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天合光能和中东Al Raebi公司(Al Raebi for Trading Co.)签署合作协议,将在五年内向也门市场供应500MW组件,预计今年将提供100MW至尊 210+N型695W组件。天合光能210至尊系列高效光伏组件需求持续旺盛,成为中东市场首选。 N型产品价值斐然,备受肯定 作为国内N型先行者,天合光能已形成以至尊N型605W、695W和至尊N型小金刚为一体的全系列产品,持续引领客户价值。值得一提的是,至尊N型家族产品均基于210先进技术平台和i-TOPCon电池技术,为户用、工商业及地面电站提供全场景化解决方案,再度助力光伏价值全面升级。 作为天合光能中东地区长期合作伙伴,Al-Raebi为当地客户提供天合光能新一代N 型产品,其中包括至尊N型695W组件,确保客户享受到先进技术和优质服务。Al Raebi公司总经理Abdullah M. Raebi表示:“灌溉用地下水的开采和供应很大程度上也依靠光伏发电。天合光能至尊N型组件具备先进的光伏技术,满足中东地区当前和未来的市场需求,引领光伏行业进一步发展。” 天合光能中东地区负责人Antonio Jimenez就最新至尊N型组件引进到中东表示:“去年,天合光能向中东供应40MW N型至尊组件,取得了巨大成功。今年中东对全新升级的N型组件需求持续增长,新签订500MW协议即是有力的证明,我们相信高性能的N型组件将继续为中东用户提供卓越价值。 天合光能通过向中东市场提供高功率、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组件产品,越来越多的光伏项目落地实施,满足了农业农耕、户用和工商业多场景下客户对光伏发电快速增长的需求,加快清洁能源的发展。 全力打造N型一体化产业布局,为N型出货保驾护航 天合光能致力于打造N型一体化产业布局,加速促进N型产业化应用。2022年底,天合光能宿迁基地8GW 210+N型i-TOPCon电池成功下线,进一步加速了新一代至尊N型组件的一体化产业布局;天合光能深知产品交付的重要性,因此在推出高性能产品之后,确保组件上下游供应畅通无阻:1月,常州基地10GW至尊210+N型组件成功下线,为无忧交付打下坚实基础;2月,青海基地成功下线首根210+N单晶硅棒,为天合光能N型产能及品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3月底,淮安基地一期10GW至尊210+N型组件顺利下线,为至尊N型产品生产出货保驾护航。 在N型时代,210先进技术平台和n型i-TOPCon电池技术将实现优势互补,彰显“四高一低”理念。天合光能也将继续创新,推出更优和更高价值产品,保持领先地位,满足市场对高性能光伏组件日益增长的需求。
Author Archives: ruiqi
剧透!神秘嘉宾新登场,ESIE抢鲜看!
N型量产再加速!天合光能淮安基地一期10GW至尊210+N型组件下线
草长莺飞、含苞绽蕾的阳春三月,天合光能淮安基地传来好消息。3月31日,淮安基地一期10GW至尊210+N型组件成功下线。淮安市市委常委、淮安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徐子佳出席仪式,与天合光能全球组件制造副总裁仝斌为首块组件揭幕。 揭幕仪式 天合光能淮安基地至尊210+N型组件下线 天合光能淮安基地一期10GW组件项目采用n型i-TOPCon电池技术,这是目前市场上量产规模最大的新一代先进光伏技术,将进一步放大210至尊产品技术平台的领先优势。淮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目,为整个项目提供了大力支持,签约32天即开始动工,3月设备进场安装调试,3月底实现组件的成功下线。天合光能淮安基地一期10GW至尊210+N型组件顺利下线,刷新行业速度,再次引领行业超高功率组件新方向。 此次下线的组件为被誉为地面电站“度电成本之星”的至尊N型695W组件,集高功率、高效率、高发电量、高可靠性和低度电成本的“四高一低”核心优势于一身。2022年,天合光能重磅发布至尊N型605W组件和695W组件,引领电站场景全面迈入N型600W+时代。其中,兼具超低衰减、优异的双面发电性能、超低工作温度系数等优势的N型695W组件能极好地适应国内大基地模式,应用场景涵盖山地、水面、沙漠、戈壁等多种复杂场景,并将度电成本降至更低水平。 天合光能淮安基地至尊N型组件生产车间 以位于青海的装机容量为4MW的项目为例,相较于使用传统182尺寸72片版型的一般N型组件,使用至尊N型66片版型组件,BOS成本可节省0.0553元/瓦。以用户价值为导向,天合光能210+N型全场景解决方案将助力用户在多场景下获得更高收益。 据集邦咨询预计,2023年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的大尺寸产能占比均超90%,其最新发布的《2023年大尺寸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应用和展望》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210组件累计出货量已超120GW。大尺寸产品高速增长的趋势已然显现,随着N型时代的到来,大尺寸+N型技术布局已势在必行。 根据报告,天合光能210组件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位,这是天合光能始终注重技术积累,并不断追求开拓创新的结果。在深耕N型技术多年后,天合光能又创新推出210+N型全场景解决方案,开启了场景化定制产品新时代,更大程度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聚焦210R生态价值,产业链协同促进高质量发展
纵观光伏产业历史,硅片尺寸升级始终是贯穿行业发展的主线,大尺寸硅片技术创新,为光伏行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3月29日下午,2023光伏产业链生态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协会、设计院,以及硅片、电池、组件、设备等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同仁,就光伏产业链的尺寸适配与升级、矩形电池组件的系统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对话交流,共同呼吁产业链协同,促进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 “尺寸变大与功率提升并轨进行, 为上下游减负降本。”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计量师 中国计量学会光伏专委会秘书长 光伏行业协会标委会电池组组长 熊利民 2022年,我国光伏产业生产制造、技术创新、推广应用保持快速发展,行业总产值高达1.4万亿。随着尺寸和技术的发展,组件功率快速达到600W+。由于各企业技术发展节奏不同,效率提升方案也不尽相同,导致光伏产品尺寸复杂多样,给产业上下游带来负担。推进光伏产业链有序、平衡地发展,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为上下游减负降本。 “光伏产业链协同促进高质量发展”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新能源事业部副主任 张晓朝 预计到2060年新能源装机容量将在60-70亿千瓦左右,其中光伏在45亿千瓦以上。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产业链之间的相互协同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上下游企业在协同发展上的关注度不一致,但共性的问题基本都是一致的,都要注重产品的性价比、竞争力、质量以及服务质量。光伏产业链协同促进高质量发展,各企业应统一思想认识,在创新技术过程中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和支持,摒弃低水平无效率的竞争态势。 大尺寸硅片见证产业价值升级,20倍效能居功至伟 环欧国际硅材料副总经理王凯介绍,硅片尺寸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08年的156mm时代到2018年158、166mm,光伏组件功率也因此进入400W阶段;再到2019年,中环基于在半导体行业60年的积淀,推出了210尺寸产品,天合光能推出210尺寸600W+产品引领行业进入6.0时代。 华北电力设计院:大尺寸组件三维度显著提升系统价值 华北电力设计院资源规划处副处长陈建宏表示,首先是大尺寸组件的采用降低了组件价格,给光伏产业带来了最直接的飞升,逐渐摆脱了财政补贴,光伏产业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第二是建设成本上的明显的下降,大尺寸组件的出现降低了电站在支架、装机成本、土地、直流线缆等方面的建设成本,大大降低了度电成本,提高电站收益。第三是施工周期更快。大尺寸组件的数量相对会少一些,电缆、打桩设备等可以更快施工,施工效率的提高实际上也增加了项目的收益。 天合光能:210尺寸600W+产品度电成本降达4.1%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采购总监韩厚金也表示,大尺寸的推动使整体硅耗从单瓦2.8g降到2.4g左右。从系统成本增效的状况来看,天合光能670W大尺寸组件可带来度电成本降低4.1%左右,BOS成本降低6%左右,使电站成本整体下降1%~2%。 设备厂捷佳伟创:大尺寸提效生产功不可没,210R为大尺寸化提供思路 捷佳伟创新能源销售总监周惟仲介绍,以电池端的生产线为例,15年前1GW的电池线大概要40条,但现在1GW只要2条线,甚至更少。这个巨大的变化,主要是源于三个因素:一是电池转换效率的大幅提升,二是大产能的生产设备,三是大尺寸的硅片。其中,大尺寸硅片的贡献非常明显。但大尺寸要定位在哪个点才能兼顾当前现状与升级空间?天合光能推出210R是一种创新能力的体现,也是一种责任担当的体现,提供了一种思路。弘元绿色能源销售总监杜青也表示,量产效率的提升,是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配合的集中呈现形式。天合光能推出的210R和210系列的产品,更适用于地面电站。 硅片电池厂:多家具备210(R)等大尺寸生产技术引领大尺寸化发展 双良硅材料销售总监王秋文称,我们经过严密测算和充分的调研,验证了210R这款产品后续的生存能力。尤其210R产品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柜,完美契合了集装箱。与传统组件包装相比,210R-580W组件提升装载量可达5.4%,BOS可以节省2-3分钱。而且矩形硅片并不会加大损耗,因为在拉晶的时候,就可以对晶棒进行调整,拉成椭圆形,损耗并无特别增加。 弘元绿色能源杜青表示,在拉晶环节,不同尺寸的硅片对应不同晶棒尺寸,对应的单炉也不一样,这就会带来管理成本增加。天合光能210R产品的推出有利于生产环节的标准化,降低生产工艺和流程的成本,提高生产的产能和效率。 环欧国际王凯表示210在过往的生态建设中,通过联合电池组件厂,不断进行开拓和深耕,210尺寸产品得到越来越多下游客户、终端客户的认可。截止目前,210硅片产品出货量超130GW。根据集邦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Q1,210组件产品出货量超120GW。 在矩形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王凯称几乎每家比较大的组件厂都有自己的标准尺寸,“但不管是对于我们上游硅片的生产企业,还是下游,包括设计院,都增加了难度。对整个生态来说,我认为有必要进行统一。”王凯认为大尺寸带来的最直接的收益是通量价值,从这个基本逻辑来说,无论是正方形硅片还是矩形硅片都要往210尺寸方向发展。 周惟仲称作为设备供应商,捷佳伟创这些年重要的创新点就是做大产能的设备。已经具备大硅片的生产能力,不管是做正方形的硅片,还是做矩形的硅片,都可以无缝对接。 210R激发产业链价值推动行业生态圈建设 在产业链适配与升级空间相关问题上,周惟仲表示,天合光能推出210R产品,为了寻找更优解、推动大硅片尺寸生态发挥了重大作用。弘元绿色能源杜青也表示,210R将带动一个生态圈的建立,当有大规模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它的量产效率也会随之逐步提升,形成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会吸引更多其他的企业加入到210R的生产体系当中,最后大家都能够在210R的生产体系里,共同助力它的成长和生态圈的建立。 天合光能韩厚金总结道,天合光能最早推出矩形硅片,之后各大厂商都在跟进,矩形成为一种趋势。从现在的数据来看,210R矩形硅片组件在BOS上可以节省2-3分钱;功率上可以增加10-30W的范围;在提高生产效率、系统价值,以及激发上下游全产业链价值都有卓越贡献,最终体现在度电成本的降低,和对终端应用的降本增效。光伏行业的发展见证了硅片尺寸的变迁,矩形化为行业升级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持续助力产业链价值最大化。
权威数据:210组件累计出货量超120GW,天合光能210+N再度引领行业
据光伏行业分析机构集邦咨询最新发布的《2023年大尺寸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应用和展望》,210组件累计出货量已超120GW,其中天合光能210组件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位。 自天合光能率先实现量产以来,210组件迅速成为市场主流产品,出货量持续增长。210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自2021年底的26GW飞涨至2022年11月的76GW,用时不到一年;自76GW飙升至目前的120GW,用时仅4个多月,而这些成就的取得距210组件实现量产仅两年多。 快速增长的出货量源于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可。天合光能的210至尊系列组件凭借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发电量、低度电成本的优势,得到第三方机构和全球客户的广泛肯定。在2022年底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发布的《2022年组件与逆变器融资价值报告》中,天合光能再度获评100%可融资性,持续成为全球最具融资价值组件品牌。此外,几乎全部受访者均认可210组件可融资性。天合光能还多个季度连续获得PV ModuleTech组件可融资性AAA最高评级。 集邦咨询还预计,2023年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的大尺寸产能占比均超90%,大尺寸产品高增趋势确定。硅片环节,2023年大尺寸硅片产能达792.4GW,市场占比将由2022年的83.45%快速提升至95.74%以上,其中210尺寸硅片产能达到320.8GW,继2022年持续增长后再度大增74.6%,占比达38.76%。电池片环节,2023年大尺寸电池片产能将达到822.3GW,占比达94.99%,其中210尺寸电池片整体产能达到587.75GW,较2022年提升83.7%,市占比为67.9%。组件环节,2023年大尺寸组件产能将大幅提升,预计达767GW,市占约为90%,其中210组件产能约508GW,较2022年增长68.14%,占比达59.62%,持续强劲增长。 在大尺寸产品的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大尺寸+N型技术布局势在必行。日前,天合光能至尊N型产品家族全面焕新升级,形成面向户用、工商业分布式、复杂地形地面电站、大型地面电站的全场景化解决方案。依托大尺寸产品的快速发展,N型等先进技术的成熟,210+N型产品既能发挥210产品技术平台的优势,又能最大化N型的产品价值,进一步放大210领先优势,让领先更领先。
花开日暖,共赴“春光”之约 | 天合跟踪耀动北京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3月28日,2023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CEEC 2023)作为疫情放开后2023年清洁能源行业的开年首展在北京拉开帷幕。 本次盛会以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 为主题,天合跟踪携全新升级版开拓者2P及智能跟踪系统解决方案亮相2号馆2005展位,与行业同仁们齐聚一堂,共话清洁能源发展与机遇。 天合跟踪作为跟踪支架行业的标杆企业,一经亮相就获得了大批行业同仁们的关注,参观嘉宾络绎不绝。 其中,天合跟踪推出的智能跟踪系统解决方案也是收获了客户们的重点关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任鸿斌对这一解决方案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与天合跟踪的产品经理们进行了深切的交谈。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及孩子们参观天合展台 与此同时,由主办方带领的一批来自新能源课题组的高中生们也对天合跟踪的展台好奇满满,天合跟踪产品经理们为他们详细讲解了光伏跟踪支架的运行模式及工作原理,收获了孩子们的一致赞叹和好评。 展会当天,天合跟踪还安排了VR体验,有奖互动以及专业主题演讲,展会现场人气满满。天合跟踪的产品经理们还围绕沙戈荒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全新发布的开拓者2P进行了分享: 展会现场图 天合跟踪沙戈荒系统解决方案中:开拓者1P采用双边阻尼系统,可以提升20%的工作风速;球形轴承专利设计,能够有效应对沙丘移动和沉降。 天合智慧云软件平台具有实时监控&记录设备数据及控制支架运行等功能,同时打包存储关键信息日志,为故障分析日常维护提供数据支持,有效提升沙漠环境的运维效率。 配备的清洗机器人可以适应在-30°~60°的极大温差工作环境,保证设备高效运行,有效提升10%的发电量。 沙戈荒系统解决方案 新一代开拓者2P搭载多电机组串式智能控制系统,精准监测和控制每一段支架子串运行状态,任意子串驱动点发生故障时,系统指令给电机停止运转,防止支架扭曲和电机故障。 其工作范围覆盖-30°C~60°C的全区域应用要求,采用IP65的防水防尘等级,较传统机械驱动“更安全,更可靠,更高发电量”,能够更加适应沙戈荒,水面滩涂以及坡地等复杂的应用场景,完美适配大基地下的复杂场景,降低度电成本并且提高客户投资回报率。 开拓者2P 天合跟踪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用最先进的技术以及最可靠的产品,为客户提供度电成本最优的解决方案,积极推动全球清洁能源的发展,在未来,我们也将持续秉承坚守,助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行业同仁们合力共创美好零碳新未来!
汇力同心,天合光能荣获中核汇能“优秀协同奖”
3月24日, 2023年度中核汇能战略合作伙伴大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举行,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天合太阳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受邀参加本次大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38家新能源领域企业齐聚一堂,围绕全球能源转型升级、加强合作共赢进行探讨,聚焦“十四五”与未来能源产业发展。 会议期间,中核汇能有限公司与江苏天合太阳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双方携手新能源合作发展的思路夯实行动,推进新能源发展目标的实现。 大会还颁发给江苏天合太阳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优秀协同奖”,天合光能中国电站总裁杜东亚代表上台领奖。 天合光能中国电站总裁杜东亚(左二)领奖 “优秀协同奖”奖杯 天合光能致力于成为全球光伏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不断助力中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坚持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优质能源服务,拓展未来的多方合作路径,提高清洁能源开发效率与新能源行业发展速度。
倒计时1天!天合光能即将亮相2023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
共建共赢土壤,2023光伏产业链生态大会火热预约
技术产品的创新进步始终是推动光伏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而背后真正激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是产业链的更优配套,通过生态的建设打通各环节,最终降低度电成本,推动应用端价值最大化。 3月29日下午2023光伏产业链生态大会将在北京举行。来自光伏行业协会、设计院的领导专家,以及来自设备、硅片、电池、组件各企业的专业人士将从多个维度探讨分析,同时呼吁建立光伏产业链合作生态系统,助力行业走向更高质量发展主航道。 欢迎扫码长图下方二维码报名参加!
天合光能高纪凡:推动新型储能加快走向能源变革的舞台中央
2023年3月23日-24日,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中国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京顺利召开。此次大会以“奋进2023”为主题,超200家单位500多名行业代表共襄盛会。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受邀出席,与业内同仁碰撞思维火花、共享真知灼见,为新型储能的高质量发展集智集力,共筑储能产业新生态。 在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首届理事会上,高纪凡作为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对联盟未来发展提出以下三点希望和建议: 一是要做到步调一致、同频共振,联盟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而开展; 二是要立足产业,服务两端,发挥好行政主管部门与会员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是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引领成员单位积极投身于新型储能快速发展的时代大潮,携手成员单位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双碳”做出积极贡献。 在中国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大会中,国家能源局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对新型储能的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提出了四点意见: 一、强化规划引领,推动新型储能科学合理规划。 二、加强调度运用,提高新型储能设施利用效率。 三、开展试点示范,推动多元储能技术应用。 四、加快标准建设,完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 随后,高纪凡在致辞中进一步指出,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型储能是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加快行业发展势在必行,新型储能将以更快的速度走向能源变革的舞台中央。 为实现储能产业健康有序的高质量发展,高纪凡提出了四点针对性的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丰富新型储能参与的交易品种,健全配套市场规则和监督规范,推动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 二是加快推动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在重点地区先行先试。推动技术革新、产业升级、成本下降,有效支撑新型储能产业市场化可持续发展。 三是强化技术攻关,构建和提升新型储能创新体系。增强我国储能产业整体竞争力,完善储能产业链,解决储能技术“卡脖子”问题,实现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的高水平走出去。 四是强化标准的规范引领作用,面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需求,建立涵盖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生产运营全流程以及安全环保、技术管理等专业技术内容的标准体系。 作为有“芯”的储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储能致力于推动绿色能源转型,一方面以自主创新为发展引擎,以“天合芯”为核心竞争力,聚焦储能产品经济性和安全性两大痛点,实现技术突破,不断推动储能度电成本快速下降;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光储融合的基因优势,通过高效组件、跟踪支架、储能系统组合效用,为客户提供先进的新一代光储电站解决方案。在2022年储能系统出货量排名中,天合储能位居全球前七、国内前四。 储能万里风正劲,能源革命扬帆起。2023年是储能新征程的开耕之年,以史为鉴,变中突破,方能开创储能新未来。向着未来展望,天合储能朝着能源转型的战略目标阔步前行,积极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储能生态圈,推动产业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变革。为中国新型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澎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