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江苏省副省长赵岩来常州深入科研平台围绕科技创新等工作开展调研。调研期间,赵岩一行考察了设立在天合光能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州市市长盛蕾,副市长蒋鹏举、潘冬铃陪同调研,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天合光能副总裁陈奕峰、冯志强等接待陪同。 赵岩详细听取全国重点实验室在技术研发领域最新实践和成果的总体介绍,观摩新产品和新设备,高度肯定全国重点实验室,紧扣国家在新能源领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技术创新,成立以来已26次创造晶体硅电池效率和组件功率世界纪录,希望天合光能依托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汇聚更多研发资源,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把企业的技术需求与市场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努力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一批抢占新赛道、领跑全球的新技术。 全国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先进太阳电池技术三大关键任务,推动新一代光伏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前沿性研究和专题研究,并联合产业链企业在江苏成立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创新共同体,推进下一代电池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截至目前,26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申请专利超5500件,其中发明专利近50%,主导和参与行业标准超220项,发布标准136项,首提并发布IEC国际标准,构建包括技术专利、品牌渠道、经营管理、组织人才、数字化体系在内的多元能力全面协同“护城河”,实现了i-TOPCon技术与叠层技术的多项领先,争当光储智慧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路者和引领者。
Author Archives: aidan
臻选之声 至尊堂用户体验调研长图
对话CTO | 天合光能陈奕峰:TOPCon全面均衡,提效潜能巨大
8月16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 “2024 TOPCon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趋势研讨会” 在上海顺利召开。天合光能副总裁、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奕峰博士受邀参与“CTO圆桌对话”,与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教授,以及晶科、晶澳、通威、一道的CTO们,就TOPCon电池技术优势和创新方向、未来的光伏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反内卷等热门议题进行深入讨论,为TOPCon技术发展和光伏行业良性发展贡献天合智慧。 TOPCon快速占领市场,技术优势与全产业链共创缺一不可 过去短短十几个月的时间,n型电池组件便完成了对p型产品的迭代,其中n型TOPCon的市场占比尤为突出。在陈奕峰看来,TOPCon技术快速占领市场的关键在于技术自身优势和全产业链的群体创新。相比PERC电池,TOPCon效率高1.5%,功率提升30W,再加上低温度系数、低衰减等特点,给客户带来了更低度电成本和更高客户价值。 但“独行快,众行远”,TOPCon达到如今的发展程度,也离不开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和群体创新。TOPCon拥有成熟、完备的供应商体系,在原材料和装备等各环节供应稳定。目前,相比于其他技术,TOPCon已成为产业化成熟度最高、电池配套技术和装备成熟度最高的技术。 TOPCon提效空间大,未来5年内仍是主流技术 尽管TOPCon技术已成为主流且具有极强的竞争力,陈奕峰认为TOPCon仍有巨大的提效空间。未来,TOPCon会做成双面TOPCon;还需关注光学方面的增益,将更多的光导入到电池片中,例如行业正在研究的边缘钝化技术。此外,目前的光伏诱因较高,大力发展金属化技术也是重要提效路径之一。五年后,TOPCon还可以叠加钙钛矿形成转换效率超过30%的叠层电池。基于TOPCon巨大的提效潜能,TOPCon仍将是未来五年内的主流技术。 TOPCon全面均衡,在多应用场景具备更高价值 TOPCon技术占据主流的同时,其它技术也在同步发展。陈奕峰表示,目前处于各种技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各技术均有优势和短板,关键要找到合适应用场景来发挥它的价值。异质结技术的温度系数和双面率有独特优势,但在大规模量产效率及装备成本方面仍需努力;IBC技术正面功率高、BOS成本低,在单面应用场景有独特优势,但很难在大量的双面应用场景上成为主流。整体来看,TOPCon是一个非常均衡的技术、无太大短板,性能也非常可靠,在多种应用场景下具备更高价值。 除了TOPCon技术相关的议题,CTO们就“光伏行业如何反内卷”也展开了讨论。陈奕峰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行业协会应发挥指引、统筹的作用,龙头企业应该有所担当,团结起来,互相促进,良性竞争;第二,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应参与进来,限制没有技术含量的低端产能继续扩产;第三,全行业要尊重创新,特别是保护知识产权,推动光伏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圆桌对话已经结束,但对TOPCon巨大发展潜能的想象与探讨还在继续。未来五年内,TOPCon仍将占据主流地位,并将一次次逼近和挑战理论极限效率。在此过程,天合光能也将持续发挥全球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的作用,以领先的i-TOPCon技术和产品助力光伏产业在新周期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天合光能荣获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奖
近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2023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综合评审公示已正式结束,天合光能以首位优势荣获2023年度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奖,这也是天合光能连续三次荣获该奖项,是本次评选中光伏行业唯一获得该奖项的企业。 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奖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认定、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参评企业每5年可参评一次,旨在奖励产业规模与竞争能力位居行业前列、引领带动性强的行业领军企业或在细分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强、竞争优势突出、发挥示范作用的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 天合光能以创新引领作为企业发展重要战略,拥有一支以国际顶尖专家、院士团队做指导、高层次科技人才及海内外优秀科研人员为骨干的年轻化技术创新队伍。设立在天合光能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首批获得科技部认定的光伏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2023年重组为“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至今,天合光能在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方面先后26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累计申请专利超5500件,授权专利超3000件,并首提IEC国际标准,行业领先,荣获中国光伏技术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发明奖和首个中国工业大奖,荣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资质,荣获各级科技奖项近50项。公司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迄今为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级以上钙钛矿太阳电池科技项目课题8项,承担参与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纵向科技计划项目80余项。 放眼未来5年,TOPCon技术最领先、产业化成熟度最高、设备单吉瓦投资最低,更具性价比,且在未来5年,还有巨大的提效空间。目前,天合光能TOPCon电池及组件专利500余件,所有电池产能都可升级为TOPCon叠层电池,同时全面战略布局光储融合智慧能源,构建包括技术专利、品牌渠道、经营管理、组织人才、数字化体系在内的多元能力全面协同“护城河”。 27年来,天合光能秉承“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发展使命,不断推动实现清洁能源转型,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降本增效,引领行业发展,为全球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天合力量。
蓝海2:强适配复杂环境,高一致产品体验
本周,天合光能创新引领、全球化布局、知识产权保护等被多家权威媒体关注报道【媒体一周看天合】
本周以来,光明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经济》杂志社、时代周报、中国能源新闻网等权威媒体聚焦报道天合光能锚定技术创新与协同创新、深耕全球化布局、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等,点赞天合光能引领行业穿越周期能力。 中国证券报刊发《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技术创新塑造新优势 前瞻布局光储智慧能源》。 来源:媒体报道截图 报道提到,未来,天合光能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继续加大对TOPCon电池和组件的研发力度,使其成为最具综合竞争力的产品。同时,战略布局将侧重光储智慧能源,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提供光储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上海证券报刊发《【前瞻】光伏新趋势:异质结叠加钙钛矿大有可为》等系列报道。 来源:媒体报道截图 面对行业周期,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建议,引导龙头企业对困境企业的整合和并购,加快产业集聚,打破过去散乱的局面,让行业尽快走向有序、健康的发展轨道。同时,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开展协同创新。根据最新发布的《光伏产业专利发展年度报告(2024)》,天合光能在TOPCon电池和异质结电池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均位居全球前列,并加速抢占钙钛矿叠层电池等技术制高点,充分体现了研发实力和多技术路线储备能力。 中国能源新闻网刊发《观察丨引导光伏行业规范发展》。 报道提到,在光伏行业“内卷”严重的当下,高纪凡指出,面向未来新技术、新产品、新系统,要改变过去各自为战的局面,产业链的龙头企业要拉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并且对协同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进行共享,建立行业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新生态。 时代周报刊发《进口太阳能电池关税配额大增1.5倍!中国光伏“出海”美国,难题已解?》。 全球化是天合光能的战略,报道提到,天合光能印尼1GW电池、组件,美国5GW组件产能均预计于今年投产。 《经济》杂志社刊发调研专稿《调研丨新能源之都,何以是常州?》。 报道点赞了高纪凡带领天合光能,助力中国光伏实现从“三头在外”到如今“引领全球”的蜕变。如今的天合光能,不仅建成了“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还与高校科研团队紧密合作,先后26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天合光能光伏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超205GW,相当于9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量,约等于在全球种了151亿棵树的减碳量。 此外,光明日报刊发整版专题报道《创新点串珠成链 产业化向绿而行——江苏省常州市以新能源产业发展引领绿色低碳转型》,再次点赞天合光能创新驱动发展,共建 “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 来源:媒体报道截图
高纪凡当选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并在大会发表主旨演讲
8月16日,第十九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大会在西安开幕,吸引来自国内外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等5000多人参加。全国人大代表、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当选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并应邀发表主旨演讲,天合光能同期成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天合光能,关心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 “以全国重点实验室为载体,实现高标准共建模式,打造光伏技术创新策源地,解决太阳电池重大科学问题、攻克太阳电池前沿技术难题,为国家能源转型、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高纪凡说,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晶硅太阳电池高效光电转换新机制及产业化”“低成本高效率钙钛矿电池实用化前沿技术”“超高效率III-V族多结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先进太阳电池技术三大关键任务,26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申请专利超5500件,发明专利近50%,主导和参与行业标准超220项,发布标准136项,首提并发布IEC国际标准。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预测,到2050年全球太阳能发电能力将超过18,200GW,增长15倍以上。ITRPV和Infolink对不同技术市占率进行了趋势预判分析,认为TOPCon已经明确成为当下主流的电池技术,并且在未来5年将继续占据主流地位。 高纪凡表示,天合光能依托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平台,实现了在i-TOPCon和叠层技术的多个领先,荣获光伏行业首个国家技术发明奖。在TOPCon技术领域,首创式提出i-TOPCon结构及技术路线,实现中国首个TOPCon电池世界纪录和首个“超级领跑者”项目,并在世界顶级材料科学领域学术期刊《Nature Energy》发表相关论文;在叠层技术领域,天合光能自主研发小面积钙钛矿/晶体硅叠层电池效率突破34%,可产业化大面积叠层电池效率突破27%。 高纪凡围绕TOPCon、HJT和IBC在不同应用场景下进行了正背面综合功率比较分析,认为在居民屋顶场景,IBC有一定优势,在大部分应用场景,正背接触电池(TOPCon和HJT)的综合功率更高,使用范围最广。 目前,天合光能联合产业链十余家企业成立制造业创新中心,聚焦钙钛矿/晶体硅叠层电池,构建光伏下一代电池技术中试平台,推进下一代电池技术产业化的进程。面向未来,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积极布局多项技术储备,助推航天航空、低空产业等多领域多场景的应用,积极推进储能研发,构建天合储能创新影响力,推动光储一体化稳定平价供电;构建氢能生态圈,实现光储氢氨醇一体化创新解决方案,打造绿色氢基能源体系;前瞻布局光储氢智慧能源,构建包括技术专利、品牌渠道等独有的综合竞争优势。天合光能积极拥抱PV+AI的数字文明时代,助推第三次能源转型。
老电站“焕”新储能,Potentia蓝海助力电器制造工业绿色转型!
倒计时1天|权威专家聚首,天合光能邀您共探TOPCon高质量发展潜力
常州广电联合天合光能为一线奋斗者送“凉爽”
近日,常州广电联合天合光能开展“清凉一夏 情暖人心”夏日关怀行动,通过设立清凉补给站、派发防暑防蚊物资等方式,累计派发超500瓶矿泉水,200份夏季物资包,为高温下的一线奋斗者送去关怀。 天合光能组件车间层压监控组件生产员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车间层压机温度比较高,温度在40度左右,广电发放防暑降温包,让我们感到在炎热的夏季感受到凉爽。” “日常公司也会给我们准备一些酸梅汤,冰贴,供我们员工高温使用。”另一位串焊机操作员说道。 常州广播电视台融媒营销中心吕玲表示:“常州广电也是响应社会各界对高温工作者的关怀,策划了活动,希望能通过一系列贴心的服务,为高温工作者带去清凉和慰藉。” 今年夏天,常州冲上“全国最热榜”第一,天合光能工会深入生产制造基地,开展“战高温,不服‘暑’活动,为一线岗位的员工送来炎炎夏日里的一抹“清凉”。天合光能集团工会将超4000份防暑降温慰问品送到30个分工会和基地,各分工会第一时间将慰问品送达到高温下坚守工作的员工手上,并给大家普及防暑降温知识,确保安全生产,给天合奋斗者们送去公司的关爱。 今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称,继2023年成为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后,未来5年,至少有一年超过2023年热度的可能性高达86%。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趋势,我们将面临更热、更旱、更涝的挑战,使用以太阳能为主体的清洁能源将是大势所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作为致力于成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天合光能始终践行“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使命,以合作开放的态度汇聚各方力量,引领行业发展,创建美好零碳新世界,为全球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天合光能业务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光伏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超205GW,相当于9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量,约等于在全球种了151亿棵树的减碳量,其中,210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