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工商业光伏新增装机52.8GW,同比增长104%。终端市场火爆增长,激发全生态链价值成为必然。天合光能以客户为中心,打造经销商一站式尊享体验平台——至尊堂,联动行业顶尖光储资源,为上下游合作伙伴持续赋能,共同助力分布式光储市场高效发展。 阳春三月,“龙”重登场!3月18日,“聚焦700W+上屋顶 赋能工商业光储——至尊堂中国行·合肥站”将于霸都合肥隆重举行。天合光能将携手长三角地区及周边伙伴同心聚力,整合创新,赋能生态链高效发展。 扫码报名活动 此次“至尊堂中国行·合肥站”活动邀请了光储行业协会专家、生态链合作企业、光伏行业媒体、投融资企业以及来自安徽及周边省份的光储投资商、光储EPC企业、经销商,光储同仁共聚一堂,就当下工商业光储最新发展趋势及产品方案进行深入探讨。 作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光伏产业也在飞速发展。2023年安徽新增光伏装机量10.69GW,工商业光伏新增装机量3.85GW,截至2023年底安徽工商业光伏累计装机量9.68GW,位列全国第五(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安徽省政府还不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相关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助力分布式快速落地。随着上游产业链逐渐成熟,以及下游需求加速释放,安徽工商业光储将迈上新的台阶。 2023年,至尊堂在南京正式发布后,已经走过上海、深圳、成都、宁波、东莞、北京6座城市,多次引爆当地工商业光储市场。至尊堂中国行从华东走向华南,再从华西走向华北,为每个区域客户呈上本地化的特征分析,以新一代光储系统为分布式提供多场景解决方案,搭建工商业沟通桥梁,持续赋能分布式生态链。 2024年,在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合肥,至尊堂中国行再次起航! 作为天合光能为经销商与合作伙伴量身定制的数字化、全方位的营销自动化平台,至尊堂以六大模块、海量资讯、共享全球的数字化营销平台,打造共享社群;以专业链接专业,强强联合,将品牌力渗透到终端客户;塑造专业KOL影响力,共同开拓商业共赢之路。 聚焦700W+上屋顶,加速光储融合趋势!天合光能将携领先的光储产品、工商业全场景解决方案,赋能工商业蓝海,为长三角地区工商业光储行业创造更大价值,期待您的莅临!
Author Archives: raywang
光伏美学风向标 | 德国别墅“美颜记”:至尊N型小金刚,引领屋顶黑色美学升级
睿见“芯”未来 寻找最优解 | 天合储能闪耀2024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引领储能新时代!
春意浓,万物兴荣。3月10日,2024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及展览会在杭州召开,天合储能携自研的天合芯、新一代柔性液冷电池舱Elementa 2和工商业储能系统Potentia 蓝海等全系列储能产品重磅亮相。在储能产品新旧交替、大浪淘沙、快速更迭的当下,如何找到储能系统的最优解?天合储能从天合矩阵、天合思考和天合方案展开,以不断创新的储能系统及解决方案高度满足客户价值。 天合光能作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引领者,位列2023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TOP2,天合储能位列BNEF全球储能产品及系统集成商可融资性TOP5,深耕全球市场与渠道建设,构建了以产品(Product)、系统集成(Integration)、交付与服务(Service)、品牌(Brand)与可融资性(Bankability)为核心的B²ISP能力循环体系,五大能力循环往复、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由于电芯成本约占整个储能系统成本的6成,因此使用自产电芯更具成本优势,作为有“芯”的储能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储能从20英尺5MWh储能系统出发聚焦电芯,控制成本、严苛质量、创新方案。 向“芯”思考 “柔性”Elementa 2满足客户多重需求 大会开幕式,天合储能先进储能产品研究院院长杨凯博士在其《储能系统最优解的探索》主题报告中指出:在产品快速更新迭代的行业竞争环境下,电芯从300Ah+发展到500Ah+甚至更高容量,但储能电芯容量也并非越大越好。电芯“微笑曲线”表明,理论上电芯的研发水平与制造工艺将会决定一颗完美电芯的“上限”,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兼顾电芯容量与其综合成本,即在曲线的最低点可实现电芯的最优解。一方面要突破理论上限,天合储能从电池舱出发致力于高度满足客户需求,从“芯”理论到新实践,思考与其最优匹配的电芯及系统解决方案,不断向电池舱容量理论上限靠近,不断追求极致设计。另一方面,要突破思想上限,多维度多方面不断改变现有的固话模型,探索无pack与无空调的技术可行性。 当下天合储能5MWh新一代柔性电池舱Elementa 2,搭载自研314Ah天合芯,在标准的20英尺集装箱下实现成本和系统容量的高度平衡,可匹配集中式、集散式、组串式等多种交直流耦合方案,以“不变”回应客户多重需求,创造高效客户价值。 光储融合 Potentia蓝海智储领航 天合光能新一代工商业智慧储能一体柜Potentia蓝海,搭载全栈自研A+电芯(RTE≥95%),创研“电芯-PACK-系统”多层级安全设计,基于高循环、长寿命、优成本的产品特性,同时搭配天合至尊N型系列组件,一体化供应,满足全场景分布式光储应用需求。凭借全栈自研的建设能力及成熟稳定的交付能力,构筑灵活降本优势。立足安全、收益、运维三大用户痛点,适配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多变市场,在15年产品预计生命周期内,同市场主流产品相比可提高50%以上经济收益,助力工商业光储高效发展。 天合储能凭借全栈自研的建设能力及成熟稳定的交付能力,实现大储、工商储和户用储能全场景覆盖。未来天合光能也将持续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赋能用户更高价值收益,为全球客户提供多元场景解决方案与全生命周期服务,为美好零碳新世界积极贡献天合力量!
一图读懂全国“两会”高纪凡建言
央视《焦点访谈》再度关注天合光能,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昨日,央视继《新闻联播》报道天合光能之后,《焦点访谈》栏目再度关注,推出“跟着总书记上两会”系列报道,聚焦光伏产业技术创新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美丽中国的建设,不仅要靠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也要靠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联组会上,总书记强调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贡献,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而发展新能源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 “从技术、市场、设备三头在外,到如今市场规模、技术水平、生产制造、产业链完善程度全部全球第一,领跑世界。”在3月5日首场代表通道,全国人大代表、光伏科学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结合企业发展情况分享了光伏行业对绿色发展发挥的作用。截至2023年年底,天合光能光伏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超190GW+,相当于8.3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量,约等于在全球种了140亿棵树。 1997年,高纪凡开始在光伏这个绿色能源赛道进行创业。2002年,天合光能响应国家西部无电乡通电工程光伏电站建设,到西藏建设独立光伏电站为当地百姓送电。那里发生的故事,至今让高纪凡印象深刻:“当我们把光伏电站闸推上去通电的时候,一下子整个村庄都亮了起来,一个藏族小姑娘第一次看到电灯的时候,那种惊喜兴奋的眼神让我终生难忘。” 近十年来,我国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光伏行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高纪凡指出,发展光伏等新能源不仅对中国,实际上对全球都有着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可以少走一个先发展传统能源、再来进行转型的这么一条路。” 目前,全球都处在低碳的发展轨道上, 电、锂、光也成为了全球发展的新趋势,中国光伏产业连续16年排名第一。截至2023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16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比例为51.9%,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6亿千瓦,风电装机容量突破4亿千瓦。 天合光能以创新引领作为第一发展战略和核心驱动力量,充分发挥科技型骨干链主企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搭建全面领先的科创体系,构建行业发展新生态,让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设立在天合光能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首批获得科技部认定的光伏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公司搭建了以海内外优秀科研人员为骨干的技术创新队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持续居中国光储行业领先地位。至今,天合光能在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方面先后25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
权威认证 | 天合光能获得BSI颁发的ISO 37301合规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3月7日,国际认证机构BSI授予天合光能ISO 37301:2021合规管理国际标准认证证书,天合光能常务副总裁高纪庆、集团风控兼ESG管理负责人吴肖及其他相关部门领导人、BSI全球高级财务业务合伙人Amit Jethwa及其专业团队出席颁证仪式。本次认证,是对天合光能合规管理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的检验,也是天合光能高质量发展、引领行业标杆企业的体现。 高纪庆强调,天合光能要以获得贯标认证为契机,持续对标国际标准,助力公司推进全球化运营战略。天合光能从全球销售转变为全球运营,深化全球的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具有着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需要将国际合规标准要求植入公司运营各相关领域,将合规管理与公司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各海外公司要按当地本土化公司的合规要求建设和运营。此外,我们积极在公司内部乃至合作伙伴中宣传合规文化,使之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行为准则。可见这不仅是天合光能全面强化合规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其实现全球化合规经营、迈向新发展阶段的迫切需求。 吴肖表示,合规管理没有终点,获得SO 37301:2021证书是对于天合光能过往管理体系的高度肯定,持续推进合规管理在各专项领域中做得更深入更扎实才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关键所在。未来天合光能将积极寻求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制定,在低碳及绿色供应链、合规可持续发展领域,在中国乃至全球光伏行业高标准管理上引领优秀实践。 Amit Jethwa对天合光能成功通过认证表示祝贺,对天合光能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BSI与天合光能多年的合作不仅仅是基于商务,更是建立在深厚的信任之上。作为长期合作伙伴,BSI将持续为天合光能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治理完善、合规经营、稳健发展、创造价值是天合光能始终秉持的合规方针和文化。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全球化经营的过程中,合规管理体系能力建设和持续提升是企业核心能力之一,获得ISO 37301合规管理体系认证,是天合光能践行全球监管机构、商业合作伙伴合规管理能力要求的有力彰显。作为全球领先的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领先企业,天合光能合规管理体系将继续为企业稳健前行、实现全球化运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驾护航。 ISO 37301:2021《合规管理体系-要求与实施指南》是ISO于2021年4月发布的国际标准,为各类组织提高自身的合规管理能力提供系统化方法,它采用PDCA理念完整覆盖了合规管理体系建设、运行、维护和改进的全流程,基于合规治理原则为组织建立并运行合规管理体系、传播积极的合规文化提供了整套框架要求和实施指南。该标准由ISO组织超过75%的会员包括中国和英国投票通过,具有国际通用性,适用于所有规模的组织治理。
实力认证!天合光能荣获“光伏百强”优秀光伏智能运维企业奖项
2024年3月7日-9日,以“融合创新 引领变革 碳索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江苏)国际新型光伏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常州天合智慧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智慧能源)凭借过硬的电站运维服务实力以及突出的运维业绩,荣获2023领跑中国可再生能源“光伏百强”优秀光伏智能运维企业奖项。 本次大会由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主办,届时还将举办领跑中国可再生能源“光伏百强”颁奖典礼,共探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商行业前景与未来,共同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光伏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天合光能下属子公司,天合智慧能源长期深耕光伏电站领域,凭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业务模式,已形成独特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依托强大的品牌优势、成熟的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经验,天合智慧能源搭建了完善的运维体系,具备电站全周期智慧能源管理能力,提供了光伏电站远程集控智能运维平台,实现了光伏电站大数据采集、智能化故障诊断、运维管理全周期的智慧能源管理,为电站提供全生命周期运维服务。 天合智慧能源可承接农光、渔光、牧光、荒山、滩涂、沙漠等多种不同应用场景的运维项目,积极与诸多大型国企、央企、民企等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不断探索并优化业务模式,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秉持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理念,通过全方位智能化运维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维成本,保障业主收益最大化。 本次“光伏百强”评选活动,既是对天合智慧能源在光伏电站开发和运维服务领域杰出表现的肯定,也是对其在行业中领导地位和卓越成就的认可。 共迎机遇、绿建未来。未来,天合智慧能源将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以合作开放的态度汇聚各方力量,积极应对挑战,锚定“双碳”目标,为高质量电站保驾护航。
“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两会上的这些话题,天合光能一直在践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女同胞致以节日祝贺和美好祝福。 天合光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推进绿色发展、关怀女性员工,在ESG领域多次获得殊荣,在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积极建言献策,争当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路者。 “你们这个实验室设在什么地方?”听闻高纪凡还担任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总书记感兴趣地问。“在常州和上海都有,我们是企业和大学联合建设,打通基础研究、前沿研究、应用研究。”高纪凡回答……这段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听取高纪凡代表发言时的一段对话,彰显了总书记对加强基础研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心,同时,也体现了天合光能以创新引领作为第一发展战略和核心驱动力量,正如高纪凡在首场代表通道发言时表示,由于长期研发投入,天合光能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球行业领先地位,25次创造世界纪录,晶体硅电池技术全球领先。“现在我们正在加速抢占钙钛矿叠层电池等技术制高点,作为头部企业,我们努力做到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获得中国光伏行业首个工业大奖和首个国家技术发明奖。”高纪凡在当选实验室主任时提出,要聚焦面向光伏的基础性研究、前沿性研究和专题研究,引领未来光伏科学技术领先;要解决人才双向打通机制,积极规划开放性研究,打造全球性的研发平台;要站在国家和行业层面构建引领性和权威性平台,服务于全行业。同时高纪凡也就总书记关心的“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等事宜积极建言献策,希望发挥龙头企业产业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在环境、社会、公司治理领域,作为ESG先锋和可持续发展引领者,天合光能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制定并落实了从产品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到能源资源利用、废弃物管理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采取各种工艺对各工厂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积极助力国家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形成了“板上发电、板下牧羊”的生态图景,被时任青海省省长信长星誉为“光伏羊”……截至2023年年底,天合光能业务遍布170多个国家,光伏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超190GW,相当于8.3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量,约等于在全球种了140亿棵树。目前,210组件累计出货量超过100GW,居全球第一。 天合光能先后获得光伏行业全球首张UL及意大利EPD互认标志、光伏行业首家经权威机构认证的零碳工厂、2023年国家级绿色工厂、中国欧盟商会“脱碳领航者”大奖、“可持续披露准则先学伙伴”纪念牌、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TOP50、联合国契约组织UNGC优秀案例、福布斯中国创新企业ESG50榜单、“2023年度彭博绿金ESG 50”榜单并获评“年度受关注企业”、新华信用金兰杯ESG实践优秀案例、国内首部《企业ESG蓝皮书:中国企业环境、社会与治理报告(2023)》案例、PV Tech 2023最佳ESG表现光伏公司,成为唯一入选中国年度ESG卓越实践30强的光伏企业。 除了“E”(环境),在“S”(社会)方面,天合光能重视员工发展,提供多元化、平等的就业与发展机会,在人才引进、培养和提升等方面,不受性别、年龄等限制。公司关注并充分发掘女性员工的优势,给予女性员工在职场发展的空间和平台。近年来女性员工及女性管理者数量持续攀升,女性管理者增长率高于女性员工增长率,女性管理者增长率达到129%。在今年”三八“妇女节期间,天合工会关心关怀全体女职工,共发放节日关怀礼品近10000份,不断提升女职工幸福感、获得感。 “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使用以太阳能为主体的清洁能源势在必行,要走向碳中和,需要提升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电力能源体系中的比例,实现能源替代,并推动电力能源行业率先实现碳达峰,并逐渐走向碳减排,为2030年前全社会实现碳达峰贡献重要力量!”正如高纪凡所积极呼吁的,将可持续性发展视为价值驱动因素,逐步建立ESG管理体系、全球经营管理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全球各国多方共赢,构建全球共商共创共享的新型能源体系。
【新华社权威报道】“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侧记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侧记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朱基钗)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3月5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暖意浓浓。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 第二次参加“本团”审议,再次见到江苏团的代表们,总书记笑容满面:“去年我两次到江苏考察调研,看到江苏发展中有不少新亮点,老百姓生活幸福安康,感到很高兴。借此机会,向各位代表和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江苏广大干部群众致以诚挚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一直很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六到江苏,从擘画“强富美高”宏伟蓝图到勉励“走在前、做示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在对江苏寄予的厚望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首位。 最近几年,中国光伏产品表现亮眼,成为走俏海外的“新三样”之一。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代表,就是一名中国光伏行业的“追光者”。 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高纪凡讲述了天合光能咬定创新不放松、抢占光伏行业技术高点的故事。 “你们这个实验室设在什么地方?”听闻高纪凡还担任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总书记感兴趣地问。 “在常州和上海都有,我们是企业和大学联合建设,打通基础研究、前沿研究、应用研究。”高纪凡回答。 校企合作,产学研贯通,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路径。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阐释科技创新的意义,“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叮嘱:“当然,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江苏各地的情况也不一样,要因地制宜。” 一身干净利索的灰白工装,来自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的孙景南代表是一名巾帼电焊工。在她眼中,焊接更像是一门艺术,每一个焊缝都是一件艺术品。 30多年来,孙景南埋头精研焊接技术,从一名学徒逐渐成长为中国中车公司著名技能专家。 在发言中,孙景南谈到自己对大国工匠的理解:“‘匠’字就是在专业领域中对自己‘斤斤计较’一点,历经磨砺方能实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点头赞许:“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一穷二白,从无到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发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搞出一个独立自主的制造业基础。”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多少人的点滴奋斗,汇聚成历史巨变的洪流。 “这一想啊,真是无比自豪。就拿交通来说,现在我国汽车产销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是最好的,高速公路里程也是最长的,高铁走出去了,城市轨道交通也走出去了,轮船也走出去了,大飞机我们也造出来了,造船业的‘三大明珠’都造出来了……都是一步步往前走,不断地国产化,然后走在国际前头,并在不断突破。” 迎着孙景南的目光,习近平总书记说:“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工匠。光图纸设计得好还不行,最后要落实到焊工手里,没有世界顶级一流的水平,不可能做出最好的装备。所以,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这是顶梁柱,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去年,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文经济学”的重大命题;在江苏考察时,又赋予“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大使命。 从事文博事业30多年的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代表告诉习近平总书记,他们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把文博工作与文旅整合统一起来,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文与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2023年南京接待游客2亿多人次,全市博物馆就接待了3448万人次。 习近平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南京的博物馆还是很有看头的,六朝古都,还有后面的明代、清代,东西还是很多的。博物馆很重要,我从小就爱看博物馆,小时候北京的博物馆我差不多都看过了。”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里,承载的是历史记忆,传承的是绵长文脉。 习近平总书记有感而发:“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
最高阅读量破213万!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听取高纪凡等6位代表发言,引发全国数百家主流媒体刊发超1.5万篇报道关注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引发热议,高纪凡等代表就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中国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问题发言,引发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华日报等数百家主流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截至3月7日,传播稿件共计15770条,其中,中央级媒体发布稿件530条,省级媒体发布464条,地方媒体发布351条,最高阅读量超213万。 人民日报刊发报道《必须抢抓机遇 加大创新力度(我和总书记面对面)》,讲述了高纪凡的发言内容。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代表说。现场,高纪凡代表就推动中国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发言。“我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要成就世界领先的优势产业,除了掌握关键技术外,还需要整个产业链做大做强。”高纪凡代表说,通过发起成立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协同,推动形成共商共建的高质量发展行业新生态。 “总书记强调,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纪凡代表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光储技术的产业协同、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协同、中国与全球产业链的融合协同,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新华社《第1视点》《学习进行时》《新华全媒+》等多个品牌栏目刊发了一系列报道,通过通稿线路实现全网转发,数百家媒体转载报道,尤其在今日刊发的报道《“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侧记》中,生动地再现了高纪凡向总书记汇报的情景,充分展现了领袖的人民情怀,该篇报道迅速登上热搜,阅读量破150万,引起广泛关注。 “你们这个实验室设在什么地方?”听闻高纪凡还担任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总书记感兴趣地问。“在常州和上海都有,我们是企业和大学联合建设,打通基础研究、前沿研究、应用研究。”高纪凡回答。校企合作,产学研贯通,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路径。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阐释科技创新的意义,“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叮嘱:“当然,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江苏各地的情况也不一样,要因地制宜。”文章还指出,最近几年,中国光伏产品表现亮眼,成为走俏海外的“新三样”之一。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代表,就是一名中国光伏行业的“追光者”。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高纪凡讲述了天合光能咬定创新不放松、抢占光伏行业技术高点的故事。 央视新闻联播第一时间报道《习近平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对高纪凡等6位代表发言进行了关注。随后,央视、央广等多个平台从不同角度播发了多个报道,其中《时政新闻眼丨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为何强调“因地制宜”四个字?》阅读量超213万,报道中指出,高纪凡代表是一名光伏行业的科技创业者。当天上午,高纪凡代表在大会首场“代表通道”上讲述了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完成中国光伏行业第一项国际标准制定,将光伏组件的质量保证期从15年提到最高30年以上的故事。面对总书记,高纪凡重点介绍了中国光伏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光明网在《我和总书记面对面|必须抢抓机遇 加大创新力度》报道,大会现场,高纪凡代表就推动中国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发言。“我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要成就世界领先的优势产业,除了掌握关键技术外,还需要整个产业链做大做强。”高纪凡代表说,通过发起成立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协同,推动形成共商共建的高质量发展行业新生态。 除此之外,光明日报《和总书记面对面,来自江苏代表团的他们这样说》、新华日报刊发《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扬子晚报《面对总书记 他们在发言中说了些什么?》等多篇有影响力的报道,“新质生产力”“天合光能”一度成为热词,高纪凡表示:“我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要成为引领世界的优势产业,除了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外,还需要整个产业链都做大做强,才能走得高远,这也是我们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