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16日,天合跟踪携最新创新解决方案参加2023年德国慕尼黑太阳能光伏展览会。其中诸多产品吸引了大量关注,包括最受欧洲市场欢迎的双联排驱动1P支架:安捷1P,以及配备全新一代智能控制系统的智能跟踪解决方案。 自2018年进军跟踪支架业务以来,天合跟踪一直致力于用科技创新和技术突破不断优化和升级已有产品,使其性能更优,可靠性更强,安装和运维更省力,为客户提供最具价值的产品。五年时间,公司已发展成为“硬件+软件+服务平台”的整体跟踪解决方案提供商。 本次亮相展会的安捷1P双排平单轴跟踪支架便是天合跟踪三款主打硬件之一。不同的跟踪支架系列适应不同的项目环境,以保障跟踪电站的高效、稳定运行。相较于其他跟踪支架产品,安捷1P南北长度适中,可以更好地适应欧洲项目分散小地块和不平坦地形的特点。同时,双联排设计有效地减少了驱动和控制器的单位使用数量,从而有效降低跟踪支架的成本,并降低施工难度。 此外,全新一代智能跟踪控制系统集成高精度智能跟踪算法SuperTrack,以及数字化支架监控平台Trina Smart Cloud亦吸引大量行业人士关注。SuperTrack通过提升阴雨天等高散射辐照条件下的光伏组件发电量,以及减少不平坦地形下遮挡带来的发电损失,从而整体提高跟踪系统的发电量。而Trina Smart Cloud具备“数据分享”、“数字地图”、“健康诊断”等特色功能,可进一步提升光伏跟踪系统发电能效和运维效率。 天合跟踪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总经理Juan Manuel Gómez在展会上表示,“智能化和数字化是未来电站产品解决方案的发展方向,天合跟踪智能控制系统在研发阶段就充分考虑这一行业发展趋势,为客户电站资产的提效增值保驾护航。”未来,天合跟踪也将加强与行业以及产业上下游的交流,在深度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为大型地面光伏领域客户提供更加高效的创新型解决方案。
Author Archives: aidan
“黄金尺寸”至尊N型闪耀欧洲Intersolar展,新一代光储系统欧洲站启幕
6月14日,全球太阳能专业展览会Intersolar Europe在德国慕尼黑新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全球领先的光伏和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光能(展位号:A1.370-A1.490)携至尊N型全家族产品以及新一代光储系统重磅亮相展会。凭借新一代N型i-TOPCon先进技术,叠加行业首创的矩形电池技术,天合光能推出“黄金尺寸”至尊N型产品,搭配智能跟踪支架、光储系统,充分满足欧洲个性化需求,也为全球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客户提供整体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至尊N型“黄金尺寸”掀起欧洲屋顶光伏革命,全面升级电站价值 本次欧洲Intersolar展上,天合光能为欧洲客户带来了“黄金尺寸”产品:至尊N型小金刚450W、至尊N型605W和至尊N型700W,成为展会上的焦点。 开展伊始,众多客户、尤其欧洲客户对至尊N型小金刚1.998平米的“黄金尺寸”、高功率和极致美学表现出浓厚兴趣。这款产品正是从客户角度出发,基于新一代N型i-TOPCon先进技术,叠加行业首创的矩形电池技术研发而成。根据德国的法规要求,组件面积不得超过2平米。天合光能本次在Intersolar展上展示了这款适用于屋顶的至尊N型小金刚,组件面积仅为1.998平方米,只有1‰的余量,实现2平米内功率最高。同时,该款组件集“四高一低”、绿色环保和极致美学等优势于一身,具有30年功率和25年产品质保,全方位保障客户长期收益。 此外,天合光能推出的中板型至尊N型605W组件集装箱空间利用率达到了98.5%,达到了集装箱运输的“顶格”设计,节省了运输成本,使客户价值最大化。在展会现场,至尊N型605W组件搭配天合跟踪安捷1P,展示了这一“最佳拍档”的优势。 Intersolar展上,天合光能还首次向欧洲客户介绍新一代N型i-TOPCon先进技术。先进的210技术与新一代N型i-TOPCon先进技术相结合,预计在2024年,天合光能至尊组件量产功率将实现700W以上。 跟踪支架再度升级,全新一代智能跟踪解决方案亮相 本次亮相的安捷1P双排平单轴跟踪支架是欧洲认可度最高的产品之一。相较于其他跟踪支架产品,安捷1P长度适中,可以更好地适应欧洲项目分散小地块和不平坦地形的特点。同时,双联排设计有效地减少了驱动和控制器的单位使用数量,从而有效降低跟踪支架的成本和施工难度。 此外,匹配全新一代智能跟踪控制系统的天合跟踪智能解决方案亦重磅亮相。全新一代智能跟踪控制系统集成高精度智能跟踪算法SuperTrack以及数字化支架监控平台Trina Smart Cloud,可整体提高跟踪系统的发电量,提升光伏跟踪系统发电能效和运维效率。 天合储能TrinaStorage Elementa正式交付,光储一体化赋能客户 TrinaStorge Elementa在欧洲崭新亮相,标志着天合储能液冷柜正式面向海外市场交付,签约量已超过500MW。此次展会以实物展出,可全开门近距离查看内部细节。TrinaStorge Elementa作为一款灵活安全、性能高效、超长寿命的电网级液冷储能系统,采用了自研长寿命的储能专用电芯,通过高集成化的系统设计和先进的热管理,可使LCOS降低32%,实现系统12000次循环。通过AI电芯预警、PACK级水消防、系统级消防实现三位一体立体化防护,加以独特的双向液冷管路系统和气溶胶灭火系助力液冷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展会现场,天合储能发布了新一代E2MS平台,意味着对能量管控实现指数型升级,E2MS平台具备软硬融合、云边端一体化、智能控制、数据分析、远程优化等多样功能,通过复杂的算法,可快速实现站内管理和远程集控,为储能电站提供更智能安全、更优质性能的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 本次Intersolar展上,天合光能还隆重介绍了新一代光储系统。基于光伏客户对系统综合的设计、技术路线的选择、总体解决方案以及项目施工的深度需求,天合光能作为行业领军者,基于当下组件、跟踪支架和储能系统的应用趋势,推出了新一代光储电站系统解决方案,直面客户痛点,从根本上解决了客户的需求,再度提升客户价值。 作为全球化的光伏领军企业,天合光能始终聚焦全球,欧洲是天合光能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重点市场。天合光能凭借着自身领先的技术、契合市场需求的高价值产品及解决方案,赢得了欧洲客户的深度信任。天合光能2022年欧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41%,组件出货量增长125%,在欧洲市场仍是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光伏领导者。 天合光能光伏产品业务总裁Helena Li李燕表示,天合光能在欧洲市场实现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领先的产品价值和一体化解决方案,差异化满足了欧洲客户在不同场景下的的需求。此次Intersolar展,天合光能又带来了新一代N型i-TOPCon先进技术,推出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必将进一步促进欧洲绿色能源转型。未来,天合光能将继续通过领先的光伏产品,探索全球光伏产业绿色发展的路径,坚定致力于为欧洲及全球客户提供更多绿色能源,共建美好零碳未来。
倒计时1天!至尊N型全矩阵&新一代光储电站系统全球发布欧洲站明天见!
绿能驱动沙漠发展,”光伏+储能”引领治沙新潮流
金色的阳光洒落在无垠的沙漠上,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正经历着一场奇迹般的变化。国家电投贵州金元阿拉善盟乌兰布和金元100MW沙漠治理及储能光伏项目在这片沙海中崛起,自然与科技的力量汇聚于此,写下沙漠生态治理与清洁能源融合的诗篇。 国家电投贵州金元阿拉善盟乌兰布和金元100MW沙漠治理及储能光伏项目,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项目设计装机容量 110.51MWp,配置20MW/40MWh 储能,光伏组件部分全部采用天合光能655W双面双玻超高功率组件。优异可靠的组件捕捉着沙漠中炙热的阳光,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在沙漠上绘制出希望的图景。 沙海变蓝海 光储结合走出治沙新路 光伏与治沙生态修复耦合效果明显,沙漠的辽阔面积成为了光伏电站的理想场所,使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发电潜力。矗立在沙丘之上的至尊光伏组件正捕捉着阳光的能量,储能系统保障了持续稳定的清洁能源供应,光伏+储能“双轮驱动”开辟出新能源发展的沃土。 阿拉善盟乌兰布和金元100MW光伏项目不仅带来了清洁能源,更是为沙漠治理问题写下了新的生动注脚。项目采用草方格防风固沙方案,在项目周边及光伏阵列之间按规格1*1米栽植草方格沙障,埋入沙中60cm-80cm,地面以上露出20cm,该方案实施后,提高了固沙能力,将有效改善沙漠生态环境质量。 集沙漠治理生态修复,生态发展、沙漠产业多位一体,曾经一望无际的沙漠如今正逐渐蝶变。这座沙漠中的“光伏花园”,为当地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走出了“绿能开发+沙漠治理”双赢的新路。 以客户为中心 高效服务助力项目建设 以客户为中心,在达成合作后,面对项目的供货工作,天合光能第一时间开展保供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建立起高效的指挥和协作机制,全力协调光伏组件准时抵运项目现场,确保项目按时按序高质高效建设运行。 建设期间,项目各方共同努力,连续奋战,天合光能全力配合,以极强的执行力落实保供各项工作环环相扣,密不脱节,支持项目按期圆满完成工程建设。同时,天合655W系列超高功率光伏组件发挥出了出色优异的性能,为项目的发电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光伏治沙,让沙丘化作金色的歌谣,向大地传递绿色的低碳节奏。 作为大基地多场景解决方案领军者,天合光能将继续为光伏系统解决方案提供更优解,为更多场景赋能,为客户和行业带来更高价值,助力“碳中和”。
泰酷啦!“欧洲神秘客人”到访天合光能泰国210超级工厂
至尊670W专线| 67.5MW组件+跟踪支架一体化光伏解决方案,天合光能助力阿尔巴尼亚打造绿色可持续未来
近日,全球领先的光伏和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光能开始向位于阿尔巴尼亚的特罗波亚区(Tropojë)的系统级光伏项目交付67.5MW的一体化光伏解决方案。天合光能向客户提供了具有超高性能的至尊670W双面双玻组件,配备开拓者1P单排跟踪支架,该项目也是欧洲首批实施开拓者1P的项目之一。 该项目名为“蓝色项目”(Project Blue),总装机容量为67.5MW,项目地位于阿尔巴尼亚费里市(Fier)Sheq-Marinas村,地处阿尔巴尼亚西南部低地,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天合光能为该项目提供了至尊670W超高功率组件,并配备全系列开拓者1P跟踪支架,及相关的售前、交付服务,共同组成一体化解决方案,彰显了天合光能作为系统级供应商的雄厚实力。项目预计今年年底竣工,建成后年发电量约为108,000MWh。 Resource:Blessed Investment 项目场地位于沿海地带,容易受到强风荷载和盐雾的影响,而且位于容易发生水灾的沼泽地带。天合光能进行了深入的气候环境试验,以确保在高腐蚀环境下,钢结构件的30年抗腐蚀性能;面对临海高风速工况,开拓者1P的特殊结构形式完全满足了高风荷载的设计要求;针对沼泽地貌,特殊桩结构设计以确保桩基稳固;从而确保在恶劣环境下跟踪支架30年以上稳定运行。在克服了重重挑战后,项目最终成功落地,天合光能至尊670W双面双玻组件及开拓者1P跟踪支架的组合在恶劣环境下展现出了超高可靠性和出色的产品性能。 天合光能至尊670W超高功率组件曾多次获得全球权威独立第三方光伏测试机构PVEL加严可靠性测试“最佳表现”,全面通过“一标五严”六项测试,即一项标准静态载荷测试以及不均匀雪载、极限低温载荷、冰雹冲击、多倍动态机械载荷、风洞极限风速实验等五项加严测试,多维度展现出其卓越的机械载荷可靠性。2022年国内最强台风“梅花”在浙江登陆时,天合光能至尊系列组件在极端台风天气下“稳如磐石”,组件完好无损,以可靠品质护航客户价值。此外,今年5月,天合光能至尊系列获得了TÜV莱茵颁发的全球首张海上光伏产品认证证书,在“三高三强”(高温、高湿、高盐雾、强风、强浪、强降水)的海洋环境中,至尊组件的可靠性再次得到认可。 该项目由阿尔巴尼亚公司Blessed Investment和Matrix Konstruksion共同开发实施,是巴尔干地区首个无政府补贴的地面电站项目。Blessed Investment总裁Besnik Leskaj表示:“我们的目标是生产清洁能源,减少碳足迹,为阿尔巴尼亚打造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很高兴天合光能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加入进来,助力实现这一目标。” Matrix Konstruksion总裁Arian Leskaj也特别强调了此次与天合光能愉快而富有成效的合作,并从投资者与开发商的角度,表达了希望未来有机会扩大与天合光能的业务合作的意愿。 天合光能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负责人Gonzalo de la Viña表示:“该项目是我们在东欧光伏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重大里程碑,特别展现出了天合光能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的能力,涵盖了从初期咨询到设计、实施和项目后支持的整个过程。天合光能致力于成为全球光伏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领导者,此次项目必将为天合光能未来在欧洲开展类似项目奠定基础。” 在全球助力碳中和的当下,天合光能不负“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使命,智取每一缕阳光,生产更多清洁能源,为阿尔巴尼亚、也争取为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打造更可持续的未来。
天合光能高功率组件助力广西最大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
近日,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以下简称“南南铝加工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总建设规模为22.47兆瓦,全部采用天合光能至尊高功率组件,总投资约8600万元,年均发电约2200万千瓦时,是广西当前装机容量最大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也是广西首例以110千伏电压等级接入并网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 该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并网发电,每年可节约标煤约6685吨,有效实现能源的绿色、低碳、节能、可再生利用。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提高自身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以生态环境保护促转型升级,开始启动绿色化进程。绿色变革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节能减排浪潮下的必然选择。多场景适用、环保与经济效益兼容的分布式光伏愈发受到关注,已成为企业节能减排的主流策略之一。 2023年第一季度 全国新增并网容量33.65GW,其中集中式15.52GW,分布式总计18.13GW,户用分布式9GW。分布式光伏装机占比超54%。 截至2023年一季度,累计并网容量共425.22GW,其中集中式248.89GW,分布式176.32GW,占比超41%。 分布式光伏已是对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着力点之一。随着平价光伏时代的到来,新建光伏项目的投资收益率挑战也越来越大,降低光伏系统成本,提高发电量势在必行。 高功率组件凭借着BOS和度电成本的显著优势,在地面电站应用已成为主流产品,分布式项目同步向好,越来越多的210至尊高功率组件登上分布式屋顶。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光能将继续秉持“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使命,拉紧互惠合作的共同纽带,助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结构,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PV ModuleTech | 北美专家共证天合光能210+N至尊组件领先价值,N型600W+全面领航
6月6日至7日,由PV Tech主办的国际标志性组件技术大会PV ModuleTech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纳帕举行。会议聚集了来自美国DNV能源公司、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以及众多独立电力生产商和组件供应商等机构的光伏产品专家和测试认证专家。天合光能也受邀出席此次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 随着北美市场对太阳能需求的增加,美国的太阳能行业面临诸多供应方面的挑战,对组件供应商的选择也变得越来越困难。本次PV ModuleTech也聚焦这一问题,讨论未来几年内美国市场的组件供应格局,同时也将特别关注光伏组件产品、完整的价值链可追溯性和目前市场上一些组件供应商的财务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也针对组件的尺寸和技术路线展开讨论。随着N型技术的普及和N型组件的加速量产,当前组件的尺寸和技术路线也正在发生变化。在会上,天合光能北美区产品专家对至尊N型605W组件进行了详细解读。 该款组件采用了创新的210R矩形硅片电池技术,集低电压、宽度兼容性高的优势于一身,适用于地面电站和部分工商业分布式场景,尤其适合在地形限制较多的地区灵活应用。组件宽度为1,134mm,与行业一般组件宽度一致,与市面上一般组件相比,逆变器兼容性更高,并且可以完美利用常规跟踪支架的长度,单排跟踪支架装机量增加13%,同时最大化利用集装箱空间,40HC集装箱空间利用率高达98.48%,为用户带来更低的BOS成本。以中国青海为例,与一般N型组件相比,使用至尊N型605W系列组件,每100MW电站可节省初始投资354万元。 天合光能是业内首批投入N型技术研发与量产的企业,拥有丰富的实证测试经验。在会上,天合光能产品专家向与会者展示了位于中国国内某水上电站的长期发电数据,实证数据显示天合光能N型组件实测功率衰减远低于N型组件首年衰减率1%,逐年线性衰减率0.4%的理论值,保障用户的长期收益。 今年5月,天合光能相继获得了来自美国可再生能源测试中心RETC和全球领先的独立光伏组件可靠性和性能测试实验室PVEL的可靠性认证。至尊N型695W组件和605W组件均通过了高于IEC标准的加严可靠性测试,在PID、LeTID、DH2000湿热、SDML复合载荷、TC600热循环等一系列测试中均表现优异,天合光能也连续第9年被PVEL评为全球“TOP Performer”组件制造商。此外,凭借优异的可靠性表现,天合光能荣获TÜV莱茵全球首张海上光伏产品认证证书,是全球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获得该证书的光伏企业,成为光伏产品在海上应用的重要里程碑。可以说,天合光能至尊组件的超高可靠性已在北美市场乃至全球获得了认可 而在组件尺寸方面,今年3月,天合光能首度向行业全面公开210R产品解决方案及产业化可行性路径,倡议硅片电池组件尺寸标准化,再次引领行业共建先进生态,充分释放产业价值。 作为全球智慧能源的领军企业,天合光能始终将用户价值放在首位,持续突破创新,提升价值,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发展,共建绿色地球家园不断输送天合力量。
至尊N型全矩阵亮相,新一代光储电站系统全球发布欧洲站启幕
《中国能源报》报道|光伏电池片技术现拐点,天合光能i-TOPCon技术多项顶格设计引领N型产业化
通过版型的创新,天合光能至尊N型组件实现极致设计 “黄金尺寸”。至尊小板型组件面积1.998平方米,相对海外市场组件的面积不得超过2平米的要求,只有1‰的余量;中板型2384mm*1134mm的组件尺寸,集装箱空间利用率达到了98.5%,也达到了集装箱运输的“顶格”设计。 《中国能源报》对这一系列顶格、极致设计背后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逻辑进行深入报道,着重介绍天合光能新一代N型i-TOPCon技术的产品价值。基于210先进技术平台及N型i-TOPCon电池,至尊N型组件最高功率可达695W,效率高达22.4%。后续全面切入新一代N型i-TOPCon技术,组件量产功率可达700W+。 以下为报道全文 光伏电池片技术迭代首现拐点 ——访天合光能技术助理副总裁、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奕峰博士 光电转换效率决定了光伏产品发电效率。理论上来说,N型产品的光电转换效率高于P型。随着近几年光伏行业持续创新,N型技术工艺进步明显,设备、材料等成本逐渐降低,产品已经显现出竞争力。 在10年来光伏行业爆发式增长中,P型电池片技术一直是市场的绝对主流,但在上述背景下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改变。目前,N型电池片技术优势体现在哪,光伏技术迭代的背后逻辑是什么,技术创新又将如何引领未来行业格局的变化?什么样的产品价值更满足未来的需求?日前,《中国能源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合光能)技术助理副总裁、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23年全球唯一IEEE Stuart R. Wenham青年专家奖获得者陈奕峰博士。 新技术创造新价值 在陈奕峰看来,光伏产业技术迭代是解决行业痛点、持续提升电站价值的过程。“光伏行业一直不缺乏技术迭代。技术迭代的核心逻辑是创新能不能真正为全产业链创造新的价值,促进终端收益的提升。以技术为牵引,就是为了要降低光伏发电度电成本,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陈奕峰指出,行业成本下降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考量。一是全产业链制造成本的下降,二是产品运输过程中成本的下降,三是终端安装成本的下降。他进一步解释:“整个光伏制造业制造成本下降的核心逻辑之一,就是通量成本下降。不管是加速布局N型TOPCon技术,还是坚定不移地做大尺寸硅片技术方向,都是基于通量越大,通量成本越低的底层逻辑。” 日前,在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下称SNEC展会)上,天合光能发布了新一代N型i-TOPCon技术。“在双面组件、大尺寸硅片等行业发展大趋势下,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对i-TOPCon技术进行改进升级。”陈奕峰表示,最新一代i-TOPCon首创矩形电池技术,以往电池都是方形,但改成矩形设计后,可以大幅增加集装箱空间利用率。比如德国的法律法规要求,组件的面积不得超过2平米,至尊小板型组件面积1.998平方米,只有千分之一的余量;中板型集装箱空间利用率达98.5%,达到了集装箱运输的“顶格”设计。这一技术优势体现在终端价值上,基于210先进技术平台及N型i-TOPCon电池,至尊N型组件最高功率可达695瓦,效率高达22.4%。后续全面切入新一代N型i-TOPCon技术,组件量产功率可达700瓦以上。 N型产能占比超50% 聚焦N型技术研发升级,推动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已经成光伏行业共识。随着P型产品越来越接近转换效率天花板,N型成为目前产业內企业转型的新选择。在今年SNEC展会上,N型产品都在各家公司发布的新产中占有一席之地。光伏产业技术转型趋势渐明。 实际上,2022年就被市场称为N型TOPCon产业化元年,第三方市场咨询机构PV InfoLink发布估算数据称,去年全年全球TOPCon组件出货量接近20吉瓦,预计今年N型技术投资和产能市场占比都将达到50%以上,这意味着N型产品新增产能将首次超过P型,技术替代进程提速。 “而在所有N型产品新增产能中,N型TOPCon占比达到了90%以上,N型TOPCon有望成为继P型PERC技术之后光伏行业新一代主流技术路线,全行业都非常看好。我们也布局了大量N型TOPCon产品产能,到今年底,公司N型电池产能将达到40吉瓦,明年我们还会继续加大对N型的扩产。”陈奕峰说。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也肯定了N型技术创新进程。“2022年,我国企业和研究机构14次刷新了晶硅电池实验室效率记录,其中10次为N型电池技术,进入今年一季度,这种百花齐放的创新趋势仍在延续。通过近期部分央国企集采情况可以看出,每家均涉及N型产品的采购,在部分集采中N型产品占比已经突破50%,显示出N型电池产品创新和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预计2023年N型组件市场占比将超过20%。” 把握好创新尺度 不过,随着N型产品扩产规划和新增产能不断发布,如何把握好技术创新的尺度也成为行业内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王勃华指出,当前行业各环节扩产规模均出现了量级水平提升,大手笔投资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初至2023年4月底,我国光伏产业链规划扩产项目超过460个。尽管这些项目能否最终落地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很大的扩产规划基数已经形成,竞争压力正在加剧。 对此,陈奕峰认为:“虽然市场竞争很残酷,但只要在竞争中保持对客户的价值优势,就会被认可和选择。未来市场一定会急剧扩张,只要我们能给终端带来额外价值,就会有竞争力。比如功率比竞品高出25瓦到30瓦,再比如同样屋顶条件下,我们的装机量更高。” “技术一直在迭代发展过程中,每一代技术都有它的一个生命周期,做好未来技术储备和延展是光伏企业需要做的事。今年N型电池产能大增,但产能增加后,产量能有多少?还会受投资建厂、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陈奕峰说,光伏市场是一个成熟的市场。成熟市场的最大特点就是竞争充分,如果技术不领先,那必定会在大洗牌的过程中被淘汰。企业把握好投资节奏十分重要,这就需要研究市场、洞察行业,对产业规模有自己的判断。最终产品是为了为客户创造价值,一定要保持和客户的紧密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