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合光能携手巴西Facens大学共同揭幕了其首座创新培训中心。这是继马德里理工示范中心后,天合光能再一次与全球高校进行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此次合作得到了该校电气工程项目团队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Facens大学位于圣保罗卫星城市索罗卡巴,在UI GreenMetric国际排名中, 被评为巴西最具可持续性发展的私立高等学府。该校以工程与技术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是当地工程领域首所高等教育机构。此次双方共建的创新培训中心坐落于该校校园内,将为学生、专业人士及客户,提供集技术培训、应用研究和考察参观于一体的综合服务。 天合光能大力支持该中心建设,为其配置了一套由开拓者1P跟踪支架与至尊N型系列组件构成的先进光伏系统。在创新培训中心,安装商、集成商、EPC、开发商及工程师能接受各类线下技术课程,课程将注重实践操作与市场导向培训,助力他们掌握光伏行业主流设备及前沿技术应用。 对此,天合光能拉美及加勒比地区总裁Álvaro García Maltrás表示,天合光能致力于搭建产业与学术的桥梁,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本次将通过加强技术资质培训、深化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拓展巴西的光伏市场。 Facens大学校长Patrícia Klahr对此次合作也给予高度评价,她表示合作有助于培养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专业人才,助力环境保护与社会进步。项目协调员Heverton Bacca也补充,创新培训中心将为学生提供接触设备和运行数据的机会,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运用进实践中。 此次项目的圆满落成,不仅是天合光能全球产学研协同网络版图的关键战略拓展,更是其坚定不移践行企业人才赋能承诺的有力见证。通过搭建产业需求与学术资源的精准对接平台,天合光能正推进光伏领域实战型人才培养、加速前沿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亦为清洁能源转型输送核心动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Author Archives: zijian
面向新能源发展新时代 天合储能以精准创新实践引领储能新范式
2025年,储能行业进入巨变期。一方面,国内政策退坡、海外壁垒加剧,低价竞争仍在持续;另一方面,多场景需求加快释放,技术持续升级,行业仍处于快速演进中。7月1日,在杭州召开的2025第四届高工储能产业峰会上,天合储能副总裁冯玟生以《光储融合 场景驱动 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精准创新实践》为题发表演讲,深入阐述面向新能源发展新时代,天合储能系统性破局路径。 冯玟生指出,截止今年一季度,光伏风电装机量已历史性超过了火电,光伏风电的发电量也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22.5%。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电网消纳波动性可再生能源(VRE)四阶段划分标准,中国当前正处于第二阶段末,正向第三阶段迈进。在此阶段,风光发电的波动性已对电网形成显著冲击,除了需求侧管理外,需通过储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在新能源发展由“ 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快速转变,由”成本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的过程中。储能行业必须以场景为牵引,以技术为基础,实现从单一产品向整体解决方案的跃升。 围绕多样化应用需求,天合储能构建了覆盖多场景的系统级解决方案矩阵。一是以光储系统为核心,打造规模化、智能化的标准场景解决方案。二是围绕“光储融合”实现多样化零碳实践,推动解决方案从技术展示走向价值落地。天合储能深入研究“频率调节与辅助服务、能量时移、容量备份、智慧构网”等典型应用模式下对储能系统的差异化需求,于今年上半年重磅发布7MWh+交直协同系统解决方案,搭载 587Ah大电芯,循环次数可达15000次,支持首年零衰减,最高能量效率可达96%,实现从电芯、直流舱到AC侧能力全面升级,整体度电成本(LCOS)降低12.5%,大幅提高客户投资回报率。 依托全栈自研体系,天合储能进一步构建了涵盖电芯状态诊断、热失控预警、智能温控管理等在内的AI驱动故障监测系统,可实现运行参数实时监控与48小时风险预警。目前,天合储能服务运维网络已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7×24小时远程支持和本地化响应,为全球客户提供稳定、高效、长期可持续的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保障,助力产品实现20年以上稳定运行。 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天合储能将智能构网技术视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刚需基建”。结合全球交付场景,天合储能通过生态合作推动储能方案从“被动调节”向“主动构网”的跨越,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新的支撑范式。 站在储能产业升维重构的新起点上,天合储能正以技术创新力破局,以整体解决方案突围。从一体化产品到智能化系统,从工程交付到全生命周期服务,天合始终坚持客户导向,以更安全、更高效、更具经济性的解决方案,赋能全球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