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似火。 600W+超高功率组件乘光而来,火热全球。 纵观行业,集邦咨询2022年二季度最新报告显示,约23家组件企业迈入600W+行列,超高功率光伏产品凭借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与高收益优势迎来迅猛发展。 天合光能,实现210组件出货超30GW,引领600W+行业生态日臻完善、超高功率组件成为行业主流。PV 6.0时代,已经来到。 组件:至尊670W系列/至尊690W系列(N型) 场景:渔光互补 容量:70MW 该项目位于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产业园区,为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70MW,全部采用天合光能至尊600W+系列组件,显著的度电成本优势和极高的产品可靠性为客户带去更高价值。
Category Archives: 新闻
600W+引领产业发展之路,天合光能参加江苏光伏产业发展论坛并获光伏领袖企业奖
7月15日,由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国际能源网和国能能源研究院联合主办、天合光能协办的“2022江苏光伏产业发展论坛”在南京举行,来自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科技厅、省能源局及光伏企业单位的专家代表们齐聚一堂,共话产业未来发展之路。 天合光能全球产品战略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博士发表主题演讲,同与会专家深度探析“双碳”时代激发光伏产业潜能之路径。600W+超高功率组件因其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及高发电量的优势价值,为光伏发电度电成本下降打开崭新的通道,并成为光伏高效高质量发展之新解。 本次论坛中,天合光能更以领军表现获得“2021年度光伏组件技术突破奖”、“2021年度光伏领袖企业奖”、“2021年度民族品牌奖”、“2021年度整县推进优秀解决方案奖”等多项大奖。天合光能副总裁、首席品牌官杨晓忠荣获“光伏行业卓越品牌官奖”。 天合光能以技术创新助力江苏能源变革 根据江苏省能源局发布的《江苏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江苏省将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的比重:到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6600万千瓦以上,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要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发电,全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稳步有序开展海上光伏建设,加快推进“光伏+”综合利用。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努力和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创新。 天合光能作为江苏省内的龙头光伏企业,始终将创新作为公司发展战略之首。设立在其总部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首批获得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光伏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合光能还积极承担国家科研项目,多次创造和刷新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的世界纪录,先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国专利优秀奖”,两次荣获江苏省知识产权局颁发的“江苏省专利金奖”。天合光能深耕光伏行业25年,产品技术不断迭代,助力江苏、中国乃至全球清洁能源发展,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高发电量助力光伏产业化高效发展,210至尊组件发电量增益达2.5% 绿色发展、高效发展的背后是高价值产品的支撑。张映斌博士在会上就天合光能超高功率组件全球发电量实证研究作了详细分享。由国际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TÜV莱茵和CPVT中国国家光伏质检中心在全球不同纬度、不同气温和不同的辐照条件下进行的实证研究数据显示,210至尊组件实测发电量在高、中、低纬度均高于参考组件,单瓦发电增益在1.51%~2.5%。在不同的辐照条件下,210至尊组件显示出优异的低辐照性能。当辐照<1000W/㎡时,210组件较参考组件在各辐照段均有优势,发电量增益1.4%~2.24%。由于全球典型地区辐照强度<1000W/㎡的时长占比在90%~99%,因而,210组件的发电优势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都将得到充分发挥。 多年来,天合光能致力于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和高发电量的光伏组件产品在全球的应用,从而有效降低光伏发电度电成本,最终助推全球可再生能源结构的转型以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2020年下半年,天合光能率先实现210尺寸电池组件量产。此后不到2年时间,全球210尺寸组件出货超50GW,其中天合光能实现210尺寸组件出货超30GW。如今,210电池及600W+组件产能的占比仍在不断扩大,在PV 6.0时代到来之际,600W+超高功率组件成为行业主流已势不可挡。随着600W+超高功率组件产业化进程加速,整个行业也将更快向“双碳”目标行进。 持续领先,天合荣获领袖企业等多项大奖 在本次江苏光伏产业发展论坛上,天合光能还荣获2021年度“光伏组件技术突破奖”“光伏领袖企业奖”“民族品牌奖”和“整县推进优秀解决方案奖”4项大奖。2021年至今,天合光能已经连续4次、累计24次刷新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发明专利数量居光伏行业前列;公司与世界一流的研发和认证测试机构合作,成为全球太阳能行业的创新引领者和标准制定者;无论在技术研发还是出货量上,天合光能都已成为全球领袖企业和民族品牌;在国内整县推进政策下,天合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领先的技术优势,助力全国多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发展。 天合光能将始终以创新引领作为其核心驱动力量,推动超高功率组件产业化、全球化,以高价值产品推动全球绿色发展。
天合光能入选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荣居284位
日前,《财富》中国发布2022年500强排行榜,天合光能以444.8亿元营收登榜2022《财富》中国500强,排名第284位,较去年上升62位。 《财富》中国500强榜单考量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中国上市企业在过去一年的业绩和成就。该榜单由《财富》(中文版)与中金财富合作编制。 2021年天合光能实现营业总收入444.8亿,同比增长51.2%;实现归母净利润18.04亿,同比增长46.77%;每股收益为0.87元。天合光能致力成为全球光伏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变革,创建美好零碳新世界。据公开信息,2021年210组件出货骤增,全球累计出货高达26GW,其中天合光能累计出货210组件达16GW,在大尺寸电池组件企业中位列首位;2021年天合光能组件出货量高达24.8GW,全球排名第二。天合光能也是行业唯一连续第六次获评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全球最具融资价值组件品牌”的企业。与此同时,天合光能在彭博新能源财经2022年第二季度光伏市场展望报告中继续上榜第一梯队(Tier1),获评BNEF光伏组件一级制造商。天合光能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同时获得PV Tech可融资性AAA评级和BNEF Tier1评级的组件品牌。 2020年6月10日,天合光能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为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涵盖光伏产品、光伏系统以及智慧能源的光伏企业。天合光能以创新引领作为第一发展战略和核心驱动力量,搭建全面领先的科创体系。设立在天合光能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首批获得科技部认定的光伏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建设“天合光能-数字能源研究院”,这将与 “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产生联动,引领创新,构建“高校-科研-产业-金融”融通的先进能源技术产业创新和创业一体化平台。公司与世界一流的研发和认证测试机构合作,搭建了以海内外优秀科研人员为骨干的技术创新队伍,引领中国光伏企业开启了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先河,成为全球太阳能行业的创新引领者和标准制定者,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光伏行业第一。至今,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方面先后24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 2018年,天合光能斩获中国工业大奖,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光伏企业。天合光能注重在安全生产、环境友好、员工健康方面的投入,在全球太阳能制造商产品安全评比中,综合排名位列前三,在欧洲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EcoVadis的全球性企业社会责任(CSR)评估中连续两次荣获金奖。天合光能率先打造能源物联网品牌,联合国内外优势企业及科研院所,成立天合能源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和新能源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搭建新能源物联网领域研究的开放性创新平台,与众多合作伙伴共建能源物联网生态圈,致力于成为全球智慧能源领域的引领者。 2019年,天合光能获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认定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依托一室两中心(光伏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新能源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公司加大业务研发投入,提升拓宽创新平台的高度和广度,吸引更多高端人才。 2021年,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天合光能“高效低成本晶硅太阳能电池表界面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这是中国光伏技术领域首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2022年2月,天合光能入选路透社评选的《全球能源转型TOP100创新者》名单,这是中国唯一一家入选该名单的企业,同时也是亚太地区为数不多的入选企业之一。同月,天合光能在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21年评价结果的通知》中获评优秀,进入全国20强,跃居江苏省首位,亦位列本次参评光伏发电企业首位。3月,天合光能Vertex S系列产品成功斩获具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国际工业设计大奖——Red Dot红点奖。
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共证600W+发电量全球优势,天合光能荣获践行双碳目标创新企业奖!
7月12日,由中国改革报《能源发展》周刊、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举行,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能源跨国企业、央国企等重点部门及企业的专家代表共同探索“双碳”路径。 天合光能作为光伏业领军企业受邀出席。天合光能全球产品战略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博士向与会专家深度剖析了600W+超高功率组件发电量优势及全球应用进展。会上,天合光能还荣获“2021年度践行双碳目标创新企业奖”。 全球发电量实证:高、中、低纬度、不同气候条件下,210至尊组件发电全面领先 张映斌博士在大会上分享,经过国际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TÜV莱茵和CPVT中国国家光伏质检中心在全球不同纬度、不同气温和不同的辐照条件下进行的实证研究,210至尊组件实测发电量在高、中、低纬度均高于参考组件,单瓦发电增益在1.51%~2.5%。 在以德国科隆为代表的高纬度地区,冬季的测试数据显示,210至尊660W单面组件单瓦发电量高于参考组件2.1%;在以中国银川为代表的中纬度地区,550W单面组件已完成一年的户外实测,单瓦发电量高于参考组件1.51%,而660W单面组件开始测试时间稍晚,测试期以冬/春季为主,低辐照占比较高,单瓦发电量高于参考组件2.5%(同期550W单面组件单瓦发电量增益亦高于相同参考组件约2.1%);以中国海南为代表的低纬度地区在春季的测试数据显示,660W单面组件单瓦发电量高于参考组件1.6%。目前各项目地全年的发电量数据还在持续收集中。 经过全球实证数据深度分析发现,在辐照强度<1000W/㎡时,210组件发电性能较参考组件均有优势,且在辐照强度更低的区间,增益更加显著。当辐照在800W-1000W/㎡, 210组件单瓦发电量增益较参考组件高出约0.83%。当辐照<800W/㎡时, 210组件较参考组件在各辐照段增发达1.4~2.24%。 纵观全球辐照资源,不同纬度地区的总辐照不同,各辐照段时长占比也有所不同。在全球典型地区,如下图所示,辐照强度<1000W/㎡的时长占比在90~99%, 210组件的发电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对不同地区进行整年度的发电增益拟合测算,结果显示210至尊组件发电在各地区均有优势,且辐照强度<1000W/㎡占比较高的地区优势更加明显。即便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全年累计总辐照高的地区,高辐照(>1000W/㎡)的时长占比也仅仅只有10.65%,整年度拟合单瓦发电量增益仍达1.33%。 PV 6.0时代到来,600W+组件发电量优势加速超高功率组件全球应用趋势 全球致力碳中和的背景下,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结构已然成为能源转型的天下大势。太阳能作为获取难度相对更低的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强大助推器。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估算,预计到2050年,全球太阳能发电能力将达到8519GW。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及高发电量的光伏组件产品的应用,是降低光伏发电度电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 天合光能210至尊670W至尊组件具备高功率、高效率和低电压的特征,既能提高组件功率,又能提高光伏系统侧组串功率,并且经国际权威测算机构评估,该系列组件能降低度电成本1.9~4.1%,将以优异的可靠性、可融资性及系统兼容性为全球光伏应用做好充足准备,助力我国及全球碳中和进程。 张映斌博士表示,PV 6.0的时代已然到来,600W+超高功率组件也正在成为行业主流。自2020年下半年天合光能率先实现210尺寸电池组件量产以来,不到2年时间全球210尺寸组件出货已超50GW,其中天合光能实现210尺寸组件出货超30GW,全球领先。当前,210电池及600W+组件产能的占比迅速扩大,根据PV infoLink预测,2022年210尺寸电池及组件产能分别将达到295GW和312GW,随着行业生态的完善和成熟,其主导市场的趋势将愈加明显。 以创新助力双碳,天合光能获“年度践行双碳目标创新企业”大奖! 在当天的论坛上,天合光能还荣获“2021年度践行双碳目标创新企业奖”。此前,天合光能入选路透社评选的《全球能源转型TOP100创新者》名单,是中国唯一一家入选该名单的企业,同时也是亚太地区为数不多的入选企业之一。此次再度获得“践行双碳目标创新企业”奖,更是对其在双碳目标征程上的又一次认可。 天合光能积极呼吁社会各界使用清洁能源的同时,也致力于持续提升其产品可靠性。迄今为止,天合光能210至尊全系列组件已获得包含BNEF、PV TECH、PVEL、RETC等多家权威第三方机构的认可。未来,天合光能将坚持开放创新,践行“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使命,用前沿的技术和可靠的产品,携手社会各界,共同为碳中和的未来作出贡献。
全国首个!山地高速路旁,天合光能至尊670W组件+跟踪支架让弃土场变废为宝
日前,天合光能携手蜀道集团蜀兴智能公司,在攀枝花一段高速公路旁,打造全国首个弃土场”智慧跟踪光伏系统+高标准农田建设“复合利用试点——攀大高速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并网发电! 在中国川滇交界的群山峻岭中,一条条高速公路连接了攀枝花和全世界。在攀枝花中坝高速收费站旁,一片由光伏板汇成的蔚蓝海洋开荒辟壤。与盘山公路交相辉映,这便是天合光能与蜀道集团蜀兴智能公司携手打造的攀大高速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 攀大高速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采用的是天合光能210至尊670W系列超高功率组件,兼具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及高发电量等多种优势于一体,完美适用山地、平地、水上等不同应用场景、地理环境,更有效降低电站系统成本,提升系统效率,保障项目收益。项目配套高稳定性高精准度的天合开拓者1P跟踪支架,每套支架可安装组件多达120块,有效降低了项目度电成本,提高项目整体收益,在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同时兼顾现代农业作业空间需求,通过智能跟踪系统,使得发电量增益10%~15%,显著提高了系统经济性。 在团队的高效作业下,2022年6月,该项目与攀枝花市电网并网,将为攀大高速部分管理与建设用能供电,让攀大高速片区实现从传统购电到绿能自发的升级,顺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大政方针,是我国光伏与高速互补的一次重要示范。 在现阶段,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规模日益增长,在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周边的弃土场数量更多,对于沿线的环境的影响很大。如何做好弃土场的修复与综合利用是高速公路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次攀大高速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位于中坝收费站附近的弃土场,项目团队与路桥城乡共同打造全国首个弃土场”智慧跟踪光伏系统+高标准农田建设“复合利用试点。在满足高标准农田对水源、机械化、土壤三方面细致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智慧跟踪光伏系统供电通讯的优势打造智慧农业物联网,高效低成本布设传感设备,数字化赋能传统农业,推动农业大数据应用。 每一缕光,都能发一丝电,作为零碳世界的先驱者,天合光能在长达25年的探索中,不断研发突破,坚持为客户带来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创造价值,持续推动光伏技术创新研究和产业化,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己任,助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新型能源体系的加快构建,为 “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目标积极贡献“天合”力量。
天合光能成功中标马来西亚50MW漂浮电站项目
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宣布,在由马来西亚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提供商Sarawak Energy Berhad发起的招标中,成功中标位于砂拉越州(Sarawak)单体50MWac(71MWdc)漂浮电站项目。该项目将是砂拉越州第一个大规模漂浮电站项目。 该项目将建在砂拉越州Batang Ai水电站的191.12公顷水面上,产生的绿色电力将有助于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砂拉越州能源系统中的占比。 本项目拟将N型双面高效光伏组件与组串式逆变器方案配套使用,提高系统性能效率,降低项目的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除漂浮电站系统外,天合光能的工作范围还包括中压电力系统的组装、高压变电站的升压以及运维服务。该项目的一个亮点是将现有的水电站与漂浮电站系统相结合,这种混合系统的好处包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总体能源产出,同时使用相同的电网基础设施,是通过混合可再生技术和优化电网连接创造更多价值的典型案例。 天合光能在中国安徽省开发的170MW漂浮电站项目(供参考) 天合光能海外电站事业部总裁眭琳晖先生表示:“我们很期待与Sarawak Energy Berhad在这个重要项目上进行合作,砂拉越州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已经走在了马来西亚的前列,我们很高兴进一步助力砂拉越州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从项目开发到提供运营和维护服务,天合光能致力于帮助马来西亚加快绿色能源转型。我们将继续加强我们在马来西亚的业务布局,通过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为马来西亚能源系统的减碳做出更多贡献。” 自 2016 年以来,马来西亚启动了多项Large-Scale Solar (LSS) 招标计划,并授予总计 2.4GW 的光伏项目容量。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召开后,马来西亚计划在 2025 年和 2035 年将可再生能源在其发电组合中的份额分别提高到 31% 和 40%。 关于天合光能海外电站事业部(“ISBU”)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光能在全球范围内生产及提供光伏产品、光伏电站项目和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我们的光伏电站业务包括项目开发、融资、EPC、运维和资产管理,为电站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天合光能在全球范围内的累计并网量已经超过 5.5吉瓦。 天合光能海外电站事业部(“ISBU”)致力于国际市场的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业务。凭借全球性的项目开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融资解决方案,最佳项目机会,以及高度专业并且全面的项目业绩等核心能力,ISBU 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电站项目开发和管理商,业务开展范围超过 15 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但不限于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希腊、西班牙、日本、哥伦比亚、墨西哥、智利、秘鲁、澳大利亚、越南、柬埔寨、韩国等。
从高能耗到清洁能源电力转型的行业典范,麦田中的阳光工厂年均生产绿电108万度
风吹麦浪,阳光正好,近日河北百缝制线有限公司规划两期总计4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登上屋顶。其中,项目一期1MW已经正式并网,项目全部采用天合光能至尊600W高功率组件。预计一期项目并网后25年发电量为2,708万度电,年平均发电量为108万度电。年平均节省标准煤308吨,减少二氧化碳842吨,相当于每年植树造林46,813棵,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双碳目标下,今年以来全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一直维持高速的增长态势。得益于600W+的高功率、高效率以及更低度电成本优势,不少传统制造业公司得以实现从应用传统能源到绿色清洁能源的转型升级。 河北省·邯郸市 百缝制线股份有限公司天合至尊600W分布式项目 目前,一期项目运行稳定。对于纺织企业而言,白天是用电高峰也是组件发电高峰,可以基本实现“随发随用”,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能源压力。说起天合至尊600W+高功率组件,业主忍不住竖起大拇指。项目二期3MW计划也正在积极筹备中,企业真正实现“零碳智造”指日可待。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的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纺织业一直是电能消耗最高的行业之一。企业在承担高额用电成本的同时,也承担了低碳减排的社会责任。而600W+的出现,给纺织行业的能源困境提供了一个“高性价比”的零碳解决方案。以本项目为例,天合光能600W+光伏发电项目的投入使用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的用电压力。通过专业设计师的现场勘查及比对得出,使用600W+高功率大组件不仅可以最大化发电效率,还能够为企业极大地节省安装成本。因项目均采用210尺寸至尊600W超高功率组件,不仅大大缩短了整体安装工期,还有效节省了运输与人工费成本,帮助客户在初始投资阶段就省下了费用。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低碳、绿色将成为我国纺织行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的根本发展原则之一,也是全社会、系统性的工程。600W+的应用大大推动了纺织行业从传统供电到清洁能源替换的先进升级,加快了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随着能源变革的加速,600W+超高功率组件的系统价值将在节能降碳领域愈发闪耀。在未来,凭借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低的系统造价,超高功率组件必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成为全球光伏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央视报道!天合光能至尊670W系列组件助力中国石油首个水面光伏项目建设
央视7月5日报道,中国石油首个水面光伏项目——大庆油田星火水面光伏示范工程并网发电,标志着大庆油田新能源业务并入主业发展全面提速。 据悉,该项目利用两个水面,建设用地40万平方米,装机规模18.73兆瓦,全部采用天合光能至尊670W系列超高功率组件,年均发电275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项目从立项完成到建成投产,仅用4个多月时间,实现了高效如期投产。 至尊670W系列组件全容量交付中国石油首个水面光伏项目 先进的至尊600W+系列组件不仅延续了210系列无损切割、高密度封装等高精技术工艺,更兼具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及高发电量等多种优势于一体,可以有效降低大型电站系统成本、提升系统效率、保障项目收益,深受全球客户青睐,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场景的项目之中。 纵观全行业,600W+超高功率组件已蔚然成风,成为全球组件企业的标配。据集邦咨询2022年二季度最新报告显示,约23家组件企业迈入600W+行列,超高功率光伏产品凭借其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与高收益优势迎来迅猛发展。 今年以来,天合光能210组件出货量持续攀升。伴随着各种技术的叠加精进,210组件尤其是600W+超高功率组件,将为行业增效降本打开新思路,为风光大基地等多应用场景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加速全球脱碳进程,尽早实现“净零”排放。
从沙漠到沿海,跟踪支架如何应对多场景挑战?
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双碳目标下,大型风光基地开始在政策引导下大规模、有序开发建设,这一举措不仅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优质的绿色电力支撑,推动绿色低碳能源转型,还能够促进新能源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与以往不同的是,新的大基地项目在项目用地上,除了沙漠、戈壁、荒地外,各省份根据自己的特点,规划出符合更适合当地情况的滩涂、近海、采煤沉陷区、废弃矿坑、盐碱地等光伏项目。 新的光伏开发趋势有利于保护优质土地资源,另一方面,更为艰难的地理环境给光伏项目开发商和设备厂家提出了更严苛的挑战。 7月7日,天合跟踪中国及拉美区售前技术负责人蔡叶超在光伏们主办的《光伏大基地项目规划与设计研讨会》上做了主题演讲,介绍跟踪支架对于不同大基地新场景下的适配性,并重点分享了内蒙古典型沙漠场景和山东典型沿海场景下跟踪支架解决方案和系统价值。 典型沙漠场景:防沙+智能运维是关键 典型沙漠场景的扬沙环境,当风速大于5m/s时就能把细沙吹起,形成沙暴、扬沙和浮尘天气;沙尘落于组件表面严重影响组件的发电量,落于支架轴承等连接件上影响正常运转。同时沙漠地区环境恶劣运维人员无法长期驻扎,常规的人工目检运维无法实现,实现自动清洁、远程监控的运维系统对沙漠场景光伏电站的高效运营非常重要。 沙尘、智能运维解决方案,提升1.83% IRR 鉴于该环境,蔡叶超分享了开拓者1P跟踪支架 + 天合智慧云 + 清洗机器人的解决方案。开拓者1P具有天合创新轴承漏沙设计,及IP65完全防止粉尘进入等级,确保支架在沙漠气候全生命周期的性能;天合智慧云具有远程监控、故障定位、智能诊断和提前报警等功能,真正实现远程运维。 通过实证案例的经济性测算,综合考量沙漠环境跟踪系统的应用相较于固定支架的成本与发电量差异,可得出沙漠环境下使用跟踪系统可提升IRR 1.83%,综合全生命周期降低LCOE 0.02元/Kwh。 典型沿海场景:需克服高腐蚀环境、土质松软等问题 海水中高盐、富氧等是导致其高腐蚀性的重要因素,波、浪、潮、流产生的低频往复应力和冲击力,再加上海洋微生物、附着生物及它们的代谢产物等都对腐蚀过程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加速作用。在这种环境下保证光伏项目的25年运营,对光伏设备的耐腐蚀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同时,沙地的土质较为松软,进一步增加了打桩的难度;而沿海地形通常有坡度,早晚会有前后排遮挡的问题。 耐腐蚀、减少打桩,智能算法提升0.76% IRR 该环境下,开拓者2P + 智能控制系统是更为理想的解决方案。开拓者2P单套支架使用立柱更少,C4-C5防腐等级可适应沿海高腐蚀环境;智能控制系统通过逆跟踪算法,可减少坡度地形带来的遮挡发电损失。 在沿海环境下,综合考虑跟踪系统的应用相较于固定支架的成本与发电量差异,可得出沿海环境下使用跟踪系统可提升IRR 0.76%,综合全生命周期降低LCOE 0.01元/Kwh。 不止于沙漠及沿海地区,天合跟踪同时结合集团在组件、储能的技术和经验,积极探索更多大基地场景定制化的跟踪解决方案,为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大基地的新发展保驾护航。
中标日本中部电力需求侧响应(DER)储能项目,天合光能斩获海外分布式储能订单
近日,天合光能在中标日本中部电力需求侧响应(DER)储能项目之后,完成了首批分布式储能设备交付,启动DER设备调试。 2022年5月,天合储能(日本)株式会社收到日本客户通知,中标“日本中部电力需求侧响应(DER)项目分布式储能设备采购标”,同月双方正式签署采购合同。此次中标是日本市场对天合“开拓海外分布式储能市场战略”的充分肯定。 面对“零碳排放”的国家发展战略,日本政产学研各界对分布式光储系统寄予厚望,持续推出各项支持政策及补贴措施 2022年2月,作为“新能源普及与灾害应对设施建设相结合”的成功示范,日本木更津市政府采用天合分布式光储解决方案,在7个灾害应对设施点安装了近100套天合光储系统,惠及民生。 同年3月16日至18日期间,天合光能在2022东京国际太阳能光伏能源展览会上隆重推出分布式光储解决方案,获得业界广泛关注。天合分布式光储解决方案采用210至尊系列组件搭配天合为日本市场定制开发的多款分布式储能电池,吸引大量观展日本民众驻足参观拍照、人气火爆。 2021年11月,日本大阪世博会组办方采用天合分布式光储解决方案,在日本大阪湾推出“零碳码头”分布式光储示范项目,为日本即将举办的2025年大阪世博会增光添彩。 2020年7月,天合分布式家储电池通过苛刻验证测试、获得日本最权威机构JET认证证书,成为首家荣获JET认证、登录日本政府补贴目录的中国品牌家储电池。2022年3月,天合分布式商用储能电池系统再度荣获JET认证,继续引领中国品牌开拓日本分布式储能市场。 关于JET 日本电气安全环境研究院(简称JET)创建于1963年, 既是日本政府指定授权的第三方检测认证发证机构,也是日本电力公司唯一指定的评估机构。 业务范围涵盖新能源产品,机器人,电子电气,医疗等产品的检测认证服务。JET 认证在日本具有最高市场认可度,无论在普通民众,还是经营企业, 乃至各级别政府间都备受信赖。储能电池的JET证书是中国储能产品开拓日本市场所必需的重要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