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新闻列表
年份
2025年
2024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2025-07-11
落子拉美!天合光能携手Facens大学共建巴西首座光伏产学研中心
近日,天合光能携手巴西Facens大学共同揭幕了其首座创新培训中心。这是继马德里理工示范中心后,天合光能再一次与全球高校进行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此次合作得到了该校电气工程项目团队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2025-07-10
2个月极速并网交付!天合储能助力埃及Abydos 300MWh光储项目成功并网
近日,由天合储能供货,AMEA Power投资与浙江火电共同建设的埃及Abydos大型储能电站项目成功并网投运,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项目容量超300MWh,天合储能提供了全面的Elementa 金刚2储能解决方案,覆盖从电芯到直流舱再到交流侧的整个储能系统。项目的成功投运,充分验证了天合储能在复杂苛刻环境下交付大规模储能项目的卓越能力,以及对于推动埃及乃至非洲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意义。
2025-07-08
驭风战沙!天合光能奉上沙戈荒光伏电站通关指南
沙漠地区“阳光管够但其强风沙、昼夜温差大、强紫外辐射等环境对光伏电站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带来挑战。天合光能量身定制沙戈荒大基地解决方案。 从材料到设计,从测试到性能 环环攻克沙戈荒场景的应用痛点 以高可靠性保障光伏电站系统运行无忧
2025-07-08
天合光能:终端聚合撬动万亿市场,虚拟电厂跃升光储价值
今年以来,“双碳”目标加速推进,国家发改委136号文、发改能源357号、发改办体政394号等重磅政策接踵发布,全面深化新能源全量上网,6月1日差价机制电价实施后,新能源电站不再具备保障性托底收购收益,市场化改革成为绿电应用的转型重点。光储市场扩张中,风光固有的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等特征,让输配平衡难度持续上升,叠加消纳压力的不断增大,电网调节亟需智慧统筹主体参与进来,在此背景下,虚拟电厂应运而生,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结构的完善,数字电厂可完成对电力市场化交易各方的协同管理,运用现代化信息通信及AI控制技术,优化调度速率,响应调节事件。
2025-07-05
本周,多家权威媒体高度肯定天合光能光储一体化与钙钛矿领先,有信心破内卷实现高质量发展【媒体一周看天合】
本周,新华财经、证券时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中国基金报、新华日报、财联社、澎湃新闻、上观新闻、界面新闻等多家权威媒体相继报道天合光能,高度肯定天合光能加速光储智慧能源战略转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与储能业务全球领先,并深耕虚拟电厂、绿电交易等技术,期待天合光能助力行业破除内卷式竞争,穿越周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07-03
天合储能亮相泰国国际可持续能源周,领先光储解决方案助力泰国能源转型
7月2日,泰国国际可持续能源周(ASIA Sustainable Energy Week,ASEW 2025)在曼谷盛大举办。面对“2050年碳中和”和“2065年净零排放”目标,泰国正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清洁、高效、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需求持续增长。天合储能携行业领先的光储解决方案亮相展会,以卓越实力助力泰国加速实现低碳能源转型。
2025-07-01
共筑绿色梦想!天合光能捐赠光伏组件,推动北美青年就业与社区发展
近日,天合光能宣布向北美非营利组织YouthBuild Global捐赠300块TOPCon光伏组件,用于支持其“光伏就业路径项目”(Solar Jobs Pathway Initiative)。此次捐赠旨在支持青年群体掌握清洁能源技能,推动可持续社区建设,助力经济适用房项目加快实现绿色转型,也为清洁能源在北美的普及注入新动力。
2025-06-30
天合光能凭借全面解决方案与新场景业务荣登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榜
6月28日,福布斯中国联合GBRC全球化商业研究院、TÜV南德学术机构正式发布“2024-2025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评选结果。天合光能凭借其从光伏产品制造商转型升级为光伏及储能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引领光储融合新场景的发展,助力光储行业高质量科技创新和生态协同发展,构建可持续的新型能源体系而成功入选,跻身中国工业绿色转型领军阵营,此次入选是国际权威机构对天合光能ESG实践的高度认可。   注:海报沿用原获奖名单表头,并精选部分企业信息呈现,获奖名单源自“福布斯”微信公众号官方发布内容 。   该评选旨在观察中国工业企业自福布斯中国于2022年首次推出该领域评选之后两年来的表现,并探寻它们在当前充满挑战的世界经济格局和更加严格的全球生态保护和治理要求下的应对之道。 福布斯指出,天合光能通过模式创新,积极布局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推出全面解决方案与新场景业务,构建覆盖光储及场景融合、智能微网、虚拟电厂、零碳园区、绿色算力、绿电制氢氨醇等多元场景的解决方案矩阵。 天合光能解决方案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成为天合光能第二增长曲线,目前,天合光能正在分布式、集中式、新场景等各领域集中发力,培育智能微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零碳园区、绿色算力、绿电制氢氨醇等新增长极,不断提升新业务占比,在继续坚持科技创新的同时,以模式创新实现差异化发展,力争破除内卷,探索光伏产业高质量之路。 近年来,天合光能相继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光伏行业首个TÜV莱茵“双零”工厂认证、光伏行业评级最高的MSCI ESG BBB级,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将ESG治理深度融入海外运营,逐步实现中国绿色标准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度融合,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天合方案”。
2025-06-27
对话零碳未来进阶之路,源网荷储全景协同与场景化成解题关键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能源市场机制正实现电源侧、电网侧与需求侧的三向动态平衡,这不仅对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也加快了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系统重构进程。 在新能源产业迎来历史性拐点的关键时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市场分会副秘书长周正道、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电投综能兆瓦云公司总经理刘沅昆、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先进能源技术中心副主任左娟、天合光能集中式解决方案事业部总裁朱亚民就零碳未来进阶之路展开精彩对话,圆桌对话由天合光能数字能源中心负责人廖宇主持。 电力市场超预期发展 新一轮转型催生新场景、新模式 据统计,我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已突破30亿千瓦。今年6月,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10亿千瓦、达10.8亿千瓦,占我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30%,占全球光伏装机总规模的近一半,折射出中国新能源发展的非凡韧性。 对此,周正道表示,不管从技术迭代还是市场活力角度,电力发展远超预期。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目标下,新能源是实现减排的重要途径。他指出,未来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将更青睐那些能够解决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等系统性难题的企业,这类企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刘沅昆进一步表示,随着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挑战,市场正逐步迎来加速或调整的契机。 左娟表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装机规模上已提前达标,电力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她同时指出,市场化改革进入深化阶段,需进一步推进多主体协同和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突破。 朱亚民对此深表认同,他指出,当前行业正处于新一轮转型期,将催生出大量新兴应用场景,这种变革将持续深化。   从发电侧到用户侧 源网荷储协同推进重塑新能源生态 “源网荷储”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正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与会专家就哪个环节将催生更大市场活力展开热烈讨论。 周正道表示,新能源发展需源网荷储协同推进:发电侧随着装机量激增,必须配套储能等解决方案保障“发得出”;用户侧面对海量小而散的用能主体,则需创新模式确保“用得好”。 刘沅昆认为,在能源系统变革中,用户侧蕴藏最大商业机遇:发电侧、电网侧格局稳定,而用户侧尚未诞生巨头企业,市场呈碎片化状态。但储能技术的突破将带来突破性变革,通过灵活控制实现系统结构性重塑。 左娟认为,从电网角度看,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最大变革发生在配用侧——能源服务正转向“以用户为中心”。未来用户侧将呈现三大转变:清洁能源占比提升、用能方式革新,以及从集中式大电网向多主体分布式微电网的转型。随着新技术应用的规模化落地,最终实现绿色用电与经济用能的双重价值。   从“并网发电”到“场景化” 新能源迈入跨界融合新阶段 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化,新能源产业正经历从“以源定荷”到“源网荷储协同”的深刻转型:发电侧伴随可再生能源装机激增亟需储能配套确保稳定发电,用户侧则呈现出分散化用能、多元化需求的蓝海市场特征。 刘沅昆认为,新能源发展主体需双向适配:提升应对电力市场不确定性的交易能力,同时满足电网技术升级需求。他指出,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构建共生平台,整合资源与技术,实现市场与电网的双重适配——天合光能既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也做好了准备。 朱亚民表示,新能源发展正经历两大转变,首先,电源侧从“开发-并网”的简单模式转向全生命周期精细化运营,成本控制、产品竞争力和资产管理能力成为关键。此外跨界融合已成必然趋势,无论是“新能源+算力”、“新能源+氢氨醇”,还是矿山场景和虚拟电厂等新业态,都要求企业突破能源边界,构建跨领域能力。这种挑战既带来创新机遇,也促使行业持续学习、共建生态,以应对场景革命。 零碳转型是一场涉及技术、政策与生态的深刻革命。正如嘉宾所言,唯有持续创新、开放协同,方能将“超预期”的增速转化为“高质量”的可持续未来。致力于成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的领先者,这场进阶之路上,天合光能将用持续的创新、开放的生态思维,携手合作伙伴,为零碳转型贡献力量。
<