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大会上,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战略合作,在产能规划、技术协同、产品推广等方面起到生态合作的示范作用,共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球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天合富家董事长高海纯、通威股份董事长兼CEO刘舒琪现场签约,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等出席见证。 双方一致认同为了实现双碳目标,须形成企业间的强强联合,来应对光伏技术的快速迭代,满足市场的高速增长。面向2024,双方规划在光伏组件、硅料及电池片、产业链合资合作方面进一步展开深度合作。此次战略合作是继2020年11月天合光能和通威股份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在光伏产业链合作之后,再度“牵手”,通过高纯多晶硅及高效光伏电池片供应链、分布式组件、延伸供应链、深化光伏产业链合资等多领域合作,加速推动光伏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促进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变革,创建美好零碳新世界。天合光能是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涵盖光伏产品、光伏系统以及智慧能源的光储企业,着眼于全球可持续发展,不断开拓创新,引领光伏产业进步。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农业、新能源双主业为核心的大型民营科技型企业,在新能源主业方面,通威已成为拥有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和高效组件生产、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的垂直一体化光伏企业,真正实现了农业和光伏高效协同发展,并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绿色农业和绿色能源供应商。
Author Archives: amanda
喜讯!天合光能(宿迁)获国家级荣誉
——宿迁科技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喜讯 | 天合光能宿迁基地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11月8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级绿色制造揭榜单位,天合光能(宿迁)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选绿色工厂单位。 宿迁天合科技从事光伏组件生产,既是绿色能源的生产者,也是绿色发展的践行者,通过光伏组件生产清洁电力,亦着力赋能绿色低碳的制造转型。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结合光伏供应链的市场需求,注重组件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碳排放管控。在低碳设计环节,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和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有害原料,从而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此次绿色工厂一级指标评价中得到99.40分的肯定。 天合光能(宿迁)基地将持续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作为行业的推动者和引领者,持续绿色工厂建设创新,创建美好零碳新世界。 (绿色工厂评比现场)
天合跟踪前三季业绩新高,全球化布局加速
10月27日,天合光能(SH:688599)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1.2亿元,同比增长39.38%,天合光能累计支架出货量5.6GW。自2020年9月, 天合光能完成对西班牙跟踪支架企业Nclave Renewable S.L.的全资收购(收购后正式更名为 “天合跟踪” )正式进军跟踪支架市场后,天合跟踪的业绩三年以来稳步提升。截至2022年底,天合跟踪已成为中国第一、全球前八的跟踪支架制造企业。 全球业务稳步提升 重点市场排名超前 根据全球知名咨询公司标普全球的报告,天合跟踪2022年亚太地区跟踪支架出货量排名第一、中国地区跟踪支架出货量排名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天合跟踪亚太地区订单量继续增加,875MW卡塔尔工业城市太阳能发电项目510MW乌兹别克斯坦太阳能光伏项目陆续发货中,亚太地区的领导者地位将进一步加强。 报告显示,天合跟踪2022年度在拉美地区出货量排名前五,2023年天合在拉美地区的出货量将进一步提升,在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市场将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天合跟踪“硬件+软件+服务平台”三合一的智能跟踪解决方案可显著提升跟踪电站整体发电量,提升工程施工效率,在拉美地区广受欢迎。巴西最大的太阳能项目之一,520MW圣卢西亚综合体(Santa Luzia Complex)100%使用天合智能跟踪解决方案。 硬件、软件双向加持 客户价值凸显 天合跟踪持续专注于复杂应用场景下跟踪支架的性能提升,在中国常州、西班牙比亚纳拥有研发与工程设计中心,拥有国内外专利124件,其中发明专利60件,实用新型专利53件。全球独家专利球形轴承可自动调节施工误差,便于安装,高分子材料耐久性强,保证跟踪电站在户外严酷环境下的稳定运行。创新Trina Clamp安装夹具可节省50%安装时间,在高人工成本地区可显著降低工程人工成本,具有较强的优势。 开拓者1P作为一款适用多场景的产品,自上市以来全球订单量超3.3GW,项目遍布全球十余个国家。12月,天合跟踪将发布全新一代开拓者1P,升级后的产品拥有独特的模块化设计以及保护策略,将成为应对各类复杂地形和严苛天气的有力武器。同时新的开拓者1P与最新的210N型组件的匹配上堪称完美,其组件+支架一体化方案能够提高更多土地的利用率,在降低客户初始投资以及提升投资收益率方面大增裨益。 天合跟踪在智能控制系统方面的研发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截至10月底,已实现全球累计签单量3GW+。天合智能控制系统由“电控设备+智能算法+软件平台”三部分组成,高精度智能跟踪算法可以优化高散射辐照天气下的发电量,解决电站在复杂地势带来的遮挡问题;数字化支架监控平台具备“数据分享”、“数字地图”、“健康诊断”等特色功能,进一步提升光伏跟踪系统发电能效和运维效率。通过在运营项目及实证案例的数据显示,天合智能跟踪控制系统较常规跟踪系统可额外提升3%以上的发电量,对提升光伏电站LCOE效果显著。 全球化进程加速 进一步扩展全球市场 今年9月,天合跟踪在巴西萨尔瓦多成立全球第三个制造工厂,产能2.5GW,用于满足当地的本土化制造要求,以及进一步提升整个拉美地区的交付和服务效率。天合跟踪同时还在积极加速全球化布局,为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做准备。 全球光伏产业链中,支架是目前本土化要求最高的环节,如美国关于跟踪支架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印度对中国钢结构征收的额外关税,巴西的当地成分要求,欧盟和澳大利亚也计划出台此类政策。未来,天合跟踪将根据市场潜力和当地政策评估中东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的本土化制造,本地化方法将结合自有工厂建设及与当地主流供应商合作两种方式。 天合跟踪也将通过进一步的全球化来提升跟踪项目的交付和服务。与组件和逆变器等标准产品相比,跟踪支架更多的需要定制化的方案,需要供应商提供从项目设计、交付到现场工程支持在内的一系列服务。通常,一个跟踪支架系统会包含一百多个零部件,产品交付非常具有挑战性,因此,为这一行业提供本地化制造和服务非常重要。通过本地化生产,供应商可以缩短产品交付时间,储备充足的备品备件,从而缩短项目的施工周期,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做出更快的反应。 作为提升光伏系统发电量、降低光伏电站LCOE的重要技术手段,跟踪支架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根据第三方机构预测,2023-2030年,全球跟踪支架新增装机量规模将达到900GW+,市场分布也将更为均匀。天合跟踪未来将持续保持产品与技术的领先地位,通过26年的组件研发与项目经验,提供更优的“组件+支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引领行业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变革,创建美好零碳世界。
天合光能入选“2023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榜单及新能源科创TOP10并获福布斯高度评价
11月9日,福布斯中国正式发布“2023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榜单,并首次推出“新能源科创TOP10图谱”。天合光能凭借在光储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引领入选“2023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榜单及新能源科创TOP10。 “2023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榜单旨在呈现当前最富创新力并持续成长的中国企业,今年上榜的50家中国本土创新企业覆盖半导体及通讯技术、新能源、医疗健康、医疗器械、电动车及其产业链、机器人概念等9个活跃的创新领域,进一步关注了企业研发投入的变化。从今年创新力50强企业的行业分布上看,光伏产业部分相比去年减少了3个席位,从同步推出的“新能源科创图谱”中来看,头部光伏公司新增专利数量还在持续增加。正如福布斯在解读“新能源科创图谱”时所述,不论入选企业占比还是专利数量指标来看,光伏发电领域头部企业的创新力表现得相对均衡全面。其中以天合光能等为代表的企业,近五年平均专利申请量均超百件。 “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至今已经二十余年,始终保持头部地位的企业并不多,像天合光能这样的老牌企业能够历久弥坚且行稳致远,持续创新是其稳步发展的关键内在动力。”福布斯高度认可天合光能在创新引领上所做的努力,并对以天合光能为代表的中国光伏跨国企业给予了高度评价,从授权专利量、自主申请的授权专利量以及专利申请增速来看,快速且高质量的创新是中国光伏产业引领全球发展的关键,亦是这一批中国光伏跨国企业取得领先的共性。 正如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所说,我们不仅把天合自己的创新持续地走高走强,还和产业链的主料链、辅料链、设备链的企业进行创新协同。 天合光能以创新引领作为第一发展战略和核心驱动力量,并以多个“第一”引领光储行业发展。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天合光能累计申请专利数超过3200件,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行业前列,并在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方面先后25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 天合光能荣获中国光伏技术领域首个中国工业大奖和首个国家技术发明奖。天合光能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入选路透社《全球能源转型TOP100创新者》名单的企业,先后入选“2022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TOP50”、“2023福布斯中国ESG创新企业评选”榜单、“福布斯(中国)中国企业跨国经营50强”榜单,《财富》中国500强和《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等榜单。
焕芯 赋能 | 解码天合储能柔性液冷电池舱Elemneta的全“芯”升级
近年来,新型储能正在进入商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装机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储能电芯需求量提升,储能“大时代”逐步降临。日前,天合储能发布升级后的新一代柔性液冷电池舱Elementa 2,从用户的真正需求出发,用“芯”加速储能市场高质量发展,以全栈自研技术能力丰富多元化应用场景下的产品矩阵,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 目前,储能赛道产品高速迭代。企业蜂拥入局加速市场竞争,电芯单体容量从标准280Ah的主流规格迭代到310+Ah的大容量,“增容”现象接连不断。天合储能作为有“芯”的储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入“专注、专业、专用”的理念:“专注”是指深耕光储一体、聚焦储能赛道;“专业”是指天合更深入研发,提高储能产品的科技含量;“专用”指的是研发专为储能系统应用的天合芯。天合致力于用领先技术打造优质解决方案,创造更高客户价值。 天合储能在安徽滁州、江苏盐城布局了电芯基地,并与常州总部形成了“三角”的整体布局,全面保障从生产到系统集成的的一致性。近期在安徽滁州的“天合芯”超级工厂正式落地,其拥有严苛的质量管理体系、高标准流程管控和智慧化的运行平台,以全球领先的精细化管控、精益化生产的模式确保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实现从电芯到储能系统的高效、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大容量电芯带来了更高能量密度、更优度电成本的同时,其安全性要求也水涨船高。在“木桶效应”的掣肘下,储能系统的性能、安全性及可靠性均取决于每颗电芯的一致性。如果按314Ah的锂电池计算,20尺5MWh的液冷储能集装箱需要约5000颗左右的电芯,庞大的电芯数量使得储能系统需要更高层级、更优方案的安全管控,满足经济性与安全性的平衡。天合储能钻研长寿命技术,创新高效缓释技术搭配独特的溶剂化结构,实现电芯超长寿命;同时采用高热稳定性正极材料、高安全电解液和高耐热隔膜,实现电芯本征安全。 未来伴随储能市场商业模式的成熟,整个产业会以技术创新能力为准入门槛,加速从“低价成本竞争”转向“高质价值竞争”。天合储能以天合芯为核心竞争力,依靠光储研发平台和技术创新能力,凭借全栈式能力打造垂直一体化的高效解决方案。新一代柔性液冷电池舱Elementa 2搭载了天合自研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314Ah储能专用电芯,循环寿命可达10000cls+,能量密度179.4Wh/kg,能量效率高达96%,同时采用主流标准的71系尺寸,适配当前主流系统集成方案,可大幅降低储能初始成本,持续护航天合储能系统的长效运行。 储能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储能新技术、新产品、新的解决方案的迭代也在加速。天合储能依托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对客户的深度洞察,用全栈能力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新需求,为客户的长远价值和新型电力系统的的变革贡献力量。
高纪凡作为光伏行业代表受邀出席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HUB大会,畅谈深化区域协同赋能高质量发展
11月6日,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分论坛暨2023虹桥HUB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召开。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出席并致辞。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中国银行行长刘金致辞。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作为光伏行业唯一受邀嘉宾出席本次大会并发言,探讨打造区域协同中的核心竞争力引擎。 作为进博时刻虹桥的“主场亮相”,2023“虹桥HUB大会”以“深化区域协同创新,赋能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内的顶尖学界专家、业界领军企业家等共聚虹桥,系统演绎高水平开放与深化区域协同的双向成就,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 龚正在致辞中说,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是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两年多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着力提升产业高度、增加要素密度、拓展开放深度、加快创新速度,“一核两带”功能布局初步形成。当前,上海正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作为重要的开放平台,要聚焦做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做优南向北向拓展带,持续推动“大科创”赋能“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要持续增强制度创新的辐射力、科技集群的吸引力、产业升级的引领力,加快打造成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增长新引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新门户、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期待海内外专家学者、产业翘楚深入交流,贡献真知灼见,热忱欢迎海内外企业投资虹桥、扎根中国、服务全球,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高纪凡在发言中指出,天合光能是全球领先的光储智慧能源企业,虹桥作为天合光能国际总部所在地,与天合光能全球总部所在地常州遥相呼应,联动了我们在国内各大产业基地,同时链接了全球客户,为天合光能在全球化的发展提升起到很大作用。 天合光能在虹桥的定位是“一总部四中心”,即天合光能国际总部、全球营运管理中心、全球智慧能源创新中心、碳中和新业务孵化与发展中心及全球投融资中心。“我们将充分发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大中心’、优势和人才优势,充分利用虹桥‘桥头堡’优势及‘四高五新’中虹桥新能源产业定位优势,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高纪凡期待虹桥在新能源产业生态打造方面进一步发挥长三角一体化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和虹桥枢纽作用,做企业更高水平走出去的“桥头堡”。 构建合规合法或者更高水平合作、赋能企业走出去的一套全面体系,让企业在走出去时能够更加符合国外的法律法规,更高质量在当地发展,更好合作,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更长、走得更好。 本次大会由上海市副市长、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主任华源主持。
储能高峰论坛:天合储能一站式光储系统助力储能新未来
11月8日,“2023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大会暨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珠海盛大举行,300多位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天合储能战略管理与投资部储能业务总监李秉文受邀出席,聚焦新型储能的技术进阶、产业路径、未来趋势等方面与业内专家展开深入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共同探讨新型储能的美好蓝图。 当前,中国储能产业正在迎接更明媚的时代。2023年1-8月,广东全省新型储能新增装机约29万千瓦,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00万千瓦,广东省新型储能产能和产品竞争力都处于第一梯队。目前,珠海已经初步构建起了从上游材料到电芯制造、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条,为珠海的新型储能打下良好的产业基础。 李秉文表示,当前整个行业高速发展也加速内卷,随着海外市场化机制更加完善,中国的企业需要自主创新并抱团出海,实现更大的盈利空间。天合光能致力于成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提供各类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为全球客户打造“先进的210N型组件+跟踪支架+可靠储能”一站式光储电站系统。 同时,李秉文带来了“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趋势和商业价值”的精彩演讲。他指出,国内尤其是广东、江苏、浙江三个工商业的大省,去年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已经超过集中式的装机量。储能亦如光伏,也会从集中式慢慢的渗透到分布式,光储平价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广东作为最早提出要打造万亿级储能产业目标的地方政府,迄今颁布了40多项储能相关的政策,屋顶资源充足,区域的峰谷电价差也为配置储能提供了良好的商业环境,分布式光+储将成为广东地区工商业场景下的能源新生态。 当今充满需求的分布式能源领域,“光伏+”已成为引领发展的新潮流。以光伏+水务为例,天合光能形成了完善的“组件+支架+储能”解决方案。天合工商业光储解决方案Potentia蓝海,采用A级优+超高转化效率电芯(RTE≥95%),立足安全、收益、运维三大用户痛点,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周期的服务体系,赋能客户高省心、高专业、高质量的用户体验。 针对如何促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李秉文从安全、降本增效、智慧可靠三个方面给出了对储能产业的建议。他表示,安全是储能产业的生命线,天合储能从电芯本征安全出发,构建全链条、高安全性的系统解决方案,确保储能系统的安全运行;降本增效是储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天合储能大力研发创新,拥有从芯到系统的全栈自研技术能力,放眼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能效提升,实现光储技术的深度耦合,降低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稳定可靠是储能产业的基础保障。天合储能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场景,提供符合用户的差异化储能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保证储能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服务。 天合储能秉持用户需求为导向、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发展理念,在众多客户经验的积累下,持续投入和优化,将技术和现有产品进行高度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高质的储能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
越南副总理陈流光会见高纪凡
11月5日,越南副总理陈流光在河内会见了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 高纪凡介绍了天合光能作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领军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在越南的投资发展情况,介绍了全球光伏行业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展望,结合天合光能和中国光伏行业成长经验,对越南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陈流光表示非常欢迎高纪凡率领天合光能高管团队访问越南,感谢高纪凡分享的相关经验和提出的重要建议,高度评价天合光能为越南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建设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明确表示越南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和市场的决心和规划,欢迎天合光能全面参与越南的产业和市场发展。
产业聚焦:210R引领中版型组件标准化,天合光能推动矩形生态共建共赢
11月3日,由天合光能主办的“210RN标准化产业生态下光储系统创新升级应用”研讨会在陕西西安圆满落幕。来自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等各产业链环节的企业专家汇聚千年古都,共话210RN标准化产业生态。产业链各企业对天合光能以客户为中心推出的“黄金尺寸”组件,特别是矩形中版型标准尺寸组件价值及尺寸统一形成的生态意义,表示高度认可。产业链各企业还分享各自矩形产品的进展,表示将坚持技术创新,共建中版型标准化生态,为度电成本下降贡献一份力量。 210R-66片版型系统价值卓越,尺寸统一源于客户价值 在以《天合光能210R矩形硅片价值引领:共建“黄金尺寸”组件标准化生态》为主题的演讲中,天合光能全球组件产品管理与规划负责人高磊表示,天合光能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创新性推出210R矩形硅片组件,秉承“利他”初心,向同行公开产品解决方案及产业化可行性路径,并于今年7月,推动组件尺寸实现统一。统一中版型的举措由于减少上下游、辅材企业产品种类、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减少客户端系统设计、项目执行成本,受到了行业广泛欢迎。而实现组件尺寸统一的背后,是市场和行业对矩形以及这一组件尺寸价值的认可。 矩形技术的应用不仅打破了一般中版型组件功率无法突破600W 的“僵局”,还具备更高的系统价值。以标准中版型组件为例,基于210R电池的组件,延续了210低开路电压的优势,组串功率更高。以地面电站设计中常见的1500V系统为例,每个组串可以多串联2块组件,组串功率提升13%。相同的装机容量,使用210R-66片中版型组件,电站组串数量、跟踪支架总量及长度减少13%,组件数量、DC线缆、MC4连接器的数量减少5%-8%。加之2382mm*1134mm标准尺寸组件高达98.5%的集装箱利用率,终端用户的BOS成本再度降低。 同时,基于210R矩形硅片打造的48片小版型组件,1.762mm*1.134mm的极限设计,面积为1.998平方米。不仅满足德国建筑安全法规所规定组件尺寸、重量要求,且电流降低、逆变器兼容性更优。 值得一提的是,自210R系列组件推出以来,其卓越的客户价值和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截至10月底,天合光能210R组件累计出货量超15GW,产品应用于丘陵、山地等复杂地形地面电站、工商业屋顶及海外户用屋顶等丰富的安装场景。 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全面站上210R,共建共赢矩形生态圈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报告,过去十余年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下降了84%。高磊表示,度电成本的下降是整个产业链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包括PERC、大尺寸硅片、TOPCon等先进技术带来的组件效率提升,也包括逆变器从集中式到组串式,从小容量到大容量的技术迭代,更有跟踪支架、智能跟踪算法的引入。如今这一切都汇总到矩形生态上,并反哺产业链。 双良硅材料 N型210R硅片已经具备量产 光伏行业迈入N型700W+时代,更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N型电池对硅片的高少子寿命、低氧含量分布、集中的电阻率分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产品技术经理高翔介绍,双良通过热场优化及配套设备定制化设计,改善制造工艺,从而降低N型电池同心圆比例,提升N型电池效率。双良N型210R单晶头氧均值可达到9.3ppma,且已具备量产能力。 捷泰新能源 已实现矩形电池片的量产,叠加N型再升功率突破700W 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高级总监表示,捷泰对各组件企业的电池尺寸有深入的研究,除了传统的方形电池片外,已实现矩形电池片的量产。同时,捷泰还坚持以技术创新,通过LP双插、J-SE技术,J-SE+技术,提升电池量产效率,助力210+N型大版型组件功率突破700W,210R+N型组件功率突破600W。 阳光电源 逆变器无忧匹配210R组件 在光伏系统设计中,组件功率、开路电压、电流、温度系数等都会对逆变器选型产生影响。对此,阳光电源地面光伏BU规划部经理韩志强表示,阳光电源的组串和模块化逆变器可兼容适配不同电流的组件。 与产业链伙伴一如既往的投入研发、攻克技术难题外,天合光能还加速N型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提升产品效率和功率,优化产品质量,为N型组件的无忧交付打下基础。 矩形价值全球绽放,天合光能持续引领、持续担当 随着今年7月,行业9家组件企业联合发起《关于矩形硅片组件尺寸标准化的倡议》,矩形硅片组件市场价值和客户价值凸显,产品加速导入全球市场。在随后的Intersolar南美展、北美RE+两大区域性行业展会上,均有参与倡议的企业展示2382mm*1134mm展品。而在最近的澳洲All Energy展会上,矩形趋势的影响更进一步。 以天合光能为例,展出5款组件产品中4款组件全部基于210R矩形尺寸技术叠加N型i-TOPCon先进技术。这4款210R矩形组件既包括中版型标准尺寸的至尊N型610W系列组件,也包括适用于户用屋顶的至尊N型小金刚系列组件,此外还有专为澳洲户用屋顶场景设计的至尊N型500W组件。以天合光能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带动下,All Energy展会上,更多联合倡议以外的企业展示了2382mm*1134mm展品,矩形趋势在全球势不可挡。据预测2024 年底,行业中版型组件尺寸将以标准化的2382mm*1134mm 为主,80%以上的电池产能将随之生产矩形电池。 立足整个行业,天合光能始终以不懈创新,以开拓者、引领者、标准探索者的角色,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在P型时代,天合光能率先推出210产品,至今成为行业发展方向;基于开放的210产品技术平台,天合光能发起成立“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引领和加速了整个行业迈入600W+时代;在矩形创新上,天合光能以实际行动,推动矩形中版型组件尺寸统一;叠加高效N型TOPCon及其他高效技术,率先实现TOPCon技术下的700W+突破。未来,天合光能将始终肩负“以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使命,持续创先,推动全行业高质量发展。
天合光能盐城基地再获国家级荣誉
日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盐城天合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揭榜单位。 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试点示范项目是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共同开展的国家级重大项目,也是2023年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智能化数字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领先、行业产业发展引领带动作用强等特点。目的是遴选一批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以揭榜挂帅方式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树立一批各行业、各领域的排头兵,推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盐城天合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实施生产执行系统(MES)、质量管理系统(QMS)、生产追溯数据系统、设备物联系统(RFID)等数字化系统,利用自动导引小车(AGV)等智能硬件,实现了企业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近年来,天合光能以提升客户价值为导向,从客户体验、经营管理、新业务模式等方面着手,在研发、制造、销售、运维、服务等各个环节深入开展智能化转型,大力推进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无人化生产线建设,初步打造了光伏工业互联网平台、“智慧制造”大数据中心,同时,在储能、物联网、配电网等领域为用户搭建了智能化、精细化、数据化的管理平台,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降低了用户的能源管理成本,致力成为智能光伏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