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SNEC展会上,天合光能至尊N型系列组件受到了来自多家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认可,连获多项可靠性认证。再次以卓越的产品品质与领先的技术实力,赢得行业权威的高度认可。 鉴衡低温动态载荷认证: 彰显极端环境下的耐久守护 随着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光伏组件可靠性技术不断面临挑战。尤其在零下40℃的极端低温环境中,光伏组件直面封装材料脆化、材料收缩不一致、隐裂风险加剧、边框变形等多重风险,直接影响组件寿命。 对此,鉴衡认证依据《CGC GF 276:2025光伏组件低温动态机械载荷、静态机械载荷测试技术规范》,在零下40度时对天合光能至尊N型组件进行1000PA动态机械载荷测试,天合光能组件产品顺利通过测试,且组件整体机械结构完整,测试后的功率衰减小于0.5%,电致发光图片未发现任何隐裂现象。这一认证也标志着天合光能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的组件可靠性技术再次突破行业标杆,为全球高寒地区光伏组件的应用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外,为响应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的要求,结合“沙戈荒”地区的典型安装工况和特殊气候条件,天合光能与鉴衡认证开展了“沙戈荒组件长期可靠性研究”的户外实证合作,以确保组件及系统的长期性能和可靠性,从而为光伏行业提供高效可靠的沙戈荒解决方案。 Kiwa PVEL Top Performer: 十一年可靠之选 PVEL作为太阳能行业最值得信赖的独立测试实验室和权威数据分析来源之一,其年度发布的《光伏组件可靠性记分卡报告》是全球光伏产业链的重要参考依据。该评估体系基于PVEL独有的产品质量测试计划(PQP),对光伏组件进行实验室加速老化测试与实地实证测试双重严苛检验,涵盖极端温度、湿度、机械应力等多元环境条件,以及长期运行下的衰减率、安全性等核心指标。只有在全维度测试中表现卓越的企业,才能获封“Top Performer”称号,该奖项因此成为全球光伏市场衡量产品可靠性的黄金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天合光能已连续十一年荣膺该奖项,至尊家族全系列组件均以超高可靠性获得过此项认证,卓越品质始终如一。 RETC Overall Highest Achiever: “六边形战士”的全面最佳表现 来自RETC的测试是光伏行业最具权威性与含金量的认证测试之一,涵盖产品可靠性、发电性能以及组件质量等三大维度,同时获得三大维度最佳表现的厂商才能被授予“全面最佳表现”奖,对光伏组件产品的综合实力提出极高挑战。 天合光能至尊N型极御组件以超高产品性能顺利通过各项严苛测试,表现卓越,特别是在TC600、DH2000、SDML、PID等关键项目中斩获“High Achiever”称号。结合现实,RETC在“冰雹测试”(HDT)中引入了高于现行IEC标准的测试方法,即采用直径45mm的冷冻冰球进行冲击,随后进行50次热循环测试和热斑测试。天合光能至尊N型极御组件能承受直径55mm冰球的冲击,功率衰减低于1%,无明显的外观缺陷,获得A级评级,展现出卓越的抗极端气候能力和产品稳定性。 这也是天合光能连续第五年获得这一荣誉,再次印证了其“以客户为中心”的质量理念和在“高品质、高可靠、高价值”方向上的不懈追求。 IEC TS 63209-1标准认证: 严苛条件下卓越稳定的发电性能 IEC TS 63209-1作为光伏组件“极限挑战”的国际标准,模拟极端环境应力,如高温循环、湿热老化、机械载荷等,验证组件长期可靠性。该项认证不仅是对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是一张赋予产品在全球极端气候中稳定运行的“品质通行证”。天合光能至尊N型中、大版型和极御组件同时顺利通过TÜV莱茵和TÜV北德的IEC TS 63209-1扩展应力测试,是对其能在实际应用中实现稳定输出、高效发电的佐证,更彰显出天合光能扎实的研发功底与严苛的品控体系。未来,天合光能也将持续以标准为锚、以技术为翼,推动光伏组件向更可靠、更高效进阶。 CPVT户外实证衰减测试: 经得起风雨 晒得出实力 在CPVT宁夏银川实证基地——这一具有典型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的严苛测试场,因该地区阳光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较大,对光伏组件的性能和衰减率具有较大影响,是测试验证组件抗UVID和LID性能的理想场所之一。天合光能至尊N型组件在为期一年的户外实证测试中,平均衰减率仅为0.51%,显著优于行业普遍的1%质保承诺。CPVT特此为天合光能颁发“光伏户外实证公益项目衰减率测试证书”,对至尊N型720W系列组件在实际户外应用时表现出的卓越的产品性能表示高度认可。 …
Category Archives: 新闻
本周,人民日报、新华社、南方周末等多家权威媒体高度肯定天合光能屡破钙钛矿叠层世界纪录,引领行业走向解决方案为王【媒体一周看天合】
本周,人民日报、新华社、南方周末、中国改革报、中国能源报、证券时报、澎湃新闻、第一财经、上观新闻、界面新闻等多家传统媒体与华夏能源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集邦新能源、索比光伏网等多家行业媒体相继报道天合光能,高度认可天合光能智慧能源解决方案能力,从制造为王走向解决方案为王,肯定天合光能率先突破钙钛矿叠层多项关键技术,屡次刷新世界纪录,开启钙钛矿晶体硅叠层产业化新时代。 01 天合光能一周三刷钙钛矿叠层世界纪录 本周,天合光能在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领域三次刷新世界纪录,将叠层组件功率提升至841W。公司自2014年起率先开展钙钛矿叠层技术研发,并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构建钙钛矿产业生态,致力于加速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截至今年3月,天合光能以481件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专利排行榜第一,并与牛津光伏达成战略合作,获得牛津光伏专利的中国独家授权,形成技术创新加知识产权双布局。受到中国能源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能源一号、索比光伏网等10余家媒体关注报道。 中国能源网刊发《天合光能引领迈向晶体硅钙钛矿叠层新时代》。 02 天合光能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全球发布 6月10日,天合光能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全球发布会在沪举行,集中展示了智能微网、虚拟电厂、零碳园区、绿色算力、绿电制氢氨醇等零碳场景解决方案,并推出先进光储产品解决方案、AI+场景化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等创新成果,将从“光伏组件制造商”转为“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领导者”。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南方周末、中国改革报、中国能源报、界面新闻、华夏能源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能源严究院、集邦新能源、能见、碳索新能、新能源产业家等近20家媒体关注报道。 人民日报刊发《驱动零碳未来,天合光能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发布》。 03 高纪凡SNEC提出破内卷的天合方案 6月10日,在2025 SNEC开幕式上,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表示,争论TOPCon、BC及HJT技术谁更优已没有任何意义,钙钛矿才是技术进入新历史阶段的关键,今年天合光能要建钙钛矿中试生产线,预计效率比当前晶体硅的电池效率要高4个百分点。高纪凡还呼吁加强行业整合、严控产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指出光伏行业将转向解决方案为王的时代。目前天合光能超过三分之一的业务来自解决方案,未来计划将该比例提升至50%以上。受到证券时报、蓝鲸新闻、澎湃新闻、第一财经、上观新闻、南方财经、时代周报、顶端财经等媒体的高度肯定与报道。 澎湃新闻刊发《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光伏行业将从制造为王走向解决方案为王》。
天合光能SNEC发声:倡导组件综合效率及综合发电评价新体系
6月11日,第十八届全球光伏前沿技术大会在上海开幕。天合光能战略、产品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博士受邀发表主题演讲并倡导:随着背面发电技术的进步,光伏行业应与时俱进、全面升级以组件综合效率及综合发电为核心指标的评价新体系。 双面发电时代 召唤与时俱进的组件评价体系 张映斌博士指出,2018年双面组件开始规模化应用,2023年起双面组件市占率超过50%,组件的双面发电时代已经到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组件的背面率(双面率)已提高到80%以上,组件的背面发电贡献高达16.55%,对光伏电站项目发电量的贡献不可忽视。 据第三方机构InfoLink预测,2025年-2028年,双面组件市占率将达到86-88%。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大基地场景,正面+背面综合效率高、综合发电高、综合客户价值高的技术产品将充分发挥优势。在实际招投标中,“双面率”也成为各大能源央企等电站投资方组件招标的重要指标,并提出背面率(双面率)≥80%的交付要求。 在此背景下,天合光能倡导全面升级组件综合效率及综合发电评价新体系。张映斌博士表示,光伏的最终目标是发电,多晶时代组件仅正面发电,设定以正面效率为组件核心指标符合当时技术实际情况,但时移世易,如今背面发电技术取得巨大进步,组件正面效率单一指标无法科学衡量组件性能及发电能力,同时考虑正面及背面发电贡献的组件综合效率及综合发电作为新的评价体系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当下技术发展实际情况,更契合新能源电力市场化改革大趋势。 双面发电时代 TOPCon综合价值更优成客户首选 随着光伏行业迈入TOPCon 2.0时代,TOPCon组件具有更优的综合效率:均以大规模产业化产品性能参数对比看,TOPCon 2.0组件正面功率低10W,得益于背面率(双面率)10-15%的优势,TOPCon 2.0组件背面功率高出89W,综合功率更高。而在双面发电场景,当地区背面辐照度越高,TOPCon组件综合效率就越高,优势将进一步放大。张映斌博士表示,TOPCon技术仍有巨大的效率提升空间,以天合光能为例,随着双面全钝化接触技术、光陷阱技术、超细栅线技术等的导入应用,TOPCon技术每年将实现0.3-0.4%的电池效率提升,TOPCon组件与xBC组件正面功率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TOPCon组件还具备更强的综合发电能力。张映斌博士进一步解释,由于TOPCon组件背面率(双面率)高10-15%,其单瓦发电增益高约1.7%。TOPCon组件具备优异的低辐照性能,辐照度越低,单瓦发电能力优势越大。以青海为例的模拟数据说明,得益于优异的低辐照性能,TOPCon组件单瓦发电能力提升了1%。常州实证也证明,早晚辐照度低的时段,TOPCon发电量优势凸显,7-8时,TOPCon发电量高6.9%,17-19时,TOPCon发电量高8.4%。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大背景下,早晚时段光伏出力具有更高价值,这意味着TOPCon不仅能为客户提供更高的发电量,还能为客户带来更高的经济价值。 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MW级实证结果显示,拥有高双面率和最佳平衡性的TOPCon组件在高反射的大基地场景具备明显的综合发电优势。此外实证显示TOPCon组件在阴天、雨天及雪天发电增益较高,印证了TOPCon背面及低辐照发电优势。 在客户综合价值方面,以青海地区为例,凭借高双面率及低辐照性能优势,TOPCon 2.0组件的度电成本较TBC组件低1.59%。考虑到TBC组件的溢价成本,TOPCon 2.0组件的度电成本优势将扩大至3.4%。加之光伏发电双面应用场景广泛,TOPCon的高综合价值优势将愈发凸显。包括InfoLink、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内的第三方机构均预测,未来5年内TOPCon将保持主流地位。 从多晶到单晶PERC,再到TOPCon以及未来的晶硅钙钛矿叠层,全行业正在共同推动组件背面率提升。组件背面发电的贡献不容忽视,组件的综合发电效率已经成为衡量组件价值的核心指标。在行业高质量发展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加速推进的双重驱动下,我们倡导综合效率与综合发电早日成为全行业通用评估体系,构建更科学的电站收益模型,形成技术驱动收益的良性发展格局。
天合储能7MWh+交直协同储能解决方案闪耀SNEC,全场景光储智慧方案赋能零碳未来
6月11日-13日,SNEC 2025光伏与智慧能源展在上海隆重举行。天合光能(展位号:7.2H E680)闪耀亮相,其最新力作Elementa金刚3 7MWh+交直协同储能解决方案,凭借全方位的安全升级与性能突破,成为全场焦点。该方案从电芯到Pack到整舱全面的安全升级,为系统可靠运行筑牢根基。展台上同步展出的500Ah+超大容量电芯,也为未来大容量储能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围绕“源-网-荷”全链条布局,天合光能还重磅展示了其创新的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通过技术创新与全场景深度协同,驱动产业绿色变革。 7MWh+交直协同储能解决方案闪耀SNEC 引领储能系统价值 天合光能旗下的天合储能展示的Elementa金刚3 7MWh+交直协同储能解决方案,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交流。值得一提的是,“天合光能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全球发布会” 也在同期举行。天合储能全球产品与解决方案总监邓伟解读了7MWh+交直协同解决方案具备安全更可靠性,收益更清晰,场景更灵活的优势。Elementa 金刚3不仅在系统可靠性和全生命周期收益性上实现了显著跃升,精准契合未来电力市场化交易的核心需求,更体现了天合储能在技术协同上的深度思考。 邓伟强调, 天合储能依托其电力电子研究平台开发的新一代集中式PCS,能够与Elementa金刚 3实现完美匹配,达成行业最低超配比,从而实现客户收益最大化。同时,天合光能也将立足全球多元化需求,技术创新解决方案,引领光储价值未来。 天合光能致力于成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在储能技术前瞻性布局与验证能力上的投入同样引人瞩目。基于深厚的研发实力,天合储能通过全场景高精度仿真验证了自研PCS在构网场景下满足“快、稳、准”的严苛要求。在系统级验证层面,其创新的黑启动验证平台突破了传统模拟环境的局限,实现了真实场景下的可靠验证,并自主研发了满足黑启动要求的3S产品。此外,依托百MW级自有电站,天合储能持续探索离网应用的边界,在场景多样性、系统可靠性、动态响应及安全防护等关键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创新。尤为关键的是,Elementa系列储能系统产品在稳定性、耐受性、可靠性与安全性方面均通过了全球各权威机构的严格认证。 智慧能源解决方案,赋能零碳范式革命 在SNEC展会上,天合光能重磅展示了其覆盖“源-网-荷”全链条的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聚焦“零碳未来”和“场景化创新”,天合光能围绕发电侧、电网侧和负荷侧,构建了多维度、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体系,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能源需求,吸引众多专业观众围观。 在发电侧,天合光能现场展出了其针对沙戈荒、海光、极端气候和农光等典型应用场景推出的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保障产品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与高效发电性能。在电网侧,天合光能提供覆盖集中式电站场景和弱电网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可以为安全稳定的电力系统充分赋能。在负荷侧,天合光能提供定制化零碳解决方案,覆盖绿色算力、绿色氢氨醇、绿色住建以及零碳矿区等新兴场景,全面助力终端用能低碳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展会期间,天合储能荣获IEC62619国际标准认证和SGS NFPA 68&NFPA 855认证报告,充分彰显天合储能产品与系统安全、可靠与卓越品质,进一步印证了其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此外,天合储能正式发布的“光储充”与“光储云”两大智慧平台,进一步优化能源管理效率和电力市场交易响应能力。 面向未来,天合储能将持续深耕场景、融合前沿技术创新,并坚持全球化服务,以更优质的储能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赋能不同应用场景的多元化需求,为构建绿色、可持续的能源未来贡献天合力量。
天合光能亮相SNEC 2025,以智慧能源驱动零碳未来
天合光能亮相SNEC 2025,以智慧能源驱动零碳未来 6月11日至13日,第18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简称“SNEC”)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举行。天合光能(展位号:7.2H E680)携多项前沿技术与零碳未来+场景化解决方案精彩亮相,全面展示其在光伏、储能与智慧能源领域的创新成果,成为展会焦点。 重磅亮相的先进技术包括创造世界纪录的841W钙钛矿叠层组件、TOPCon 2.0旗舰产品i-TOPCon Ultra至尊N型系列组件、分布式场景化解决方案、7MWh+交直协同解决方案以及开拓者系列全栈解决方案等。 天合光能还重磅展示了全球发布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覆盖发电侧、电网侧和负荷侧,充分展现了天合光能作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领导者的综合实力,吸引了大量客户驻足咨询,现场人气高涨。 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技术,是天合光能穿越周期、持续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本次SNEC展会上,作为光伏行业领军者的天合光能率先展出了刚刚创造世界纪录的841W工业标准钙钛矿叠层组件,标志钙钛矿叠层技术正式从实验室迈入产业化,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成果不仅重塑光伏效率天花板,更展示出天合光能在下一代高效光伏领域的引领实力。 与此同时,基于新一代i-TOPCon Ultra技术的全新升级的全场景至尊N型中大版型组件产品亮相展会。其中,大版型组件功率高达760W,中版型功率高达670W,适用于大型地面电站、工商业及山地等复杂地形等多种场景。分布式场景化解决方案通过场景化定制满足工商业及户用屋顶多元化需求,覆盖低载荷、机场眩光、积灰积雪、高消防安全需求等场景,在保障高可靠性的同时实现发电效率与建筑美学的完美统一,让绿色能源融入每一处生活空间。 储能方面,天合储能展示了7MWh+交直协同解决方案,具备安全更可靠性,收益更清晰,场景更灵活的优势。天合储能也将立足全球多元化需求,技术创新解决方案,引领光储价值未来。 此外,天合跟踪携开拓者系列全栈解决方案亮相。开拓者系列跟踪支架产品家族集成“精准电驱+智能运维+本地服务”三大核心能力,通过动态优化发电曲线提升系统收益,以创新电气化与数字化技术助力实现多元场景下电站价值的提升。 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加速落地,助力构建零碳未来新范式 在SNEC展会上,天合光能重磅展示了其覆盖“源-网-荷”全链条的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聚焦“零碳未来”和“场景化创新”,天合光能围绕发电侧、电网侧和负荷侧,构建了多维度、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体系,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能源需求。 在发电侧,天合光能现场展出了其针对沙戈荒、海光、极端气候和农光等典型应用场景推出的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这些方案不仅确保产品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与高效发电性能,同时有效降低度电成本,提升产品的投资回报率与项目整体收益,助力客户实现更优的经济效益。 在电网侧,天合光能提供覆盖集中式电站场景和弱电网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可以为安全稳定的电力系统充分赋能。该解决方案已在全球多个项目中成功落地布局,并在本次展会上精彩亮相,充分展现了天合储能技术的创新实力。 在负荷侧,天合光能提供定制化零碳解决方案,覆盖绿色算力、绿色氢氨醇、绿色住建以及零碳矿区等创新场景,全面助力终端用能低碳转型。在展会现场,天合光能展示了最新发布的“光储充”与“光储云”两大智慧平台,进一步优化能源管理效率和电力市场交易响应能力。同时,天合元氢在SNEC上,面向全球发布MW级PEM制氢装备、10MW碱性制氢装备以及MW级集装箱制氢系统,展现其在绿色制氢与综合能源利用方面的创新突破,成为现场一大亮点。 多家权威机构莅临展台,共鉴产品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 SNEC展会期间,PVEL、鉴衡认证、DNV、IEC等多家权威第三方机构莅临天合光能展台授证,充分肯定其在组件、支架与储能系统方面的领先实力。其中,天合光能凭借至尊N型系列组件的卓越表现,连续第11年荣获PVEL “Top Performer最佳表现”称号;天合跟踪凭借在风洞测试中的优异表现获得DNV认可;天合储能则凭借储能系统的可靠性获得IEC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此外,RETC、TÜV莱茵、TÜV南德、TÜV北德、IEC等国际权威机构也将莅临天合展台,与大家进一步见证天合光能在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领先实力。 从技术到系统,从产品到解决方案,天合光能通过不断打磨产品价值、优化系统集成、拓展解决方案能力,全面推进智慧能源转型。未来,天合光能将持续以实际行动为新型能源系统建设注入不竭动能,携手利益相关方共创绿色可持续的美好未来。 诚邀莅临天合光能展台(7.2H E680),共同见证零碳时代的更多可能!
天合光能引领迈向晶体硅钙钛矿叠层新时代
继6月9日宣布钙钛矿/晶体硅30.6%叠层组件效率及829W叠层组件功率双世界纪录后,天合光能今日再传喜讯——叠层组件功率提升至841W,再次打破世界纪录。短短一周内三次刷新世界纪录,充分彰显了“天合速度”在前沿创新技术上的强大动能与领先力。 伴随着技术成果的不断涌现,天合光能也在行业重要舞台上分享前沿观点。在SNEC展会首日举行的“全球科学家与前沿技术大会”主题论坛上,天合光能副总裁、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奕峰博士表示,随着叠层电池效率不断攀升,行业正加速全面迈向钙钛矿晶体硅叠层产业化新时代。 TOPCon技术稳固主流,晶体硅电池潜力全面释放 陈奕峰博士在演讲中指出,目前行业的技术格局呈现一体两翼的局面,即以TOPCon 技术路线为主体,HJT和BC技术为辅,多技术共存发展。自2024年起,TOPCon技术已经全面取代PERC,成为未来几年光伏行业的主流技术路线。 作为N型技术的先行者,天合光能在TOPCon技术领域取得了多个里程碑式成果。2024年10月,天合光能自主研发的高效i-TOPCon电池创下25.9%的实验室效率记录,并获得德国ISFH权威认证,收录于国际权威刊物《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1个月后,天合光能将该效率迅速提升至26.58%,再次验证了其在TOPCon技术方面的领先实力。 十年磨一剑:以先锋之姿开启钙钛矿叠层之旅 陈奕峰表示,随着晶体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逐步接近理论极限,行业亟需寻找新的技术路径。具备更宽光谱响应范围、更高理论效率上限(43%)的钙钛矿/硅叠层电池,正逐步成为下一代高效光伏技术的明确方向。2012年牛津大学Henry J. Snaith首次提出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概念后,天合光能凭借战略远见,于2014年率先启动钙钛矿叠层技术研发,并牵头立项 “新型钙钛矿结构太阳电池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是国内最早开展关于钙钛矿叠层研究的企业。 多年来,天合光能通过项目攻关、产学研合作、共建实验室、自建研发平台与试验线,持续推进钙钛矿叠层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为下一代高效光伏技术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天合光能的钙钛矿/硅两端叠层效率最高已达到34.85%,不仅创下所有两结叠层的最高效率纪录,同时兼具低成本和易制备的显著优势。 五破世界纪录!天合光能持续领跑 天合光能持续发力钙钛矿/晶体硅叠层领域,率先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今年以来屡次刷新世界纪录。 3月,天合光能 210大尺寸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电池组件(面积3.1 m2)峰值功率达808W,是全球首块功率突破800W门槛的工业标准尺寸光伏组件产品。 4月,公司210大面积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最高电池效率达到31.1%,首次在210mm工业级电池尺寸上实现超过31%的电池效率。 展会前夕,天合光能面积为1185cm²实验室叠层组件效率达到30.6%,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叠层组件效率突破30%大关的光伏企业,同时大面积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电池组件(3.1m²)峰值功率达到829W。 今天,天合光能再度刷新叠层组件功率世界纪录,达841W,彰显其在光伏前沿技术的领先优势和持续创新能力。 聚力攻坚,协同构建钙钛矿产业生态 陈奕峰表示,天合光能凭借技术积累,攻克了大面积晶粒生长工程、室温高电导互联和超低温金属化等难题,但在钙钛矿叠层技术挑战中,可靠性依然是关键。现有的IEC标准难以全面评价钙钛矿器件的长期可靠性,因此亟需建立更适用的新测试体系,而合理的加速测试标准与充分的户外实证数据验证,需要行业协同推进与标准化建设。 天合光能正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推动标准制定和关键技术攻关。2024年3月,天合光能联合产业链十余家企业成立制造业群创中心,聚焦钙钛矿叠层电池。未来2-3年,天合光能将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规模化的钙钛矿电池产业生态,协力引领叠层时代加速到来。 陈博士在演讲中更强调,共创光伏技术未来的关键还在于尊重创新和知识产权,破除内卷。天合光能持续强化在钙钛矿技术的知识产权布局,夯实其在下一代光伏技术话语权与产业主导力。截至今年3月,天合光能在该领域已公开专利达481项,全球排名第一,并与牛津光伏达成战略合作,获得牛津光伏专利的中国独家授权,形成技术创新加知识产权双布局。 “我们始终坚信,原始与协同创新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陈奕峰博士在演讲结尾时表示。面向钙钛矿叠层时代,天合光能率先开启叠层电池新时代,将携手产业链共创行业新未来。
明日发布 | 智慧互联 数字引擎赋能零碳生态
钙钛矿晶体硅30.6%叠层组件效率及829W叠层组件功率,天合光能再次双破世界纪录
天合光能今日宣布,其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大面积钙钛矿/晶体硅叠层组件在转换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经德国夫琅禾费太阳能研究所(Fraunhofer ISE)独立测试认证,面积为1185cm²的实验室叠层组件效率达到30.6% ,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叠层组件效率突破30%大关的光伏企业 。该成果已正式收录于由马丁格林教授主编的全球太阳电池世界纪录《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Version 66)——这一全球公认的太阳电池权威纪录表中,彰显了国际权威学术界对天合光能技术成果的高度认同。同时,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大面积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电池组件,组件面积为3.1m²,经过TÜV南德意志集团(TÜV SÜD)测试实验室认证,组件峰值功率达到829W ,再次刷新大尺寸光伏组件产品功率。这是继今年3月首次突破808W后,天合光能在叠层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前沿光伏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此次发布的叠层组件均基于210mm大尺寸叠层电池技术,在此基础上,技术团队针对钙钛矿材料的本征特性,重点开发了柔性低遮光电导技术、材料自适应异质连接技术以及多尺度全光谱光子管理技术,光电优化协同驱动,充分发挥叠层电池的效率优势。这一成果是继大面积全尺寸组件功率突破808W后的又一重大技术突破,标志着天合光能在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领域从电池效率到组件效率再到全尺寸组件功率多维度多层次实现技术突破。 “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是下一代高效光伏的核心方向之一,此次我们率先实现实验室叠层组件效率30%,全尺寸大面积叠层组件功率829W的双突破,意味着这项技术已经从‘实验室奇迹’逐步走向‘工程现实’。” 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 、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纪凡表示,这一成果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代表着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正从概念验证阶段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节点。天合光能在该领域的持续投入,有望推动光伏行业整体效率水平进入“30%+钙钛矿/晶体硅叠层电池组件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