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2025光伏市场发展论坛”上,天合光能重磅发布极端气候解决方案,面向冰雹、强风、暴雪等极端气候环境,最大化保护光伏电站资产安全,以更高的系统价值和更安心的交付服务赋能客户。 据天合光能战略、产品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博士介绍,天合光能极端气候解决方案以极御组件和智能跟踪双核驱动,高效防护频发的极端天气。极御组件玻璃厚度提升25%,抗能量冲击能力与传统同版型组件相比提升2.5倍。同时,创新边框设计强化组件载荷能力,进一步保障解决方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智能跟踪系统搭载行业首推的支架级智慧云,配备自主研发的控制器TCU与NCU,集成了多种极端气候保护策略,结合智慧云平台的监测数据,实现电站的智能自动防护,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可靠性领先,极端气候解决方案守护光伏电站资产安全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雹、强风、暴雪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影响范围广泛。根据为40个国家超100 GW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保险的GCube Insurance统计,2018年-2023年间,单由冰雹灾害导致的光伏资产索赔金额占比就高达54%。极端气候解决方案以更强的硬件结构设计、自动预警保护机制以及权威风险评估,守护光伏电站资产安全。极端气候解决方案正面最高可抗击直径55mm冰雹,在60°倾角保护下最高可抗击直径75mm冰雹。此外,解决方案提供短时冰雹气候预报,自动下达指令使得跟踪支架进入大角度保护姿态,无惧冰雹冲击。以冰雹灾害频发的美国德克萨斯州100MW光伏电站项目为例,冰雹灾害造成的年均光伏资产损失达469万美元,而使用极端气候解决方案,年均光伏资产损失可降低94%。 面对强风灾害,光伏资产需要具备更强的硬件结构设计和更敏捷的强风预警跟踪保护机制。在固定支架安装场景,极端气候解决方案通过双重紧固和三横梁安装设计,搭配极御组件高强结构创新设计,多重保障系统抗风能力,最高可承受+8000/-6000Pa风压,突破传统极限。在跟踪支架安装场景,天合跟踪支架搭配极御组件高强结构创新设计,机械载荷承载力达到+3600/-3000Pa,搭载的智慧云平台不仅实时风速监测,在触发保护风速时偏转到保护角度,更是采取分级保护策略,避险的同时最大化保障项目发电收益。 大雪灾害具有突发性强、持续时间长、积雪厚度大的特点,导致电站组件坍塌或者支架变形。面对暴雪灾害,光伏资产需要更强的硬件结构设计和更智能的除雪方案。在固定支架安装场景,极端气候解决方案最高可抵御2.2米不均匀雪载。在跟踪支架场景,极端气候解决方案智慧云平台实时监测雪厚信息,运维人员可一键除雪,有效避免雪载对组件、支架质量威胁,同时提升运维效率,避免因积雪遮挡导致的发电量损失,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多维价值支撑,度电成本再降2.84% 在减少光伏资产损失的同时,极端气候解决方案进一步降低项目BOS成本和度电成本,提升发电收益。得益于极御组件i-TOPCon Ultra更高功率、更高效率、更高双面率,优异的低辐照性能和可靠性表现,综合发电能力更高,早晚及阴天时,能获得更高的发电量。而天合跟踪搭载SuperTrack智能算法,相比传统天文算法,通过融合AI、大数据技术,不仅能提升高散射辐照气候条件下的发电量,还减少复杂地势下的遮挡发电损失,满足多种项目场景需求。 以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光伏电站项目为例,天合光能极端气候解决方案不仅有效应对当地频发的冰雹天气,还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和智能算法,为用户创造更高的价值——项目综合客户价值提升0.1652¥/W,度电成本降低2.84%。 权威认证,解决方案高效安装,安心交付 致力于成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天合光能卓越的可融资性获得了彭博新能源财经、PV Tech等海外权威机构的认可。天合光能的组件、支架产品通过了UL、DNV等第三方机构的可融资验证,获得了Kiwa PVEL、RETC、TÜV莱茵、TÜV南德、SGS、CGC等权威第三方机构的认证,为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提供有力背书。 此外,天合光能为客户提供覆盖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的安心、高效服务。极端气候解决方案创新应用支架工厂预安装与快速安装方案,提升安装效率和现场施工效率,如在采用压块安装方式时,可节工时省约28%。解决方案应用数字化智能监控平台,可以进行故障实时监测精准定位,售后及时维护保障无忧。此外,解决方案中组件和支架等核心部件都由天合光能提供,内部测试预先摸底,项目验证快速高效。统一的质保窗口,进一步提升售后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极端气候解决方案的发布,是天合光能沙戈荒大基地高价值产品解决方案后的又一场景化解决方案,也是天合光能向全面解决方案进行转型的扎实一步。未来,天合光能将继续以客户为中心,以场景为导向,以解决方案为引领,为新型电力系统变革和创建美好零碳新世界贡献天合力量。 欢迎莅临中国国际光伏创新应用展览会天合光能展台:A-008-2,一睹极端气候解决方案风采。
Category Archives: 新闻
本周,多家权威媒体点赞天合光能多维度引领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媒体一周看天合】
本周,新华社、证券时报、中国工业报、中国建筑报等权威媒体相继报道天合光能,高度肯定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为智能微电网与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建言献策,点赞天合光能达成全国首单ESG多指标挂钩贷款合作,在科技创新与全球化布局上实现行业领先,以全面解决方案不断向“价值创造”转型,推动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天合力量。截至目前,单篇阅读量最高已达58.1万。 新华网刊发《重构电站设计及投资收益逻辑,天合光能重磅发布大基地解决方案》,截至目前阅读量已达58.1万。 报道提到,天合光能是业内唯一一家提供组件+支架+储能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其TOPCon组件、支架和储能均已在沙戈荒大基地场景中有应用实例,得到了全球客户的高度认可。未来,天合光能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深耕光伏技术创新,以全面解决方案持续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天合力量。 证券时报刊发《响应上交所ESG指引 全国首单ESG多指标挂钩贷款业务落地》。 报道提到,在上交所指导下,天合光能与兴业银行签署了全国首单与ESG多项指标相挂钩的贷款利率优惠协议。双方在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人力资源发展、公司治理等维度达成共识,将天合光能ESG表现与贷款利率动态挂钩,预计可直接降低公司融资成本,让ESG绩效切实带来经济价值。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树立典范,也为全球能源转型中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ESG治理范式。 中国工业报刊发《全国人大代表高纪凡:大力发展智能微电网 优化新型储能招采规则》。 报道指出,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重点关注智能微电网与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呼吁应通过机制创新与技术突破,充分释放智能微电网的产业潜能。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和发挥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动智能微电网的发展,高纪凡还提出了包括推动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完善电价机制、优化备案并网程序、加大投融资支持、试点示范等五点建议。 中华建筑报刊发《技术引领 协同并进 中国光伏产业如何开辟“出海”坦途》。 报道提到,天合光能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高度重视国际化布局,产品销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天合光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拥有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先后30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并获得中国工业大奖和光伏领域首个中国科技发明奖。其至尊系列组件和开拓者1P跟踪支架一体化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西班牙瓦尔卡萨多光伏园项目,展现了卓越的产品性能。
清洁能源,为地球多献出一小时
零碳未来+数据中心|天合光能助力构建绿色算力新范式
3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消费比例需在80%基础上持续提升,并鼓励打造100%绿电消费的零碳园区。天合光能凭借其场景化的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正深度赋能数据中心绿色算力升级,推动行业构建”绿电直供+智能调控+生态协同”的新范式。目前,天合光能与中国联通联合打造的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微电网项目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成功打造国内“风光储充+算力负荷”深度协同的零碳园区示范工程。 政策驱动绿电价值重塑 数据中心迎来结构性机遇 《意见》通过强制消费机制将绿证与重点行业碳排放核算、产品碳足迹深度绑定,标志着绿电从“可选”走向“必选”。对数据中心而言,绿电消费比例要求与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强关联,使其能源结构优化成为核心竞争指标。 天合光能基于政策导向,精准锁定数据中心“高绿电占比、低用能成本、稳电力供应”的核心诉求,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三重突破:依托AI算法动态优化新能源配置,破解午间光伏消纳与晚峰保供的时空错配难题;构建智慧调度系统实现储能充放电策略与电价波动的实时匹配,提升绿电经济效益;建立微电网与主网的柔性连接机制,在保障供电可靠性的同时最大化绿电自主消纳。 技术闭环打造差异化价值 天合方案重构数据中心能源逻辑 天合光能能量管理平台集成风光储全景协同调控与负荷实时追踪,其多能互补优化能力覆盖全场景能源流。正在研发的下一代独创性微电网AI双向管控算法,创新融合风光发电曲线预测、电价波动及负荷特征等多维数据,实现“预测-决策-执行”全链路闭环智能,赋予数据中心能源系统智能决策能力。针对数据中心模块化、快速部署的需求,天合方案将采用预制化系统设计与云端协同控制技术,实现能源基建与算力扩容同步推进。依托“绿电直供+储能调峰+虚拟电厂”协同模式,天合方案将推动数据中心单位算力能耗成本显著优化。 在双碳目标与数字中国建设的双重战略指引下,天合光能“以客户为中心,以场景为导向”的创新引领理念,持续推动绿色算力与新型电力系统的深度融合。随着绿电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天合光能以客户实际收益为核心、以系统价值创造为路径的解决方案,正在重新定义数据中心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天合光能智慧光储解决方案即将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CEEC)
重构电站设计及投资收益逻辑,天合光能重磅发布大基地解决方案!
3月20日,在第十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大会上,天合光能重磅发布面向沙戈荒大基地的高价值产品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完全立足于电力市场化需求,重构光伏电站设计及投资回报逻辑,以极致度电成本、抗风沙高可靠和高效运维产品,构建起支撑电力市场化交易收益最大化的三大基石,助力光伏发电“增量”又要“增质”的目标实现。 天合光能全球产品、战略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博士称,由i-TOPCon Ultra组件和天合跟踪系统组成的产品解决方案,充分满足了大基地场景下的光伏应用需求,通过高综合效率、低辐照增发优势和跟踪支架优化算法,提高单瓦发电量及生命周期内发电量,并且通过高电价时段多发电和更低的BOS成本实现了更低LCOE。相比BC产品+行业1P跟踪组合,天合光能的大基地解决方案可提升系统价值0.126¥/W,降低LCOE 4.37%,百MW电站年增益可高达239.6万元,给客户带来更多收益。 更低度电成本+追踪高电价 =大基地高收益之道 沙戈荒地区因太阳能资源丰富成为规模化大型地面电站项目首选。根据国家能源局及发改委规划,预计2030年,风光基地总规模达455GW,大基地场景发展潜力巨大。 沙戈荒地区具有高地表反射率,有利于双面组件发电,同时也面临着强风沙和高温差等严苛气候环境挑战。张映斌介绍,天合光能在充分研究了大基地的场景特征之后,发布这一沙戈荒大基地解决方案,满足大基地对于极致度电成本、抗风沙高可靠和高效运维产品的需求。 此外,这一解决方案也基于电力市场化交易逻辑而诞生。在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下,市场需要更有竞争力的度电成本,以实现收益最大化。山东电力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光伏电站最大出力时段为电价最低时间,因此提高光伏在高电价时段的发电量,可以提升投资回报率,进而提升整体的收益。 张映斌指出,实现更具竞争力LCOE,关键是要降低系统初始投资,同时提升系统综合发电能量及高电价时段发电量。天合光能大基地解决方案凭借更高效i-TOPCon Ultra组件、单位面积更高功率、串功率更高来降低BOS成本、系统初始投资;通过低辐照增发优势、高综合效率的组件搭配跟踪支架优化算法来实现高电价时段多发电以及生命周期内更多发电量,最终实现更低度电成本。而更低的度电成本意味着更多的收益。 LCOE降低4.37% i-TOPCon Ultra组件+天合1P跟踪成大基地更优选 天合光能大基地产品解决方案凭借天合i-TOPCon Ultra组件高双面率、优异的低辐照性能搭配天合1P跟踪支架的智能算法优势,以显著的BOS成本优势、发电量优势、LCOE成本优势,成为沙戈荒大基地场景的更优选。 众所周知,TOPCon组件具备高双面率、低辐照性能等优势,搭配固定支架系统,较TBC组件已经具备更高的综合价值:可提升发电量1.98%、提高综合价值0.0263¥/W、降低LCOE 1.24%。 当升级至i-TOPCon Ultra技术,天合光能至尊N型组件比TBC组件双面率高10-15%,在青海格尔木、地表反射率为25-30%的沙戈荒项目地测算,得益于高双面率和低辐照优势,在固定支架系统下,i-TOPCon Ultra在比TBC发电量提升2.53%,综合价值提升0.0524¥/W,LCOE降低了2.27%。若考虑TBC溢价5分/W的情况,i-TOPCon Ultra的优势将进一步扩大:相对于TBC的综合价值增加到0.1024元/W,LCOE优势扩大至4.08%。 在跟踪系统下,整体看都较固定支架系统的价值更大。根据测算,天合光能i-TOPCon Ultra组件+天合1P跟踪支架解决方案较TBC+行业1P跟踪综合发电量高4.71%,系统综合价值高0.126¥/W,LCOE低4.37%,是追求极致度电成本项目的优选。同理,若考虑TBC溢价5分/W的情况,i-TOPCon Ultra+天合1P跟踪支架相对TBC+行业1P跟踪的综合价值增加到0.176元/W,LCOE优势扩大至5.98%。 电力市场化逻辑: 高电价时段更多发电 百MW电站年增益达239.6万 随着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深入,天合光能大基地产品解决方案一方面得益于i-TOPCon Ultra组件优异的低辐照性能,在早晚可比BC增发5%-10%;另一方面,天合1P跟踪支架更可以依据智能算法早晚灵活调节角度,在电价更高的早晚时段提升10%发电量,使每度电加权售价提高至少1.1分/度。天合光能大基地解决方案可为100MW电站年收益增加239.6万元,IRR提高0.97%。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i-TOPCon Ultra高双面率、优异的低辐照性能及天合1P跟踪SuperTrack高增发优势,这一产品解决方案不仅仅为沙戈荒大基地场景带来如此大的增益,更是适用于全球所有双面发电场景,只要有电价差异的市场,天合光能大基地解决方案都有优势。据InfoLink预测,2025-2028年全球双面场景占比86%-88%,大大增加了天合光能产品解决方案全球应用范围。 沙地荒大基地场景下,常见8级以上伴随沙尘的大风,保证光伏产品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为了确保产品与系统可靠性,天合光能TOPCon组件边框、跟踪支架都采取了加固处理,并采用多项专利技术,降低故障率。 大基地解决方案还包括天策推出组装安装机器人和履带式清扫机器人,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安装效率,还能自主感知环境数据清扫,提升发电量5-10%,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确保光伏组件始终保持最佳发电状态。此外,针对沙戈荒大基地,天合光能还可提供高防护设计的天合储能系统,在严苛的环境下也能稳稳护航客户收益。 …
天合光能与兴业银行达成全国首单ESG多指标挂钩贷款合作
近日,天合光能与兴业银行签署了全国首单与ESG多项指标相挂钩的贷款利率优惠协议。遵循《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13号——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4号——ESG指南》等监管要求,双方在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人力资源发展、公司治理等维度达成共识,将天合光能ESG表现与贷款利率动态挂钩,预计可直接降低公司融资成本,让ESG绩效切实带来经济价值。 此次贷款协议结合ESG绩效的合作,通过动态利率机制将企业环境绩效、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表现转化为可量化的经济价值,体现出融资机构对天合光能ESG表现的充分肯定,成为公司可持续发展与绿色金融有机融合的典范。 作为全球光储领军企业,天合光能致力于成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公司不仅积极响应了披露温室气体排放、员工培训及治理架构的合规要求,也将气候适应性情景分析、碳足迹核算等前沿工具融入了公司战略规划和经营管理的落地。 公司近期获得了国际权威的资信评级机构惠誉常青授予的2级ESG主体评级,也是目前国内光伏组件厂商最高评分。惠誉常青此前举办了面对海内外诸多投资人、金融机构及客户的线上专场研讨会,深入解读了天合光能ESG的评级内容,包括在ESG领域的绩效表现与创新实践,获得参会利益相关方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近年来,各国通过政策推动或激励绿色投资,全球绿色基金、绿色债券、ESG贴标金融产品的规模持续扩大,投融资机构积极将ESG指标纳入资信评估和风险决策。随着绿色金融产品规模逐年扩大,其已深度融入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未来,公司ESG绩效将为公司自身以及天合光能客户的投融资渠道适配绿色金融产品奠定坚实基础,并持续创造价值。
全球发布·澳洲站|天合储能升级场景化解决方案亮相澳洲储能峰会,重新定义储能价值标准
3月18日,全球领先的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储能亮相2025年澳洲储能峰会(Energy Storage Summit Australia),并隆重发布新一代升级储能系统——Elementa 2 Pro 5MWh。作为全球储能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峰会之一,澳洲储能峰会汇聚了来自全球超过250个代表团及众多顶级行业专家。天合储能在峰会上的重磅发布不仅彰显了技术创新和本地化解决方案上的领先实力,也为澳洲储能市场树立了新的价值标准。 据权威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预测,到2030年,澳洲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储能市场之一,储能累计装机容量预计突破28GWh。天合储能持续在澳洲深耕,近日与全球知名储能开发商Pacific Green达成重要合作,共同开发澳洲Limestone Coast North Energy Park项目。该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250MW/ 500MWh,建成后将是南澳大利亚最大的新能源园区之一,为当地电网稳定性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澳洲地处海洋性气候地区,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对储能系统的温控及安全性能提出了严苛挑战。同时,当地可再生能源渗透率高,电价波动显著,对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这些需求,天合储能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本地化研发能力,推出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经济性方面,Elementa 2 Pro搭载了天合储能自研的314Ah高性能天合芯,支持15000次长循环,显著延长了系统寿命,降低了全生命周期成本,为用户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率。稳定性方面,针对澳洲当地复杂的海洋性气候,Elementa 2 Pro通过了C5防腐认证,电池模块具备IP67防水防尘等级,能够轻松应对水汽和盐雾侵蚀,确保系统在恶劣环境下的长期稳定运行。针对澳洲夏季长时高温,Elementa 2 Pro采用智能混合冷却技术,将内部温差控制在2.5℃以内,平均辅助功耗降低30%,确保系统在最高55℃的环境下依然保持高效运行,显著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 除了当地环境因素,天合储能亦考虑到当地政策因素,澳洲政府对项目的安全性及噪音水平均有严格要求。系统配备先进的消防和灭火系统,同时结合三明治舱体结构设计,可提供长达2小时防火保护,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风险。噪音设计方面,优化运行音量低至70分贝,确保近郊项目的超低音运营,满足环境友好型设计标准。 天合储能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全球用户提供高效、可靠、可持续的储能解决方案。Elementa 2 Pro在澳洲的发布,展现了天合储能在技术研发和全球市场需求响应上的领先实力。未来,天合储能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清洁能源转型,持续引领储能技术的革新,为全球可持续能源发展贡献力量。
涓滴之力,责任长流!天合光能定义水与光伏共生之道
3月22日,世界水日如期而至。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成员天合光能以SOLAR可持续发展管理理念为指引,不仅致力于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还将自身的水资源管理视为重要使命,通过创新技术和科学管理,全力守护每一滴珍贵的水资源。 引领绿色制造,树立制造用水新标杆 今年,随着《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的推行,光伏行业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迎来了更加明确且严格的标准:多晶硅项目的水重复利用率需不低于98%,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的水耗低于360吨/MWp且再生水使用率高于40%。 作为绿色制造领域的先行者,天合光能不仅严格遵循规范要求,也为整个光伏行业在节水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示范效应:天合光能将水资源管理融入公司组织决策,设立明确的水耗优化目标,及时评估与处理各生产基地的水风险。通过先进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天合光能的产品制造链条大幅减少了水资源消耗;各生产基地通过设备改造、工艺升级、中水回用等,显著提升用水效率。废水防治方面,公司进行定期污水监测,严格保证达标排放。 探寻水与光伏“共生之道”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24年水资源发展报告》,能源生产占全球取水量的10%-15%,而传统能源对水资源依赖尤为显著。太阳能和风能作为最节水的能源形式,大幅提高其发电比例,不仅有助于缓解全球水资源压力,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所在。 天合光能将光储技术应用于丰富的场景,不仅致力于帮助当地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也将当地的水资源保护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天合光能推行“渔光互补”项目,通过光伏组件的遮蔽有效减少表面蒸发,使水资源浪费降低25%。以山东肥城石横镇150MW“农光+渔光互补”光储一体化项目为例,天合光能通过“水面光伏发电+水下渔业养殖”创新模式,将采煤塌陷区转变成一幅绿色乡村美丽图景。此项目不仅助力当地绿色产业化发展,而且守护了水体健康,进一步激活了渔业的蓬勃生机。 凭借在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卓越表现,天合光能荣获多项国际权威认可:公司成为亚太唯一获得《环境金融》“亚太水资源管理奖”的光伏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且获CDP水安全问卷评级B级别。在气候变化加剧、水资源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天合光能通过绿色制造、技术创新、生态修复和行业引领,坚持守护每一滴珍贵的水资源。从技术革新到资源循环,从生态保护到创建美好零碳新世界的愿景,天合光能将继续践行“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使命,缔造更美好宜居的地球家园。
1.3GW光储电站并网!天合光能积极探索“光伏治沙”解决方案
近日,位于塔里木油田的1.3GW光储电站成功并网发电。该电站位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占地面积达3.5万亩,是我国探索光伏治沙模式的重点项目。项目全部采用天合光能的至尊N型630W系列组件,凭借其超高功率与可靠性,为沙漠治理与清洁能源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预计每年可提供21亿千瓦时清洁电力,相当于替代标准煤6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1万吨,为当地能源结构调整和碳减排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生态环境脆弱,风沙活动频繁。长期以来,沙漠化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通过建设大规模光伏电站,不仅可以有效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还能起到遮阴与降低风速的作用,有效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和风蚀,从而为沙漠植被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改善沙漠生态环境的同时为沙漠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次光伏与治沙的“跨界”合作,将在光伏区减缓风沙流动实现“工程固沙”的同时,在光伏板下方及其周缘埋扎草方格,让“光伏+生态”治理齐头并进,“蓝海+治沙”相辅相成。 应用于该项目的天合光能至尊N型630W系列组件采用了先进的n型i-TOPCon电池技术,量产功率可达630W。因其2382mm×1134mm的标准版型设计,该款组件可灵活应用于复杂地形的地面电站场景和工商业场景,并同时兼顾运输与安装的便利性,对集装箱的利用率接近99%。得益于TOPCon组件的高双面率和优异的UVID性能,即使在高温、强紫外、强风沙等恶劣环境下,该款组件依然能够保持稳定高效的发电性能,为电站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4年底,随着TOPCon全钝化接触、抑制光学寄生吸收、超细栅线等技术的应用,天合光能重磅发布新一代i-TOPCon Ultra技术,电池效率突破26.58%,至尊N型系列组件的产品功率全面升级,以更高的发电量和更低的度电成本,给客户带来更高收益,引领光伏行业进入TOPCon 2.0时代。 作为全球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天合光能始终致力于以科技创新推动能源变革。未来,天合光能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深耕光伏技术创新,推出更多高效、可靠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也将积极探索“光伏+”多元化应用场景,持续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