解决方案,为“光伏+水务”提供定向解决方案和最佳适配产品。展会现场,天合光能对“光伏+水务”应用前景、设计要点、施工运维及应用场景进行全面解读。作为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天合光能还联动优秀设计团队以及深耕水务行业的生态合作伙伴,从项目开发、设计、施工、运维等全环节,助力“光伏+水务”项目落地,为客户保驾护航,真正实现专业一站式交付服务。 品质保障,价值创造 全生命周期多重可靠性保障声明 卓越的技术创新需要精益的品质保障,才能为客户带来更高价值。天合光能连续9年获得PVEL加严可靠性测试“最佳表现”,连续4年获得RETC“全面最佳表现”奖,并获得了鉴衡认证颁发的“长期可靠性领先”大奖,已经成为电站安全稳定运营的坚实后盾。 天合光能至尊N型系列组件搭配智能柔性支架系统,协同专业的一站式的交付服务。不仅能有效降低“光伏+水务”场景的项目建设难度,还能大幅节约运行成本,实现全生命周期内的更高发电收益和更大客户价值,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多重可靠性保障。 光储先锋 天合构建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 天合光能通过“至尊高效组件+支架产品+储能系统”三轮驱动,促进工商业光伏降本增效。这次广州展上,天合储能带来新一代液冷储能系统,自研长寿命储能专用电芯,系统万次循环,LCOS降低32%,同时,采用储能智慧云平台管理系统,一站式的软件服务。在强大的电池储能技术和智慧管理系统(BMS、EMS)的加持下,可以有效利用分时电价和峰谷价差政策,为工商业客户带来更多收益,加快实现零碳实践进程。 至尊堂2.0 3000+伙伴的选择,数字化赋能,焕新行业价值 近年来,工商业分布式爆发式增长,为满足客户全方位需求,天合光能在广州展也带来经销商一站式尊享体验平台——天合至尊堂。作为天合光能为经销商和合作伙伴度身定制的数字化、全方位的营销自动化平台,天合至尊堂汇聚行业专业能力,为上下游合作伙伴持续赋能,携手伙伴持续整合与创新,焕新行业价值。 扫码沉浸式体验天合至尊堂 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创新的产品、先进的解决方案和全方位服务,天合光能在广州展上赢得了广泛赞誉和认可,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和专业观众。未来,天合光能将持续践行“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使命,以高可靠性产品、高质量服务为客户带来更优质的体验,同时继续与各界优秀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共创零碳美好新世界!
210至尊组件全球行|天合光能N型700W系列组件输送绿色电力,助力沙特海水淡化
高纪凡:绿色金融赋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8月8日,“绿色金融万里行-新能源产业绿色金融杭州峰会”拉开帷幕,来自行业协会、研究机构、新能源重点企业的众多代表和专家与会,聚焦新能源产业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受邀参会并作主旨演讲。峰会当日,天合光能、兴业银行等17家企业共同成立零碳产业联盟。 党中央要求,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兴国之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做强实体经济。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同时,近期国家相关部委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发挥财政、金融政策的作用支持新能源发展。 绿色金融是绿色发展的必要保证,更是新常态下发展绿色经济的本质要求,已经成为调整产业结构、撬动经济增长的新支点。兴业银行以服务绿色发展、助力双碳目标为已任,以引领能源金融、宣贯绿色品牌,打造绿色区域特色为宗旨,召开本次新能源产业绿色峰会,汇聚行业智慧与力量,助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推动绿色发展。 高纪凡以《绿色金融赋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作主旨演讲。他指出,光伏新能源是未来发展趋势和未来能源基石,光伏能源、储能、氢能、能源互联网是光伏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四个关键。同时,光伏头部企业在新一轮发展中持续开拓创新,这其中离不开绿色金融赋能,绿色金融支持头部企业穿越行业周期,为头部企业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高纪凡表示,当前,光伏产业进入万亿赛道。2022年全年光伏主产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加上辅助材料和装备,总产值超过2.2万亿元。光伏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供需失衡、技术迭代、国际环境三大挑战。在这一背景下,绿色金融帮助头部企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积极应对技术迭代带来的资产风险,在研发创新投入方面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提升头部企业技术与成本优势,支持头部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应对供应链脱钩、逆全球化等风险挑战。 高纪凡对兴业银行的支持表达感谢,兴业银行将绿色金融与供应链金融有机融合,与天合展开多次合作,对天合的重大项目从建设期的项目贷款到运营期流动资金贷款予以全方位全周期支持。今年,天合光能携手17家金融机构签署金融生态协议,共创产融对接新模式,构建以链主为龙头、辐射全生态圈的多层次金融赋能平台“天合融通”和电子债权凭证“天合信链”,打造光伏行业金融生态链。 兴业银行零碳产业联盟将以零碳产业联盟为平台,号召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领军人加入,积极构建清洁能源行业生态圈,促进产业要素和金融要素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从零碳生活到零碳生产的全场景解决路径,打造支持产业发展和“双碳”目标建设的金融服务主阵地,与联盟企业一道,共同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分别围绕光伏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中国风电发展趋势分析作了专题报告,从全产业链角度,研判光伏、风电产业市场的供需情况,展望前沿领域技术创新趋势,把握产业政策方向,为新能源企业发展建言献策。通威集团总裁禚玉娇,正泰集团董事、正泰安能董事长陆川,天能控股集团执行总裁朱建彬,西子洁能常务副总经理刘慧明,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爱旭新能源董事长陈刚等参会。
15家企业共同参编,行业首个智能跟踪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发布!
近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牵头,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主导,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UL认证机构、河海大学等第三方机构、支架企业、设计院、大学院校等15家机构与企业的共同参与编制下,《光伏跟踪支架智能跟踪性能测试方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该标准规定了光伏跟踪支架智能跟踪性能的测试方法,包括方法原理、试验条件与装置的规定、功能的定义、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分析等,作为行业首个智能跟踪行业标准,该标准为引领和带动光伏行业智能跟踪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目前市场的跟踪支架多使用常规跟踪算法,常规跟踪算法依据天文算法和逆跟踪算法,使跟踪支架根据太阳入射角度转动,提升辐照利用率,并减少早晚阴影遮挡带来的发电损失。这一技术在高直射辐照天气、平坦地势、单面组件等场景下可实现最优发电效果。 而如今的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已面临新的环境,如平整土地资源非常匮乏,更多的项目建设在复杂不平地势场景下,若仍使用常规跟踪技术,在早晚逆跟踪阶段易产生阴影遮挡,造成发电损失;同时,在高散射辐照天气场景下,常规跟踪技术不能充分利用散射辐照,无法发挥跟踪支架的发电优势。智能跟踪技术应运而生,以提升跟踪电站在新环境下的发电效率。 此次发布的《光伏跟踪支架智能跟踪性能测试方法》团体标准,针对国内外智能跟踪技术多样、发电增益效果不同、尚无行业统一测试方法的现象,推出的行业技术规范。通过15家专业机构、代表企业的联手,共同促进智能跟踪技术向标准化、高质量、高效率方向发展,推动跟踪支架在国内的应用。该标准主要规定了高散射辐照天气优化功能及测试方法、逆跟踪优化功能及测试方法、双面组件优化功能及测试方法。 目前该标准处于征集意见阶段,欢迎行业的专业人士提出宝贵意见,完善该标准,为推动光伏行业智能跟踪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添砖加瓦。 参编企业及单位名录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国强兴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保威新能源有限公司 迈贝特(厦门)新能源有限公司 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苏州UL美华认证有限公司 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河海大学 江西恒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国家电投集团青海光伏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及意见反馈表,链接如下:附件1 《光伏跟踪支架智能跟踪性能测试方法》-征求意见稿.docx附件2 《光伏跟踪支架智能跟踪性能测试方法》-编制说明.doc附件3 意见反馈表.doc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征求意见稿通知原文,请参考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tNhoYdpLzEzlZS-g_vPEEw 编制组联系人 …
小小画家,大大能量,共绘美好零碳未来!
合集|天合光能“光伏+交通”一体化解决方案:跨界融合助力绿色出行
在碳中和背景下,各行业开始低碳转型、产业绿色升级。交通运输是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光伏+交通”,充分利用交通基础设施用地与空间资源,既节能降耗又降低交通运输行业的运营成本。天合光能不断创新“光伏+”模式,打造行业光储一体解决方案。本次案例合集涵盖机场、地铁站、高铁站、港口等多种交通场景。让我们一起见证天合光能“光伏+”助力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升级。 “光伏+机场”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机场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机场光伏项目装机量为5.725MW,分布在机场地面和航站楼屋顶等六个项目地,其中有五个项目采用了天合光能组件。值得一提的是,机场要求光伏组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眩光,保证飞航安全,因而选择了天合光能具有防眩光涂层的组件。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机场 阿德莱德机场光伏项目于2016年4月完工,位于机场临时停车场屋顶,总装机容量达1.28MW。通过每年减少240万度传统电力消耗,该项目助力阿德莱德机场减少近10%的能耗和碳排放。该项目是澳大利亚首个采用SMA Sunny Tripower逆变器与Trinasmart组件安装的项目之一,这样的设计使每个组件都能独立工作,并在可能发生局部遮挡的情况下,仍以最大输出功率运行。 江苏常州奔牛机场 江苏常州奔牛机场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位于机场行政区、货运区及出租车蓄车区的钢结构车棚屋面,项目总装机量1.2MW,于2021年11月30日正式投用。项目年发电量120万度,相较于传统火力发电,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1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20吨,全年可节约电费70万元。光伏发电系统的投运不仅推动常州机场能源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更为机场未来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光伏+地铁” 上海龙阳路基地光伏发电项目 上海龙阳路基地光伏发电项目总面积达到了5万平方米,总装机量为3.66MW,共计使用了12912块天合光能高效光伏组件,年均发电量约为340万度,可供上海2号线一列8节编组的列车跑20万公里。这一发电量相当于节约了标准煤1200吨,减排二氧化碳3390吨。该项目于2019年底并网,所发电力接入基地内的综合变电所,为轨道交通2号线和7号线提供动照电能。 2018年,为了打造可靠、稳定的样板工程,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经过认真选型,最终选择天合光能的高效光伏组件共计7MW,用于龙阳路、三林和富锦路三个地铁站的光伏发电项目。“光伏+地铁”的应用,实现了绿色能源为绿色交通赋能,助力碳达峰目标实现。 “光伏+高铁” 上海虹桥枢纽高铁站光伏电站项目 项目位于京沪高铁上海虹桥铁路枢纽站两侧雨篷之上,使用屋面面积6.1万平方米,装机容量达到6.7MW,年均发电可达630万度,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6600多吨,节约标煤2254吨。该项目每年发电可供12000户居民使用一年,其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作用十分明显。 “光伏+港口” 大连港光伏电站项目 大连港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位于大连港甘井子区(杂货码头)和金州区(海关查验中心)。项目不需要另外投资对供电网进行改造,也不额外占用土地资源,提高了港口现有建筑物的综合利用效率,还将起到一定隔热效果。据大连港集团技术工程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可以助力港口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有效降低港口的购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拓展港口供电的经营模式,在节约大量生产能源的同时,也开拓了大连港集团低碳港建设的新领域。 随着“双碳”战略的有序推进,“光伏+交通”已经成为光伏行业跨界应用的关键领域。未来,天合光能将继续探索多元化的“光伏+交通”应用场景,打造行业领先的“光伏+”光储一体解决方案,持续助力“光伏+”场景绿色升级发展,为工商业绿色零碳实践提供可行性方案,共同推进工商业低碳转型,共创美好零碳新世界。
苏青党政领导嘱托天合光能做好苏青产业合作重点项目,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8月3日至4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省长许昆林率江苏省党政代表团到青海学习考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新起点上深入推进两省对口支援协作和全方位交流合作,共同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青海省委书记陈刚、省长吴晓军与代表团一行座谈交流并陪同考察。8月4日,江苏省党政代表团莅临天合光能(青海)科技有限公司调研,肯定天合光能作为苏青产业合作的重点项目规模大、前景好,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材料事业群兼青海大基地总裁仝斌、副总裁兼首席品牌官杨晓忠陪同调研。 信长星、许昆林说,支援协作青海、深化两省合作,是党中央赋予江苏的光荣任务,3个多月前,青海省党政代表团走访援青省份,第一站就到江苏考察指导,共商合作发展大计。我们将立足青海所需、发挥江苏所能,坚持打基础、利长远,持续深化产业合作,加大智力支援力度,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东西部共同富裕贡献更大力量。 陈刚、吴晓军说,一直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站在服从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以真金白银的投入支持青海发展,尤其是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为青海作出了重要贡献。此次江苏省党政代表团来青考察,进一步推动支援协作升级加力,我们将把握好青苏两省合作交流新机遇,以更实的干劲、更好的成绩推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迈上新台阶。 天合光能(青海)科技有限公司是苏青产业合作的重点项目,规模大、前景好。信长星、许昆林等实地察看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希望充分发挥两省比较优势,积极推动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项目落地,共同做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的文章,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信长星说,做光伏的意义在于减碳,减碳的意义在于控制温度,控制温度的意义在于保护地球。 陈刚说,天合光能在青海的项目要放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氧化碳减排、两摄氏度理论、双碳目标的角度去表现,要让全球都来关注天合光能。 调研前,吴晓军会见了高纪凡一行,希望天合光能在青海能够打造苏青协作、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典范,并指示宣传部门联动新华社等央媒做好典范的宣传报道工作。 高纪凡和仝斌向苏青党政领导详细介绍了天合光能在东西部协作中所做的相关工作及青海大基地全产业链的相关业务。高纪凡说,青海大基地能够一年之内建成这样的规模,离不开苏青两省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 今年4月,青海省党政代表团莅临位于常州的天合光能全球总部,天合光能被苏青党政领导誉为苏青协作乃至东西部协作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