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光”成“金”,光伏让废弃金矿上生出“黄金万两”

近日,广西国能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携手天合光能联合打造的广西第一个综合利用废旧矿区进行光伏发电的示范项目——国能藤县桃花光伏发电项目A标段工程首次并网成功。该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平福乡桃花矿区,一块块光伏板整齐地铺设在矿区的山坡上,在这块土地上“点光成金”,为当地提供丰富的电力资源。 国能藤县桃花光伏发电项目位于藤县平福乡,占地面积294亩,总投资1.2亿元,由7个光伏方阵、45500块太阳能电池板组成,总装机容量25MWp,首次并网容量17.44MWp,项目于2021年12月开工建设。项目投产后,年上网电量达2373万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0.7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8万吨,能有效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收。 项目所在地藤县具有广西喀斯特地貌,其地形较为复杂,低山、丘陵、平原错综分布。因此,项目采用了天合光能210至尊超高功率组件,其具有的创新技术能够适配更多应用场景,即使是山地,不规则用地等复杂地形也能灵活布置。天合光能至尊超高功率组件兼具高功率、高效率、高发电量及高可靠性四大核心要素,有效降低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在提高项目收益率的同时,为电站运营保驾护航。   光伏化废弃矿山为“金山银山” 项目所在地藤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这里也是广西东南金矿的所在地之一,曾为当地输送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如今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加速当地生态环境治理进程,废弃矿山的绿色低碳化改造势在必行。采取新能源开发与矿山生态治理有机融合的方式,既把荒山废矿打造成绿水青山,又将绿水青山变身为“金山银山”,在废弃矿场综合治理上奏响“光伏曲”。 国能藤县桃花光伏发电项目充分利用废旧矿区进行光伏发电,加强土地综合利用效率,为当地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做出了良好示范,同时力促藤县能源转型,加速构建更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在促进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的同时,为当地提供坚实的绿色电力支撑,推动地方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作为大基地多场景解决方案领军者,天合光能致力于成为全球光伏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领导者,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变革,创建美好零碳新世界,将为光伏系统解决方案提供更优解,天合光伏组件“四高一低”的卓越性能将继续为藤县当地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和供电质量带来保障,进一步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从制造迈向智造!天合义乌基地荣耀上榜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委联合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天合光能(义乌)科技有限公司入围“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也是2022年金华市唯一一家获此荣誉的企业。 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评选,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为贯彻落实《“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联合开展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一批各行业、各领域的排头兵,推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2022年是天合光能全球组件制造快速推进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一年。也是义乌基地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关键的一年,也是取得巨大成效的一年。9月份义乌基地获得“浙江省级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荣誉,12月份又再次获得了“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应用场景”,这不但是天合人努力奋斗的智慧结晶,也是各级政府对我们数字化&智能化落实应用的极大肯定。今年基地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打通各生产环节,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组件加工成本下降35%, 产能提升9%的情况下,制造人力下降30%。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全自动视觉检验的设备,可直接检测产品的瑕疵情况,有效提升检测效率,降低逃逸率,产品综合良品率提升0.2%~0.3%。”天合光能全球组件制造负责人仝斌说。 公司落户义乌以来,天合光能义乌基地项目以高起点、高标准,选用全球最领先的技术、最先进的设备,配备最强大的队伍,依托集团智能制造和IT团队,把项目建成全光伏行业最先进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示范基地,带动了光伏行业数字化建设。构建光伏组件的智能制造数据信息管理体系,实现设计数字化、生产透明化、设备集成化、数据一体化、管理可视化、物流信息化和能资源集约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应用场景是自主可控的自研系统和工业数字化建设最佳实践,是天合智慧奋斗者的结晶,引领了光伏行业创新发展,并赋能其他制造企业,从“制造”迈向“智造”,促进制造业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开创“天合智造”新的辉煌!

再获突破!智能跟踪技术列入光伏行业标准

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印发2022年第三批光伏协会标准制修订计划。该计划共批准21项光伏相关产品技术测试方法及技术规范,此次由天合光能主导起草的《光伏跟踪支架智能跟踪性能测试方法》项目是首个被列入行业标准的跟踪支架智能化方面的项目,对跟踪支架智能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为什么需要智能跟踪技术- 跟踪支架较固定支架能提高10-25%的发电量,在全球的占比逐年增加,是提升光伏发电能效、降低度电成本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我国近年来跟踪支架使用率也在提高,越来越多的光伏示范基地出现跟踪支架的身影。 随着光伏电站开发量的增加,光伏电站遇到了新的挑战,即缺少平整土地资源,更多的项目要建设在沙漠、戈壁、荒滩等地区,在此情况下,常规跟踪技术无法解决早晚逆跟踪阶段因地势不平产生产生阴影遮挡造成的发电损失,同时,常规跟踪技术只考虑晴天发电最佳,阴雨天无法充分利用散射辐照,造成光照资源浪费。因此,发展智能跟踪技术,充分发挥不平坦地形及高散射天气状态下跟踪支架的发电优势,提升光伏系统发电量,对光伏系统的提效降本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 -智能跟踪技术的全球发展情况- 目前业内提出了多种智能跟踪技术方案,最常见的有三种:1、基于气象数据、发电数据、云相机等,识别高散射辐照天气场景,动态优化跟踪角度;2、通过发电数据、地形测量、供电组件等,识别复杂地势场景下的遮挡情况,进行逆跟踪角度的优化;3、建立对比阵列选取最佳跟踪角度。 但针对不同技术方案的发电增益效果评估和验证,行业并没有统一技术规范,这给电站业主的选择带来了困难,也不利于智能跟踪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此次立项的《光伏跟踪支架智能跟踪性能测试方法》技术规范,引领和带动光伏行业智能跟踪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关于印发2022年第三批光伏协会标准的通知 –《光伏跟踪支架智能跟踪性能测试方法》技术规范- 本次标准制定对常规与智能跟踪技术、高散射辐照天气优化功能及测试方法、逆跟踪优化功能及测试方法、双面组件优化功能及测试方法、实证电站测试条件等做了明确的规范,以促进行业智能跟踪标准的统一。 天合光能主导参与标准104项,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在国内外标准中发挥充分的影响力,为中国光伏在国际上相关标准化领域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天合光能拥有丰富的光伏组件和系统发电性能研究经验,全资收购西班牙Nclave公司之后,在常规跟踪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正式发布了SuperTrack智能跟踪技术,具备高散射辐照天气优化、复杂地势逆跟踪优化、双面组件发电优化功能。该技术在铜川领跑者电站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证测试, SuperTrack较常规跟踪技术全年发电增益3.06%,鉴衡认证全程监测,并充分认可天合SuperTrack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2022年第三批光伏协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汇总表 – 呼吁更多跟踪企业共同参与规范制定 – 智能跟踪技术的发展对光伏电站进一步提效降本具有显著的、已被验证的效果,值得更大范围的应用与推广。天合光能将继续以“利他,让很好的光伏变的更好”为初心,为智能跟踪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天合期待更多的企业加入此次标准化的后续起草、修订工作中,共同推动智能化跟踪技术的发展。

贵州省能源局副局长张全毅调研天合光能荔波、三都项目

为提高新能源项目建设效率,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稳步发展,12月13日下午,贵州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全毅率队赴黔南州调研能源生产和项目建设情况,并对天合光能荔波、三都项目进行指导。 张全毅一行来到江苏天合太阳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天合)参与实施的荔波县甲良农业光伏电站220KV升压站项目、甲良石板新场光伏阵地等实地察看光伏发电太阳能板铺展规模、并网设备安装情况,认真听取项目“农光互补”规划、投运预期效果、资金投入、人员配置等情况以及当前存在的困难,研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对荔波电站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后,张全毅一行来到三都县周覃、中和农业光伏电站项目展开实地调研,并听取了三都项目的相关汇报,对项目取得的经济效益和能源效益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调研过程中,张全毅表示,光伏发电作为国家大力支持的清洁能源,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能源发电事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光伏企业要做好农光互补规划,大力发展“板下经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有关项目下一步工作安排,张全毅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坚持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把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落实到项目建设各个环节中去,统筹安全生产与疫情防控工作;二是保障农民工权益,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监管账号,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三是积极改善经营模式,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利益;四是加快项目进度推进,确保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工作下,早日并网。 江苏天合相关负责人面对贵州省能源局领导的到来及给予的支持指导表示感谢,并提出天合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报告中对能源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推进“双碳”工作,以高要求高标准积极建设光伏项目,充分发挥企业的专业优势和团队实力,为贵州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为致力于成为全球光伏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天合光能不断加强自身实力,以专业团队、技术储备、质量管理扩大品牌影响力,为客户提供更多优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未来,将紧跟 “双碳目标”指引,为绿色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构建清洁低碳的美好图景,引领能源结构优化转型。 贵州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处长施绍贵,贵州省能源局油气处二级调研员徐州,黔南州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林刚,黔南州能源局能源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丘峰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天合储能应用全新储能电池柜TrinaStorage Elementa签约英国储能项目

12月13日,天合储能宣布此前发布的大容量液冷储能柜产品TrinaStorage Elementa将正式商用,投入到Econergy Renewable Energy在英国的首个独立储能电站项目——Swangate项目中。作为全球领先的储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储能将携手G2 Energy,为英格兰北部的约克郡建设容量为50MW/102MWh的电池储能项目。 该系统预计将在2024年初并网运营,并为英国国家电网提供一系列电网级服务。 天合储能海外业务负责人陈程表示,“我们在LFP电池储能系统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源。Swangate储能项目将是我们新一代储能解决方案——TrinaStorage Elementa在英国的首次应用。天合将提供从售前咨询、系统设计、产品供应、项目执行到最终交付验收的全套解决方案,并在各方面都达到世界一流的安全标准。我们非常高兴能与Econergy和G2公司在此次项目合作,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英国率先做出示范,大量部署电池储能系统融入本国电网,极大程度上增强了电网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并为英国带来了更强大、更可靠的能源基础设施。我们很高兴能参与其中并为之发力,迈向一个更安全、更清洁、可持续发展的零碳未来。” Econergy的首席执行官Eyal Podhorzer表示,”我们很高兴与天合储能和G2成功签约这次EPC合同。这是Econergy在英国规划的众多储能项目的首个项目,是公司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天合储能是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全球领导者,在全球拥有超过500MWh的并网项目和超过1GWh的在建项目。我们很高兴与他们以及G2合作,支持Econergy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发展。” G2 Energy是可再生能源行业领先的高压电气和土木工程服务提供商,天合储能始终与其保持牢固的合作关系,双方联手在英国建设了多个电网级电池储能系统。此次双方也将共同努力,助力Econergy Renewable Energy在英国的近2.6GWh的宏大储能项目部署。 天合储能作为有“芯”的储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英国拥有丰富的储能市场经验,利用其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先进的产品、成熟的运营和高效的交付能力为客户提供强大的支持。天合储能不仅对海外新能源市场有深厚的了解,同时海外当地团队拥有丰富的工程服务经验,再加上近年来在电芯领域的技术突破,使TrinaStorage Elementa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这种产品与服务的双重加持下,Swangate项目作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项目,将给市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TrinaStorage Elementa是一款灵活、安全、高性能的电网级电池储能系统。天合储能实现技术突破与创新设计,优化的电池系统可以最大化提升使用寿命、性能表现与能效转化,帮助客户实现降本增效。在更优经济性的基础上,独特的双向液冷管路系统和气溶胶灭火系统使得系统安全性也得以大幅提升。可定制化的三级电池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实时检测和监控,进一步优化系统的安全性能。独创的智能快接设计和模块化连接最大限度简化了电柜的链接方式,降低了现场建设的工作难度,进一步增加了该系统的灵活性。

150MW!天合光能光伏治沙项目再添新成员!

近日,天合光能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建设的150MWp光伏储能综合治沙项目顺利并网发电。该项目工程采用“光伏+智能用能管理”相结合的概念,打造既能满足可再生能源发电,又集储能技术、能源管理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精品项目。 光伏治沙:荒地重焕生机 光伏治沙的核心是将发展光伏与生态治理相结合,沙漠充足的日照条件天然适用于发展光伏,当前最主要的治沙模式就是在沙漠荒地中建设生态电站 本项目位于兴安盟科右中旗土列毛杜区域附近,距离科右中旗约96km,占地面积约5300亩,项目场址位于吐列毛杜农场境内,系荒漠化地区,且太阳能辐射资源十分丰富,项目建设可推动内蒙古光伏电站建设的发展,带动内蒙古光伏产业的发展,并提高项目地区的供电能力与土地综合利用率,促进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项目的建设贯彻绿色、低碳、环保、节水、高效理念,为了提高沙漠治理的实际效果,加大了对沙漠治理、防护林带、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同时,遵循“先易后难、适地适树”原则,采取“林、草、药”、“乔、灌、草”和“带、网、片”结合的生物措施,营建乔灌草相结合的人工植被群落。通过增大光伏与治沙、生态、农林业相结合,该项目将实现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和科技对农林业的贡献份额的目标,促进光伏发电项目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结合。 天合品质:项目效益高保障 该项目装机容量为150MWp,配备储能7.5MWh,采用单晶双玻组件设计,共安装535W光伏组件27812块,安装540W光伏组件250240块,由42个发电单元构成,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的建设模式,同时对沙化土地进行综合治理。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均发电量约2.7亿度,将大力改善科右中旗能源结构,可节约煤炭等一次能源,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低发电机组的运行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向发展。 作为致力于成为全球光伏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天合光能不断加强自身实力,以专业团队、技术储备、质量管理扩大品牌影响力,为客户提供更多优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未来,将紧跟 “双碳目标”指引,为绿色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构建清洁低碳的美好图景,引领能源结构优化转型。

中国改革报报道:大基地模式下,天合光能210+N引领光伏行业加速迈向“N型新时代”

11月中旬,天合光能隆重发布至尊595W和至尊690W,均基于先进的210产品技术平台上叠加N型i-TOPCon技术,在提高效率、发电量、可靠性的同时,降低BOS成本和度电成本,提供更高的客户价值。中国改革报近日对天合光能领先210技术平台加N型新一代技术及其领先产品做了深度报道,着重介绍天合光能210+N型新品的产品价值,N型全场景化解决方案,以及在大基地模式下全新应用场景的探索。 以下为报道原文: 近日,天合光能重磅发布Vertex至尊N型系列产品,包括至尊N型595W和至尊N型690W两款产品,功率高于市面其他N型产品30W~70W;效率、发电量、可靠性方面均有卓越表现。 天合光能发布的210+N型全场景化解决方案,全部基于210产品技术平台,再次引领新一代先进电池技术,加速行业迈向N型新时代。而此前,同样基于这一先进平台,天合光能率先推出至尊670W组件,引领行业进入600W+时代。在创新、开放的210产品技术平台上,天合光能协同行业上下游伙伴,打通产业链各环节,通过建立成熟的生态体系让价值相乘,这也为行业带来宝贵的价值,也因此让210在N时代持续领先。 天合光能深耕N型技术多年,为产品的快速量产做了充分的准备。天合光能自2015年起就开始N型技术的研发,2018年天合光能研发的i-TOPCon技术入选超级技术领跑者示范项目,并为铜川和长治领跑者项目共提供500MW TOPCon组件。2020年天合光能为黄河水电提供了135MW TOPCon组件,2021年基于210产品技术平台的500MW TOPCon中试线建成,2022年推出210+N型全场景化解决方案,新一代N型组件全面量产,电池量产平均效率超25%。展望未来,天合光能TOPCon电池的量产效率将稳步提升,2023年电池量产效率将达到25.5%以上,而到2024年电池量产效率会更高。 在国内大基地模式下,光伏地面电站开启全新应用场景探索,而天合光能的N型场景化解决方案,全面满足用户不同场景需求。基于210R矩形电池技术的至尊N型595W组件更好地适用于复杂地形下的地面电站,该组件能够完美利用跟踪支架的长度,是跟踪支架的“最佳拍档”,充分发挥系统价值,提升发电量收益。而至尊N型690W组件则是地面电站的“度电成本之王”,将项目的度电成本降至更低水平。 天合光能的N型解决方案,开启场景化定制产品新时代。不管电站项目位于山地、沙漠、戈壁、水面还是平地,固定或跟踪,都可以有效降低高低项目的BOS成本和度电成本,为客户提供高效和高发电量组件。 据统计,截至2022年9月30日,全行业210组件累计出货量已达到76GW。天合光能全球产品战略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表示,“我们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伙伴一起成立600W+生态创新联盟,在开放创新、协同发展的理念下,我们打通研发、制造、应用等多个环节,加速了600W+的产业化。” 据张映斌介绍,天合光能210组件累计出货量已超过40GW。基于210产品技术平台打造的600W+高功率组件是实现“四高一低”的有效路径,凭借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发电量四大核心优势,为度电成本降低打开崭新通道。

天合项目闪耀中东,助力中阿清洁能源合作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2月7日至10日赴沙特首都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并提出“作为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和落实《中阿全面合作规划纲要》的第一步,未来3到5年,中方愿同阿方在8个领域推进八大共同行动”。“八大共同行动”中有两项分别为“绿色创新”和“能源安全”。天合光能积极助力中阿清洁能源合作。按项目地统计数据,截至目前,天合光能在中东、北非区域累计光伏组件出货量超2.3GW,相当于生产清洁电力31.05亿度,约等于在中东、北非种了1.7亿棵树。 业界分析认为,在中阿务实合作这意味着中阿将以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为纽带加强合作,表现在能源领域上则将更加依赖“新能源”,这必将有力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大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天合光能无论在战略,还是产品及服务能力上均与阿拉伯国家市场需求高度契合,更重要的是,经过多年实践,天合光能已经充分赢得了当地市场的信赖。早在2020年,天合光能率先推出了基于210技术的500W+至尊组件,而就在该系列组件完成全球首次出货不足一周时,紧接着便迎来了来自于中东市场的订单。彼时,天合光能中东非市场负责人Jimenez Antonio就曾强调,“中东市场对组件的功率、效率和可靠性要求十分严苛。” 或许正基于这一原因,天合光能210mmN型600W+至尊系列组件也是在刚刚宣布量产后,很快便迎来了中东地区的订单。今年2月份,天合光能与中东Al-Raebi公司签订了中东地区的首个N型至尊系列组件订单,共计40MW。这批组件在210技术的基础上,还叠加了PACO(钝化接触)高效电池技术,促使功率高达690W+。 今年4月份,44MW天合光能“210mmN型690W”至尊系列组件被发往沙特朱拜勒市。这些组件将全部用于沙特朱拜勒3A独立海水淡化项目,为海水淡化过程提供绿色能源。 尽管在沙漠中建造光伏电站面临重重挑战,昼夜温差、松软的土质和流沙,又或大风、沙尘与干旱,无不困扰着建设和运维,但最终,天合光能的产品品质经受住了考验,凭借“210超高功率组件+储能+跟踪支架”三管齐下,天合光能“沙戈荒”光伏系统解决方案赢得了中东客户“高效、适宜、可靠”的美誉,而天合光能总能引领时代,以最先进的技术、产品不断降低系统成本,最大化客户价值,更使天合光能品牌在中东市场愈发备受信赖、深入人心。 习近平曾指出,能源安全是全球发展领域最紧迫的挑战之一。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向清洁能源转型进程要平衡考虑各方面因素,确保转型过程中不影响经济和民生。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必须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这段话实际为中国、沙特两大发展中国家,以“新能源”为契机和突破口,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指明了方向、勾勒了蓝图。 而沙特2017年启动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NREP),将其作为2030愿景组成部分,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新能源发电装机58.7GW,构成发电装机总量的50%,其中光伏发电装机量占新能源之首,达40GW。表面上看,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沙特为摆脱对石油产业高度依赖的权宜之策;而更深层次上,这其实是阿拉伯世界推进多元化发展战略,追求独立自主、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行动。 据最新报道,在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中,关于能源安全,中方表示愿同阿方共建中阿清洁能源合作中心,支持中国能源企业和金融机构在阿国参与总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同阿方开展能源科技研发合作,加强能源政策协调,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 互利共赢是中阿新能源合作的共同愿望,也是天合光能乃至全球新能源业界的心声。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多次呼吁:全球各个国家和企业之间应在新能源领域加强合作,利用各自的技术、资源、市场、人才和资金等优势,进行优势互补长板合作,加速推进向以光伏为主的低碳清洁能源转型,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一直以来,天合光能秉持“利他”理念,更认同利他中利己,始终践行“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光伏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变革,创建美好零碳新世界。下一步,天合光能将继续以领先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中阿新能源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