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美国光伏媒体Solar Power World发布2022年度全美顶级光伏产品名录。天合光能至尊N型595W、至尊N型小金刚Vertex S+、至尊670W组件均上榜TOP Solar Panels“全美顶级光伏组件”, 分别适用于工商业、户用屋顶和大型地面电站等场景。其中至尊N型595W和Vertex S+至尊小金刚两款组件均为基于先进的210至尊技术平台叠加N型i-TOPCon技术的新一代高效组件。210+N型产品领先北美及全球,受到国际权威机构充分认可。 Solar Power World是美国太阳能市场的重要媒体之一,拥有行业内大批包括安装商、开发商、设备供应商、终端用户在内的受众,在光伏行业影响力较大。此次天合光能入围全美顶级光伏产品名录与其可靠的产品质量和采用了先进的210技术平台叠加N型i-TOPCon技术是分不开的。 210产品技术有高功率、高效率、高发电量、高可靠性优势,可最大程度降低度电成本,N型电池技术也具有高效率、高双面率、高发电量的特点。210技术平台叠加N型等于两者优势的累积,让领先更领先。此次入围显示了权威第三方对于天合光能产品和技术实力的充分肯定,也将提升天合210+N型产品在海外的影响力,巩固天合N型组件在大型地面电站、工商业及户用屋顶项目的卓越地位。 Solar Power World在评价至尊N型595W组件时称,该产品基于最新的210技术平台并叠加了N型i-TOPCon技术,最高功率可达595W,双玻设计使得双面率提高到80%,效率更高、衰减更低和发电量更高,有效降低BOS成本和度电成本。正如Solar Power World所言,该组件完美适用于工商业和大型地面电站项目。 截至目前,天合光能已形成全场景的N型产品组合,可满足国内大基地光伏电站上山、下海、进沙漠的多样化需求。预计到2023年,天合光能N型组件产能将达到30GW,实质性引领行业加速迈向N型新时代。
Author Archives: Helen Han
CSPV首日 | 天合光能张映斌:210+N相互加持,成就更大客户价值
12月8日,第十八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18th CSPV)顺利开幕,活动采用全线上方式举办,为期3天(12.8-12.10)时间。天合光能全球产品战略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博士受邀参加大会首日主论坛,并作《600W+打造价值高地,210+N让领先更领先》的主题演讲:P型时代,210引领了600W+全球应用并加速成为行业共识;N型时代,210与N将相互加持,进一步放大“四高一低”优势,让领先更领先。 CSPV是我国硅材料及光伏发电方面最重要的学术会议,自200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七届,通过展示国内外在硅材料、太阳能电池、光伏辅材等光伏产业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技术高层、产业领袖、政府代表及业内人士打造一站式交流平台。 210+P,引领行业全速挺进600W+时代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显示,全球大型光伏电站的光伏度电成本(LCOE)从2009年到2021年间下降了84%。这既顺应了光伏行业固有的发展逻辑,也得以让光伏发电有了普适性的可能以及无限的前景。 正因如此,张映斌认为,210产品技术平台“四高一低”(高功率、高效率、高发电量、高可靠性、低度电成本)的核心要义完全契合产业发展逻辑。他说,去年天合光能发布至尊670W组件,效率高达21.6%,引领行业进入PV 6.0时代,时至今日纵观全球各大展会,近30家国内外光伏组件厂商推出40款600W+产品,600W+高功率组件已然风行全球,成为行业主流。 这样迅猛的势头,表明了行业对600W+产品力优势的一致认可。国际权威机构实证数据表明:至尊600W+组件高发电性能在高、中、低纬度不同环境,相较参考组件发电量增益1.6-2.1%。在可靠性上,获得BNEF、PV TECH、PVEL、RETC等全球多家权威第三方机构连续多年认可。天合光能刚刚连续7年获彭博新能源财经100%可融资性评级,再次获得tier1一级组件制造商评级。基于以上“四高”,210至尊600W+超高功率组件可节省BOS成本分别为1.3%~6%,度电成本(LCOE)可降低1.9-4.1%。 而据PV InfoLink今年10月份数据显示,2022年210尺寸电池及600W+组件产能分别达到333GW、362GW,而到2026年,这个数字将变成723GW、736GW。 210+N,价值优势放大让领先更进一步 当P型PERC逼近效率极限的时候,N型崛起是时势使然。今年,就是N型电池技术商业化元年。 天合光能正厚积薄发,为技术的领先和快速实现产能扩张做好了充分准备。早在2015年,天合光能就开始致力于N型电池技术的研发。2019年,为铜川和长治两个领跑者项目共交付500MW i-TOPCon组件。2021年,建立了500MW基于210产品技术平台的N型i-TOPCon中试线。到今年,即将实现大规模全面量产,产能规模约为8GW。预计2023年,天合光能210叠加N型技术的组件产能将达30GW。 “210+P构建的生态为当下210+N做好了充分的适配性准备,很快随着210+N的量产、交付,客户就可以接收到它的价值。”张映斌表示,N型电池技术本身就具有高功率、高效率、高双面率、高发电量的特点,210+N等于是将两者优势叠加后的“强强联合”,起到1+1>2的加乘效果,进一步放大210的领先优势。 以荷兰鹿特丹3.5MW的地面电站为例,张映斌进行了详细说明:与市面上其他N型组件相比,使用210-66片版型N型组件,每个组串可以多串联4块组件,组串功率提升29.5%,相同容量下,组串数量减少23%。因此,光伏电站的电气、支架等初始投资得以减少。经测算,项目BOS成本节省了1.6%,叠加210组件低辐照优势,度电成本降低近1.5%。 张映斌认为,兼容并蓄、开放创新的210产品技术平台,可以叠加并充分激发新型电池技术的产业价值,以此满足市场对超高性能光伏组件日益增长的需求。 天合光能再次引领新一代先进电池技术,210+N将持续为客户提供“四高一低”的高价值产品,让领先更领先,助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智能跟踪解决方案首秀!是谁?掀起“跟踪热潮”
近日,2022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安徽省滁州市举办。天合跟踪作为跟踪支架行业的标杆企业,携智能跟踪解决方案闪耀亮相,不凡实力吸睛无数,在寒冷冬日里成功掀起“跟踪热潮”。 变革创新 立足科技引领行业发展 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被行业评为“光伏领域参会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活动”,并开始逐渐成为世界光伏行业发展的风向标。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行业专家、光伏企业领袖等代表齐聚大会,一起就光伏行业发展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在光伏应用生态创新发展分论坛上,天合跟踪中国区销售总经理陈力就沙戈荒场景下的智能跟踪解决方案发表主旨演讲,隆重推出了天合跟踪的智能跟踪解决方案。 (光伏应用生态创新发展分论坛演讲现场) 光伏产业作为电力工业的主流发电技术之一,降本增效是贯穿行业技术发展的主旋律。随着我国向着双碳目标稳步迈进,跟踪支架在促进降低电站度电成本方面、帮助电站智能化发展、提高电站电网友好发展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而跟踪支架也绝不仅是一堆装有电机的铁架子,新一代跟踪支架是一场革命性的创新,是含“支架结构+智能控制系统+天合智慧云平台+创新服务”的全新电站系统解决方案。 展会直击 实力吸睛引爆全场 在这盛会之际,天合跟踪的智能跟踪解决方案首次亮相就吸引了广泛关注,来展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展会现场图) 展会现场,天合跟踪产品经理们就利用沙盘为大家生动地讲解了沙戈荒场景下的智能跟踪解决方案:开拓者1P+天合智慧云+清洗机器人—— 开拓者1P经过CPP国际顶级风洞实验机构的严格论证,搭载双边阻尼系统,大大增加了支架稳定性,使跟踪系统抗风能力提升20%,天合专利球形轴承不仅可有效减少15% 安装时间还有特殊设计的排沙槽和漏沙孔; 沙漠戈壁荒漠环境恶劣,不适合长期驻扎运维团队,天合智慧云监控平台可帮助解决运维问题。该平台集智能跟踪、远程监视&控制、数据采集、在线分析、智能运维等为一体,可以实时监控&记录支架设备运行数据功能,动态展示和控制设备运行状态,并支持整合转发运行数据至电站其他监控平台,同时打包存储关键信息日志,为故障分析,日常维护提供数据支持,有效提高运维效率; (沙戈荒场景下的系统解决方案) 沙尘遮挡会给整站的发电量带来不小的损失,而在沙漠中频繁的人工组件清洗不但费用高还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开拓者1P有着完美的清洗机器人匹配方案,可以全天候保证组件清洁度处于最佳发电状态。 动态酷炫的展示,引得参展客商纷纷驻足观看,赞不绝口,一度成为全场焦点。 用科技引领创新,以技术驱动变革。天合跟踪积极发挥集团利他精神,勇于挑起行业先锋企业的责任,深刻助力行业发展变革。在未来,敬请期待天合跟踪与光同舞,共赴美好零碳新世界。
BNEF研讨会 | 开发商、EPC、设计院共证天合光能210+N优势,高系统价值引领行业发展
近日,天合光能携手彭博新能源财经共同举办的“210+N,未来光伏技术展望”主题研讨会,彭博新能源财经亚太可持续发展研究主管栾栋、彭博新能源财经光伏分析师江亚俐、天合光能全球产品战略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博士、天合光能中国区总裁杨豹,以及来自光伏电站开发商、EPC、设计院的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前沿光伏技术趋势与应用,一致认为满足客户场景化需求、带来“四高一低”价值的产品将成趋势,天合光能顺势推出的210+N解决方案将引领行业加速迈入高效能N型新时代。 彭博圆桌聚焦:清洁能源前景广阔, “四高一低”、场景化产品成趋势 彭博新能源财经亚太可持续发展研究主管栾栋将未来光伏趋势总结为“三个自信”,即未来三年N型替代P型的自信,中国光伏企业面对其他国家本土制造政策的自信,以及未来光伏需求的自信。彭博新能源的光伏分析师江亚俐在全球光伏市场展望中则表示,在能源价格高企、对能源安全的担忧以及良好的光伏经济效益推动下,2022年全球光伏的应用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244-294GW,而2023年光伏装机持续增长,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276-355GW。 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不稳定的原材料价格,来自申能新能源的蔡利华表示,资源利用、保障电站收益率、电站的运维及综合管理是未来一段时期项目业主面临的挑战。而具备“四高一低”优势的光伏组件对于电站充分利用光照和土地资源,提高项目整体发电量,降低运维成本,保障项目长期收益,都有着显著的价值优势。 随着光伏项目的深入推进,应用场景愈加广泛,荒漠、戈壁、水面等开启光伏应用新空间。来自阳光新能源的江健认为,对于EPC或者电站开发商来说,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不同可靠性要求的产品目前还比较稀缺。江健还表示,天合光能是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引领行业发展,相信天合光能210+N的全场景化解决方案,将继续为用户创造更高价值。 210+N场景化解决方案,量身定制只为更高系统价值 天合光能的至尊N型场景化解决方案,为不同场景量身定制,再次降低光伏电站BOS成本和度电成本,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天合光能全球产品战略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博士在《600W+打造价值高地,210+N让领先更领先》主题演讲中,对210+N场景化解决方案的系统价值进行了详细讲解。 至尊N型595W组件采用最新的210产品技术平台及N型i-TOPCon技术,组件功率提升达30W,组件效率达22%。基于210R矩形电池技术,凭借极致化的尺寸设计及低电压优势,N型595W组件最大化利用一组104米的跟踪支架,跟行业一般N型72片、78片组件相比,可以多串6-12块组件,不浪费一点长度,可谓跟踪支架的“最佳拍档”,灵活适用于复杂地形场景下的大型地面电站,降低支架、线缆等成本。 N型690W组件功率提升75W,效率高达22.2%,是名副其实的地面电站“度电成本之王”。当天,来自华东院的张鹤鸣用一组数据说明N型组件对项目发电量的贡献:凭借温度系数优势,使用N型组件发电量提升2%;高双面率,在渔光互补、滩涂等反射率较低的应用场景,使用N型组件发电量提升1%;优异的弱光响应提升电站项目在弱光时段的发电量0.2%;此外,N型组件首年衰减率1%,逐年线性衰减率0.4%,项目的总体发电量得到保障。 而系统测算则证明了N型组件超高的系统价值。张映斌博士以荷兰鹿特丹3.5MW的地面电站为例进行讲解,凭借高功率、低电压的优势,与市面上一般的N型组件相比,使用210-66片版型N型组件,每个组串可以多串联4块组件,组串功率提升29.5%,相同容量下,组串数量减少23%。因此,光伏电站的电气、支架等初始投资得以减少。经测算,项目BOS成本节省了1.6%,叠加210组件低辐照优势,度电成本降低近1.5%。 2023年产能预计30GW,天合光能量产N型组件的“天时、地利、人和”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在彭博新能源财经上海峰会领袖对话中表示:“未来三到五年光伏行业将从P型电池组件走向N型电池组件,N型高效能电池组件的产业化趋势已显现。目前量产N型电池平均效率超过25%,未来更高效能的26%的N型电池很快会实现量产。” 在天合光能看来,N型技术路线中,TOPCon产能规划一马当先,且目前在终端价值、经济性方面到达了市场临界点。张映斌表示,天合光能选择此时量产TOPCon组件,符合“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天合光能深耕N型技术多年,厚积薄发,为产品的快速量产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谓“地利”,从装备、材料到技术,整个产业链生态均已成熟。MBB、SMBB技术的应用是N型产品银浆用量下降,薄片化进程的推进,使N型组件的硅耗降低,综合成本持续下降。而“人和”,终端用户对度电成本的追求越发极致,而N型组件对应不同场景的生态已构建完备。 天合光能全面布局、再次引领新一代先进电池技术,进一步提高公司在下一代 N 型电池技术产业化的竞争地位,预计2023年,天合光能210叠加N型技术的组件产能达30GW。天合光能作为光伏领军企业,将强有力推动引领行业迈向N型新时代。
沉浸式拆盒体验来了!一键开启天合光能智慧“魔盒”
高纪凡受邀出席阳光电源25周年庆典 精诚协作共推新能源行业健康发展
11月28日,阳光电源25周年庆典活动在合肥举行。安徽省市各级政府领导、行业内多家企业代表参会,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受邀出席活动并发表致辞。现场与会嘉宾共同见证阳光电源的里程碑时刻,探讨清洁能源创新发展和应用实践,展望新能源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会上,高纪凡对阳光电源成立25周年表示诚挚祝贺,对阳光电源25年来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做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对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的杰出成就表示高度赞扬。25年来,阳光电源始终聚焦清洁电力转换技术领域,始终以“让人人享用清洁电力”为使命,致力于成为清洁电力转换技术全球领跑者,将“光风储电氢”(即光伏、风电、储能、电动车及氢能)五大赛道作为新的发展目标,建成了国内最大的新能源电源研发创新平台,并积极推动全球合作伙伴共建绿色产业链,引领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曹仁贤董事长在可再生能源电源变换技术领域提出了多项创新方法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更为重要的是曹董事长以行业健康发展为己任,全心投入到为行业发展的工作中,为行业的政策环境和生态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恰逢天合光能成立25周年,25年来,天合光能与阳光电源向阳而生,同行廿五载。天合光能始终践行“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光伏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变革,创建美好零碳新世界。同年创建的阳光电源与天合光能,犹如兄弟般共同成长、协同发展,一起走过了25个春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携手共进。 高纪凡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在未来,阳光电源与天合光能发挥各自优势,继续加强战略合作,精诚协作、向光而行、奔赴双碳。天合将秉持“利他”理念,更认同利他中利己,只有利于客户,才会持续发展;只有利于行业生态,才有更多的伙伴,我们将不断夯实与相关利益方的关系,倡导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利用各自的技术、资源、市场、人才和资金等优势,进行优势互补长板合作,共同构建行业发展高质量新生态,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低碳清洁能源转型,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此次25周年庆典上,曹仁贤对天合光能等支持阳光电源发展的全球客户与合作伙伴表示感谢,并以《聚势•逆变 连接•共生》为主题发表演讲。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董事长陈安伟、皖能集团董事长陈翔、上海良信董事长任思龙等企业代表出席活动。
聚焦BNEF峰会| 天合光能Helena Li:四个“关键词”共创美好零碳世界
11.29日-30日,2022年度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上海云端峰会如期举行。天合光能光伏产品业务总裁Helena Li作开幕致辞并表示,变革已经到来,中国正重新定义“现代化”,在这段征途中,新能源事业将扮演重要角色,如何合作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共创美好零碳世界,是一篇大家要去努力完成、并且高分完成的“命题作文”。 围绕“未来新能源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Helena Li在致辞中分享了她的观点与思考: 第一个关键词,共识。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数据,目前全球有大约33亿至36亿人生活在气候变化高度脆弱的环境中。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16年的《巴黎协定》,到2020年中国提出“3060”双碳目标 ,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是全人类共同事业”的这件事,已经达成合作共识,成为全球共识。 第二个关键词,责任。天合光能的诞生受启发于《京都议定书》,是中国乃至全球最早一批光伏企业之一。25年来,天合秉承“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使命不变,累计出货超120GW光伏组件,遍布七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可以生产清洁能源电力约1620亿度电,为当地源源不断创造绿色电力。天合更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产品低碳到生产经营可再生能源化再到全面践行ESG,担起了一个现代化企业、一个领军型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第三个关键词,技术。我们认为,要实现碳中和有四个关键方向,一是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二是储能技术要加速发展,三是能源数字化,四是发展特高压。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2050年光伏装机量约14000GW。天合光能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企业使命在肩,全力推进行业迈入600W+时代,推进光伏行业全面应用具备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和高发电量“四高”优势的光伏组件。近期天合光能在彭博新能源财经伦敦活动期间发布的基于210先进技术平台和N型i-TOPCon高效电池技术的新一代光伏产品,为光伏电站度电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打开了新通道,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增长。 第四个关键词,愿景。未来已来,新能源事业大有可为,光伏事业大有作为。尽管距离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年份看似还遥远,但作为从业者的我们来说,是书写者也是创造者,天合光能将秉承“成为全球光伏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领导者,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变革,创建美好零碳新世界”的愿景,助力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光伏发展新生态,与行业一起携手跨越新时代,创建美好零碳新世界!
高纪凡出席2022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畅谈光伏行业发展新趋势
11月30日至12月2日,2022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安徽滁州召开。中国光伏协会名誉理事长、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受邀出席12月1日举行的2022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暨(滁州)光伏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并参与“光伏院士与企业领袖对话”。 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既“稳中求进”,又要”先立后破”还要保障维护能源安全的问题?高纪凡表示,在碳中和的浪潮下,光伏已经成为能源变革的主力军,中国又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中国5%的沙漠戈壁荒地铺上光伏组件就足以满足全国的能源需求。我们应该推进以新能源为主要增量的政策机制和产业环境,尽最大努力加快新能源的发展,让新增的新能源可以大部分满足新增电力的需求,不要出现电力能源短缺的情况,确保能源供应,这是“立”!之后,我们再逐步过渡到每年新能源增量超过当年全社会新增电力需求量,在确保电力能源供应的情况下逐步减少火电的量,逐步开始减碳,这是“破”。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我国每年新增电力需求量大概4000亿度左右,只要能够新增60GW的风电、200GW的光伏发电和适量的水电、核电装机,是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的。当前光伏发电应重视两个方向:一是如何在光伏发电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保持电网的平衡稳定,大力发展储能和加快推进火电灵活性调节是关键,二是如何消纳西部“沙戈荒”新增光伏装机的发电量,加快西电东送的特高压项目建设和促进产业向新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转移都非常重要。 高纪凡说,天合光能正在西部地区建设以光伏新能源为主、源网荷储一体化的零碳产业园,希望未来不仅仅是光伏发电、储能,也把电力电子和能源互联网技术融合在一起,率先构建一个零碳的产业园区,我们期望建立产业生态合作平台,集聚行业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协同发展,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探索更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在局部地区和园区率先实现碳中和。 按照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天合光能积极推进东西部协同创新发展,在西部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的低碳零碳产业园”,加快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落地,构建东西部省份光伏产业与零碳新能源系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共促我国双碳目标的早日达成。为了助力“双碳”目标以及行业向前,天合光能发起推动光伏上下游企业组建了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推进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创新,建立上下游开放协同创新新生态。天合光能还与中国能建、宁德时代等联合发起成立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为政府和企业搭建桥梁,推动产业上下游有效联动发展。 本次高峰论坛以“共迎双碳新时代,同筑光伏新高地”为主题,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首任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担任对话环节主持人,中国光伏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中国光伏协会名誉理事长、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等参与本次对话。
光伏行业年度大会瞩目:“四高一低”引领光伏场景应用迭代升级!
11月30日-12月1日,“ 2022 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安徽滁州召开,大会云集了光伏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行业专家、光伏企业领袖等代表并就行业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共享真知灼见。天合光能中国区市场总监唐正恺分享了光伏电站 “四高一低”底层逻辑如何引领光伏场景应用迭代升级,引导光伏产品技术革新。 立足“双碳”目标,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将成为实现我国能源结构优化的主力军。从投资驱动的角度来看,光伏电站度电成本最低化是产品技术发展的动力,也是产品选型的核心抓手。具备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及高发电量的组件产品,是持续降低光伏发电度电成本的核心要素。600W+超高功率系列组件同时满足以上四大核心要素,将为光伏发电度电成本下降打开崭新的通道,引领发展趋势。 大会中,唐正恺向参会嘉宾分别阐述了电池技术、组件功率、场景化应用的发展和趋势。在电池技术发展方面,唐正恺提到,N型电池技术主要在效率巅峰、双面性能和温度系数三方面呈现优势,并在相关的应用场景上放大。近年来,光伏组件技术不断迭代。基于创新的210至尊产品技术平台,达到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及高发电量的至尊系列组件带来了更高的系统价值,同时基于高功率和低电压特性,600W+组件帮助实现更高的组串功率,降低系统集成成本,光伏电站系统实现降本增效。 保障度电成本持续降低是光伏发展的趋势,顺应电池与组件发展趋势,天合光能基于先进的210产品技术平台和N型i-TOPCon电池技术,于第二十四届高交会上重磅发布两款新一代至尊N型组件,再次引领新一代先进电池技术,引领行业加速迈向N型新时代,至尊N型产品家族也将进一步满足用户各类场景下的不同需求,提供更高客户价值。 持续推动新能源发展,将光伏电站建设与不同场景生态有机结合,将有效助力实现绿色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在场景化应用趋势方面,唐正恺提到:不同场景由于地形、环境的差异,要求组件在设计上进行加强和区分。以沙戈荒场景来说,昼夜温差变化,大风及干旱环境对光伏电站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例如沉降、电气设备受损、风化等,针对相应问题,天合组件、跟踪支架和储能分别进行了加强优化: “一标五严” 六项测试结果表明,天合至尊超高功率组件的机械性能十分优异,同时天合光能基于差异化定制的安装方式能够满足更严苛需求,为电站加码“双重保护 ” ;天合跟踪支架智能化解决方案在组件离地高度、减少受风面积等算法上进行优化,降低支架的故障率,在不同环境下制定不同策略,为电站保驾护航;天合储能通过“一簇一散热”系统模式,独立电池舱和电气舱和防沙滤网等设计,进一步加强高效、适宜、可靠的沙漠储能解决方案。 在海上光伏场景下,水面电站的环境多为大风、高温、高湿,甚至盐雾环境,组件选型应该考虑到环境的影响,唐正恺提到,当遭受大风等外界压力时,组件的破坏都是从最薄弱点开始的,即螺栓固定连接处。因此,应对海上大风场景,天合光能优化设计增强了最薄弱点连接处的承载力,有效提高组件抗载荷能力;同时,天合光能低电压技术将有效降低热斑风险,助力电站系统稳定运行。 光伏6.0时代已经到来,应用了210 系列硅片的天合光能高效光伏组件拥有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及高发电量的特性,满足分布式全场景使用,已成为分布式光伏的最新应用趋势。天合光能超高功率组件产品从系统应用出发,降低BOS,保障投资收益率,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助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 依托于600W+组件产品对系统各环节的友好性,210产品技术平台具备开放性和兼容性,可以与先进技术进行叠加,采用210+N型技术,让先进更先进,组件功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超高功率组件也与智能清洗机器人、智能运维系统等各类系统降本技术结合迭代升级。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是我国未来中长期能源政策发力的主要方向。作为大基地多场景解决方案领军者,天合光能将肩负起“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使命,将创新引领作为发展战略和核心驱动力量,持续推动光伏技术进步,以“四高一低”为行业发展赋能,助力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加快构建新时代新能源体系。
天合光能高纪凡对话BNEF:构建行业新生态,开放合作引领全球光伏发展
2022年度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上海峰会于11月29日至30日举办。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应邀出席峰会光伏领袖对话环节,探讨N型技术趋势、生态的价值,以及在不确定性时代,中国光伏厂商如何保持竞争力、继续引领世界光伏行业发展。 天合光能成立至今的25年光伏之路,是开拓创新的25年,是坚守“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使命、矢志不渝践行可持续发展的25年。未来,天合光能将继续做全球各行业低碳发展的合作伙伴,共建未来美好零碳新世界。 以下内容基于高纪凡“领袖对话”活动发言整理 技术趋势:N型高效能电池组件产业化趋势已显现 整个光伏行业一直是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P型PERC的效率已经越来越逼近上限,行业向N型转型趋势明显。未来三到五年将从P型电池组件走向N型电池组件,N型高效能电池组件的产业化趋势已显现。目前量产N型电池平均效率超过25%,未来更高效能的26%的N型电池很快会实现量产。 就天合光能来说,N型技术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产业化价值逐渐凸显。今年我们全球发布了210+N型的595W、690W等产品,功率可以高出75W,度电成本降低近1.5%。未来突破700W是可预见的。 光伏技术发展,始终以客户价值为导向 光伏技术发展主要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以客户价值为导向。无论何种技术,从客户的角度来讲,最后都是看度电成本。不同国家系统成本差异很大,对产品的需求就不同。我们紧紧围绕客户价值提供产品。 第二,产业链协同的价值。无论是210组件技术,还是现在的210+N型高效能时代,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关键均在于产业链打通,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封装等生产工艺要求更高,从产业链材料到装备,整体的协同性是关键。N型高效能电池组件产品可能会先应用到系统成本较高的市场去,帮助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生态价值,让N型快速抵达经济性临界点 刚刚提到产业链协同。N型的大规模产业化不只是在电池组件层面,更是全产业链生态培育发展的结果。因为综合的经济性得到客户认可,现在已经建设以及规划建设的N型TOPCon产能规模,在高效电池组件中可谓一马当先。新的N型电池技术对晶体硅片、硅材料、装备要求进一步提升了、硅片进一步变薄,整个寿命要求更高。这就需要打通产业链、各环节协同性发展,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新生态。天合光能的210+N先进技术平台体现出的兼容性,会快速助力这种生态的建设,不管是针对新的装备,还是原有的装备,均可以顺畅连接进行产业升级,这对于生产企业以及客户都是重要的价值。 在不确定性时代,开放合作构建新生态,中国光伏持续引领实现零碳新世界 光伏已经成为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碳中和最重要的能源形式之一。尤其是在能源危机的背景下,这一需求变得更加强烈。同时,寻求更安全的供应链保障在很多国家也被提升到更重要的位置。我们处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全球各地区光伏产业链的本土化和更加广泛的全球化将成为重要趋势,影响着全球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方向。 今天,面临已知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可知的问题,中国光伏企业如何继续保持竞争力和领先性,持续创新引领全球实现“双碳”目标?在这个不确定性时代,更好地开放合作可能是一个关键,我们正在探索与各国的伙伴开放合作新模式。行业发展中挑战一直都会有,我们会不断努力研发更高价值的产品、提供更好的解决办法,携手全球伙伴把光伏生态搭建得更好,让光伏行业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